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5 23:08:37
在助力農貨觸網“突圍”的同時,諸多電商玩家亦紛紛加速農貨數字化,背后亦是一場農產品上行的供應鏈暗戰。
每經記者 劉洋 趙雯琪 王星平 每經編輯 王麗娜
疫情突如其來,無聲、無情,人們或面戴口罩行走于外,或居家自我隔離,甚至田間地頭不可計數的農貨亦不可幸免,海南的橋頭地瓜、丹東的草莓、浙江的春筍……這些在尋常時節為人所搶購的農貨,如今卻因道路封閉、工廠停工等原因,出現不同程度的滯銷。
農貨之痛,不僅使得巨頭電商“貓狗拼獅”紛紛出馬,貝店、云集、快手等新秀也紛紛啟動“助農”計劃。這其中,拼購、直播等新模式持續發揮“魔力”。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在淘寶、拼多多、快手等多家平臺上,近日都創造了一場直播就直接助銷農產品破萬斤的銷售紀錄。2月13日,金堂縣不知火丑橘在貝店開售,僅5小時就賣出了40萬斤。
此外,在助力農貨觸網“突圍”的同時,諸多電商玩家亦紛紛加速農貨數字化,背后亦是一場農產品上行的供應鏈暗戰。
春節本是農貨銷售旺季,不過,受疫情影響,諸多產區內的農貨銷量受到沖擊,盡管價格一降再降,但銷路依舊受阻。
滯銷的情勢一直延續到春節后。
“產區影響這塊,整個疫情對農產果蔬影響很明顯,尤其是海南。”2月14日,天貓小二福爍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剑瑑H海南一地,待上市的蔬菜、水果,就已達20多萬噸。
另一方面,因疫情之下諸多城市居民遭遇買菜難問題,農貨供需匹配呈現較為嚴峻的失衡現象,在此背景下,出現居民生鮮消費轉戰線上的情況。
果農采摘獼猴桃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根據拼多多方面的數據,自1月以來,其平臺食品生鮮需求旺盛,水果、蔬菜、米面糧油及肉禽蛋類的訂單量,均較去年大幅上漲。
在此背景下,阿里、京東、拼多多、蘇寧、云集、貝店等一眾電商紛紛發力,在助力農貨打響“突圍戰”、保障農戶收入的同時,亦在最大程度上滿足都市居民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早在2月6日,阿里就啟動“愛心助農”計劃,集合天貓、淘寶、聚劃算、盒馬鮮生、餓了么、阿里鄉村事業部等,從線上線下兩個維度,打造農貨銷售網絡。其中,淘寶還宣布將依托10億規模的愛心助農基金,實施助農10項措施。
天貓食品行業資深總監朱霞表示,出臺這10項措施有助于降低農產品的流通成本,打通農產品的物流,給農產品在淘寶上帶來更多的曝光。而在線下,就盒馬而言,預計到2月底,將有超1800噸的滯銷農產品將陸續上架各地門店。
無獨有偶。2月10日,京東宣布開通“全國生鮮產品綠色通道”,為滯銷農產品開放供應鏈、物流、運營、推廣等渠道資源,解決農貨上行之困。
此外,線下實體京東七鮮超市、七鮮生活,及社區團購——友家鋪子等平臺,則保障上述農貨觸達亟需農貨生鮮的居民,以滿足后者需求。
同樣在2月10日,拼多多上線“抗疫農貨”專區。目前,該專區已覆蓋全國近400個農產區,包括23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近28萬個SKU的商品。針對專區商品,拼多多設置了5億元的專項商品補貼,同時,每單農產品快遞還將享有2元的特殊物流補貼。
蘇寧則在2月12日推出助農18項措施,聯合蘇寧小店、家樂福等旗下力量,擴大農貨銷路。
此外,貝店、云集等電商“新秀”亦投身其中。如貝店“一縣一品”項目組即上線愛心助農專題,意在打通農產品銷路。
“我們的‘一縣一品’本身就是一項扶貧助農項目,截至目前已經累計銷售農產品超過7億斤,幫助20多萬農戶創收30億元。現在受疫情影響,果農的農產品銷售出現了困難,我們責無旁貸,應該發揮平臺優勢,幫農戶渡過難關。”貝店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云集方面則在2月14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結合平臺特性,云集篩選出第一批新農人進行幫扶,其中包括甘肅民勤人參果、遼寧丹東草莓、海南萬寧鳳梨等。目前,正進入商品對接階段。同時,由云集參與發起的新農人專委會也在此次抗疫助農中發揮積極作用,豐農科技有限公司(順豐旗下)等專委會副主任單位也正通過自身優勢幫助新農人拓展特殊時期的農產品快速上行渠道。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電商平臺在抗擊疫情中的不斷貨、不漲價、參與抗擊疫情的表現,不僅進一步還強化了網民的購物習慣,對于不習慣網購的消費者會產生較大的吸引力,為疫情之后網絡購物的高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電商平臺一頭連接消費者,一頭連接貨源,其基本屬性不變,但模式、玩法卻一直推陳出新。
2019年“雙11”,直播作為導購利器,能量充分爆發,全民直播由此成為第11個“雙11”的人造消費奇觀。在農貨的電商“突圍戰”中,直播扮演的角色同樣值得關注。
就在2月6日,一場淘寶直播,就幫煙臺銷售西紅柿近一萬斤,銷售黃瓜近一萬五千斤,銷售草莓近六千斤。
在拼多多平臺上,一位名叫王耀忠的商家,近日直播兩小時就賣出了一萬斤洋蔥。
而以短視頻、直播起家的快手,更是借助這一機會,充分刺激視頻帶貨的潛能。
紫皮洋蔥是云南省建水縣面甸鎮農戶種植的主要作物之一,當下出現了滯銷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快手方面表示,從2月10日起,凡是在快手站內發布帶有“攜手助農”標簽的生鮮果蔬類電商短視頻,快手電商將給予流量傾斜,曝光上不封頂。
同時,快手電商亦邀請眾多頭部主播,免費為需要幫助的農業類電商賬號助力賣貨,并且對需要支持的農戶和企業,安排食品行業的專業運營人員進行輔導,從流量助推到內容構建,解決新賬戶的冷啟動問題。
據了解,在2月12日晚間,擁有1000多萬粉絲的“牌王馬洪剛”和上百萬粉絲的“阿膠利哥”、“李宣卓(酒仙)”,借助自己在快手平臺長時間積累的品牌形象,1小時內便銷售了1噸農產品。
而蘇寧方面更是推出“家在蘇寧拼購”直播計劃,利用蘇寧線下門店主播+網紅主播,對農戶商品進行一對一幫扶計劃,蘇寧流量+直播帶貨。
業內人士表示,在直播間的現場連麥,一方面可以讓消費者直觀地看到蔬果來自原產地的品質和新鮮度,另一方面也讓農戶找到新的市場空間。
“直播+拼購”的模式,更是彰顯了在直播之外拼購的價值。
實際上,過去幾年,拼購的社交裂變模式的確讓人眼前一亮,而拼多多更是其中的高手。不僅如此,其本身亦是中國頭部農產品上行平臺。
數據顯示,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同比增長109%。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活躍商家數量達58.6萬,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年度農產品活躍買家數達2.4億。而拼多多主要是借助“拼模式”和“天網”、“地網”對農產品供需實現匹配。
但即便在農貨領域深耕良久,此次疫情亦對農貨上行帶來很大考驗。
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便表示,一方面,消費者對于網購新鮮蔬菜等食材的需求猛增,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對農產品的流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統里的很多信息和數據出現了偏差。
“農產品不像工業品,過了食用周期就成了損耗品,為了保障農戶的收益,并且將農產品盡快送到消費者手中,我們對系統里的產區信息、物流數據以及節點進行了緊急重新規劃。”狄拉克說。在此背景下,自1月以來,拼多多水果訂單量較去年同期漲幅超過120%,米面糧油、肉禽蛋類和新鮮蔬菜的訂單量,則均較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40%。
不過,即便是電商平臺通過各種各樣的扶農政策將滯銷的農產品銷售搬到了線上,但是如何將這些農產品運出去,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正如多位遭遇農產品滯銷的農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所言,目前最大的問題在于物流,“東西根本運不出去”。
無花果賣不出去,在地頭爛掉,農戶不得不把壞果倒進河里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阿里方面也在2月14日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在疫情期間,農產品的線上銷售仍然面臨著“村村封路”,常規的物流車難以進村,無法實現運輸;物流車輛、司機數量不足;工人在家隔離,倉儲包裝人員嚴重不足;運輸包裝材料工廠未開工,材料不足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2月10日起,全國大范圍快遞、快運公司均宣布恢復全國各網點運營,但是在復工將近一周時,全國的物流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2月14日,G7物聯網平臺&車滿滿發布相關數據顯示,全國大中型企業長途整車運輸流量較前日增長1%,但是依然為去年旺季11月均值的19%;而全國零擔物流流量尚處于波動之中,較前一日下滑0.2%,當前恢復率為去年的0.9%,仍未見到復工帶來的明顯恢復。
除此之外,G7相關數據同時顯示,截至2月14日,全國大型公共園區中吞吐流量達到去年30%以上的僅有122個,貨運市場類的物流園區達到去年10%的極少,說明貨運市場類園區普遍處于未營業狀態。
對此,漢森供應鏈董事長、農特集團總裁黃剛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疫情大大減少了農產品儲備的消耗機會,同時導致多個地方業務縮水,電商公司的介入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業務量,拉高用戶活躍度,但是在獲得商流后,如何在現有的物流水平之下進行運輸流通,或許仍將是接下來一段時間最大的挑戰。
黃剛表示,從國家郵政局提出的2月中旬快遞業要恢復到正常四成以上的要求來看,當下的快遞水平和日常狀態相比還差很多。
“物流企業開工需要先提交申請,同時也需要充足的人力和業務量來支撐。短期來看,即便電商平臺分別采取扶農措施,沒有物流作為基礎支持,或許也難解決根本問題。目前來看,需求和流通存在一個斷鏈的情況。”黃剛表示。
也正因如此,電商公司也在物流方面加大了布局的力度,試圖緩解當下在運輸物流方面的尷尬。
據阿里方面介紹,目前其數字農業部已經快速建立了產地供應鏈能力解決產能的問題,菜鳥團隊則協調了快遞公司,首期溝通圓通解決運力問題。同時,阿里政府事物團隊則溝通政府來解決分撿中心的復工以及快遞車輛的暢通問題,用來解決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物流運輸問題。
除此之外,據了解,京東已經提供約25項扶助措施,開放并傾斜供應鏈、物流、運營、推廣等資源解決滯銷生鮮農產品上行問題。拼多多則為此次活動提供流量支撐,并設置了5億元的專項農產品補貼及每單2元的快遞補貼。
在黃剛看來,受到疫情影響,整個農產品的供應鏈運營方式也將會有一定的變革。
“疫情影響下,農產品產業鏈、資金鏈關系變得更加脆弱,采和銷的資金流不穩定,會導致商戶和平臺不敢囤大量的貨,也不敢做大型交易。未來的農產品供應鏈會有更多提升快速響應的應急措施,小規模2B交易會形成快準狠的快交易,而類似物美、盒馬這樣的大平臺將會跟產區形成深度合作關系,用來保證持續、優質的貨量和貨源。”黃剛表示。
同時,黃剛補充道,疫情也將對促進農產品供應鏈的數字化速度,無論是B端還是C端未來都將越來越傾向于定向采購,產銷越來越扁平化。農產品的流通則會走向面向大渠道的大批量銷售和面向精準人群服務兩個方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