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2 16:02:39
在存量用戶消費習慣被改變、新增用戶付費學習意識增強的商業(yè)化網課運維市場中,突發(fā)的中小學課程網上授教成為新的需求。而在資本關注的眼中,在追求快速起效且有長期回報的維度下,網授也分情況,并不都是黑馬。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隨著“停課不停學”催生的“在線授課熱”,教學工作的適應性難題逐漸顯露。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由于缺少即時語音交流的互動,教師無法直觀感知學生受教程度,對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案和課程配置帶來一定困難。
事實上,現階段受資金和技術支撐的直播平臺往往基于“主播娛樂+打賞體驗”進行設計,缺乏強調頻繁互動的廣播方式。有分析稱,疫情所引發(fā)的網絡課堂,是新的需求、也是不常見的需求,缺乏長期性,且屬于底層技術,或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技術工程上的改變。
“大家都在線了嗎?在的打1……”,“還有36位同學沒有進來,請家長盡快催促一下……”,“剛才這個句子看懂了嗎……”。
回顧之前的試課講演,彩鈴(化名)老師有些無奈,最讓她難受的是教學情境的切換導致的“學生失語”。“我這上的是英語課,互動教學的要求蠻高的,但現在我不知道學生們是否聽懂,也不知道他們有什么困惑,更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真的在上課。”
打開彩鈴老師的電腦,桌面上堆砌著近期要安排的課件。她表示,年前就已經在準備了,“因為要應付可能的在線教學,很多老師都沒有實操經驗,一些年紀大的老師更是兩眼一抹黑。”
記者了解到,她所用的軟件是目前普及率較高的“釘釘”。在開啟群直播互動后,有三種模式可供實現聲話傳送,分別是視頻直播、屏幕分享和高級模式。鑒于畫面清晰度的考量,彩鈴表示屏幕分享是大家用得最多的。
?
“軟件的使用也是第一次,有的學校可能會用其他平臺,但基本上都會組織培訓。”彩鈴表示,雖然不難,但確實在對接教學工作時,目前的技術應對一些特殊環(huán)節(jié)稍顯雞肋。
她還提到了教學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以往課堂上都有跟讀和朗誦,老師也會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問,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但我如果在直播中提問,回應我的很少,即便有學生打字,也很難體察學生的接受程度。”在她看來,英語課堂是個必須要有聲音的地方,而不是單向灌輸知識點。
而采用視頻連線教學,雖然能滿足不同程度的在線語音發(fā)言,但清晰度又受到了限制。她坦言,在線授課體驗實在欠佳,何況多人使用還會出現宕機的可能,“即便發(fā)文字,有時候都擠得發(fā)不出去”。
不過想到不能耽誤課程,彩鈴還是積極備課,認為這是職責所在。只不過稍顯著急的她也在朋友圈向廣大家長告知:“現階段全憑自覺,一定要做好監(jiān)督和輔助教學”。
不難發(fā)現,影響當前在線授課效果的短板在于技術跟不上實際需求,特別是在當前“停課不停學”的節(jié)點,這樣的教學效率幾何難以判斷。但更棘手的問題在于,似乎沒有一款軟件能夠匹配當下的頻繁互動式教學模式。
記者在知名度較高的幾個直播互動平臺上發(fā)現,雖然已經有課程網授的頻道和內容,在線講解的老師也都有資質備案說明,但基本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教學標準和邏輯規(guī)范。
事實上,直播行業(yè)的發(fā)展已不屬于早期,類似YY這樣的大平臺也都登陸美股上市,很多知名主播在平臺上名利雙收,但基于在線教學的技術突破,當前似乎還是空白。
有分析表示,目前吸引流量和受眾關注的仍是以打造娛樂生態(tài)為主要目標的運營策略,平臺的功能定位和價值回報往往基于“娛樂+打賞”體系建立,并沒有專業(yè)的授課直播軟件。
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線教育以往更多強調一對一,而在線授課也更多是不強調頻繁互動的廣播方式,此次疫情所引發(fā)的網絡課堂,是新的需求、也是不常見的需求,缺乏長期性。
除此之外,學生的課堂表現也不能被及時監(jiān)測,容易讓教師在進度和方法上造成誤判。彩鈴告訴記者,“備課方案每天都在改,但全憑感覺來,并不曉得大家對難點答疑的接受程度如何,是否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培訓。有時候會有學生私下溝通,但為數不多,難以把握。”
事實上,教育部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針對目前已經開始的網上授課暴露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關鍵是要結合網上學習特點和學科特點,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負擔。
但在線上線下的教學切換中,僅溝通有效性一項就制約了專業(yè)課程的科學傳授,成為老師、學生、家長三方無奈的難題。沈萌表示,技術問題一方面要考慮網絡寬帶的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兼顧軟件平臺的可靠性。都是IT基礎設施的底層突破,牽一發(fā)動全身,并不容易。
記者在部分平臺上看到,在線聽眾如果要發(fā)言,需要通過麥序排列依次進行,有的專屬會員可以卡麥發(fā)言,但涉及虛擬消費且價格參差不齊,顯然與普惠的教學互動氣場不合。
可見,在目前的網絡營商環(huán)境下,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工具來幫助教師進行專業(yè)線上授課,體現在聲話廣播共享等特殊功能的缺失。除了要考慮服務器的承載能力受限以外,推動技術優(yōu)化的動力缺失或許更為關鍵。
當記者問及當前局面會否倒逼資本助力技術突破,進而打造應用匹配度更高的平臺時,有投資人坦言“應該不會,很難。”
滬上某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應該不會,這種底層技術,要有從理論到工程的全方位研究,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在他看來,除非投資人在公益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否則追求投資收益的資金會稍顯猶豫。
記者也在當前的互動直播平臺和相關網絡授課平臺的融資經歷中發(fā)現,大多數具備融資實力的都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和穩(wěn)定的流量基礎。在此基礎上,通過直播或授課所催生的周邊業(yè)務二次銷售往往是俘獲資本芳心的關鍵。
前述YY等娛樂直播平臺自創(chuàng)立之初就是以構建游戲語音互聯為目的,后續(xù)的直播間聊天也都有成熟的平臺打賞和利益分配模式。其他網課平臺中,如拼課網、校伙伴等已融資機構,也都基于網課的銷售撬動品牌授權、學術交流研討和創(chuàng)意加盟等多維度經營創(chuàng)收。
以電腦編程培訓為例,市面上的叫價各樣,便宜的有幾千、貴的三五萬不等。由于網課費用相對便宜,有需求的受眾紛紛花錢報班,有的直播課程甚至賣到了一萬元以上。
受利益驅使,在線教育的規(guī)模逐年攀升。艾瑞咨詢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guī)模已達到2517.6億元、同比增長25.7%,預計未來3~5年市場規(guī)模增速仍保持在16%~24%。有分析指出,在線付費意識逐漸養(yǎng)成以及線上學習體驗和效果的提升是在線教育市場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的主要原因。
可見,在存量用戶消費習慣被改變、新增用戶付費學習意識增強的商業(yè)化網課運維市場中,突發(fā)的中小學課程網上授教需求實則是一項新的市場需求,但卻不是剛需。至少在資本關注的眼中,在追求快速起效且有長期回報的維度下,網授也分情況,并不都是黑馬。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