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20-02-13 19:16:43
這兩天,老人捐款該不該收的話題,引發很多討論。其實,大家關心的不僅僅是老人,更準確地講,是那些本來生活就很拮據甚至困頓的人,他們在疫情中的捐贈,到底該如何看待和對待?今晚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災疫無情,人間有愛。無論持何種觀點,首先必須向這些無私奉獻的人致敬。當被問到為什么愿意拿出自己的積蓄時,很多人說得很平淡:“國家有難,當盡一份力”。而這份力,卻幾乎是其個人的全力,這是真正令人動容的地方。很多人聽罷落淚,很多人則開始思考自己能為防控做些什么。在這個意義上,對此類愛心行為的報道,不意味著、也幾乎不可能就是鼓勵和倡導更多生活拮據的人出來捐款。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影響在于,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溫情與愛,更激勵有能力、有財力的人行動起來。耄耋老人尚且如此,我們又怎能對疫情視而不見、無動于衷?換句話說,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忽視了這種捐贈本身的精神價值。
但話說回來,感動是一回事,怎樣避免捐贈人因超出能力范圍的捐贈而影響生活,卻是不容忽視的真問題。有學者將慈善和捐贈概括為“三次分配”,即在道德感召下,公民自發完成的資金向需要幫助的人流動的過程。“三次分配”的真正意義,在于進一步縮小全社會的收入分配差距。倘若在我們的慈善捐贈系統中,有大量案例屬于困難群眾幫助困難群眾,就偏離了制度設計的原初軌道,其價值也會大打折扣。甚至假如捐贈人因捐贈而陷入困頓,那么最終還是需要政府和全社會來兜底。因此無論從個人生活還是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都有必要溫柔地攔下那些超出個人能力范圍實施捐贈的好心人,倡導一種“力所能及的慈善”。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前來捐款的老人勸都勸不住,怎么辦?對于主動獻出的愛心,總不能強制退回吧?同時,又該怎樣準確識別一個人的捐贈符合其收入水平,而不會為其帶來過重的負擔?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靠工作人員的洞察、勸說,而必須在制度設計上來一些“線串針眼”的精細活。比如有人建議,可以把老人的捐贈放入一類信托基金,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則可以撤回,以備捐贈人萬一老無所依時使用。再比如,捐贈機構是否可以和相關部門實現數據聯網,當捐贈名單中出現本就屬于社會救濟的對象時,有針對性地做好勸導和保障工作。任何人的愛心都不應被辜負,更應該被珍惜。要通過精巧的制度設計、細致扎實的工作,讓每一滴善意都能找到其發揮最大能量的位置和方式。
其實,當我們討論“老人捐款該不該收”、倡導“力所能及的慈善”時,也意味著整個社會對慈善、公益的認識和理解在不斷深化。許多人對1990年中國第一次舉辦亞運會記憶猶新,當時資金、物資匱乏,全國數千萬人慷慨解囊,共捐款2.7億元,幾乎占全部投入的一成,“今天你捐了沒有”一度成為流行語。30年后的今天,繁榮發展的中國已經不大需要這樣“悲情”的全民慈善了。但我們同樣面臨新的課題:當物質極大豐富、收入普遍提高時,怎樣設計出更科學、合理的慈善和公益制度,確保最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同時也進一步縮小整個社會的收入分配差距?這是“成長的煩惱”,也是“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但令人欣慰的是,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慈善和公益背后的那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液、刻入中國人的筋骨,也成為這個國家一路走來、戰勝各類風險挑戰的巨大動力。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在疫情期間,關于慈善、捐贈的話題屢次成為輿論焦點。我國的慈善、公益體系也確實暴露出一些問題。但俗話說“危中有機”,疫情又何嘗不是我們解決問題,進而推動慈善和公益事業向前發展的一次契機?更深入的思考、更務實的舉措,或許就可以從這次“老人捐款該不該收”的討論開始。
這正是:捐贈要想物盡其用,慈善就須做實做細。
(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