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6 18:01:02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旭
2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
每經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屏畫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在火車站、寫字樓、高速公路口等地已經開始使用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等設備,可以減少人力成本。對此,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該類設備能準確判斷人是否發燒嗎?下一步有沒有全國普遍推廣使用的打算?”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對此回應表示,體溫篩檢是這次疫情中對可疑病例進行篩查和排查的一個手段。根據相關的資料可以看到,紅外熱成像體溫儀跟傳統的體溫計或者額溫槍的測量設備相比,能夠在較遠距離實現監測,比如可以達數米,在非接觸的情況下對多目標同時進行體溫監測,這樣的話可以規避大規模體溫監測造成的人員滯留,可以減少人員接觸,應該說對降低疾病傳播風險有一定好處,相對安全便捷,是在公共場所甄別發熱人群的一種方式。
馮錄召同時強調,但這一方式的精確性會受到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建議各地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截屏畫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