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央行重磅!兩位副行長接連發聲,LPR“降息”基本不影響房貸利率,看十大關鍵表述

證券時報網 2020-02-22 14:26:41

連續兩天,央行兩位副行長先后對外發聲,共談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應對之策,向市場頻吹暖風。

2月22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接受《金融時報》專訪,就疫情對中國經濟和全年信貸增長的影響、通脹壓力、穩杠桿、LPR下行對房貸利率影響、人民幣匯率等方面詳細論述,基本涵蓋了當前市場關注所有熱點問題。

2月21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接受央視財經專訪時,同樣就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以及疫情是否會加大中國金融體系風險等方面回答記者提問。綜合兩位副行長觀點,他們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持續時間和規模都有限,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主要是短期的,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先看兩位副行長論述的要點:

1、這次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確實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沖擊,特別是對傳統服務業和部分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但是,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有限的。

2、作為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實施常態化貨幣政策的國家,我國貨幣政策空間仍然十分充足,工具箱也有足夠的儲備,有信心、有能力對沖疫情的影響。央行將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同時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引導整體市場利率下行,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保持總量合理。合理發揮政策利率引導作用,推進LPR改革釋放潛力,推動降成本再顯成效。

3、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會對信貸增長帶來一定擾動。但這些影響都是暫時的,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以及企業復工復產,對信貸增長的影響也將逐步消退。全年來看,疫情對信貸增長的影響不大。

4、LPR下行基本上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房住不炒仍然是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導方向。銀行可通過LPR加點方式確定個人房貸利率,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5、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利潤增速總體趨緩,但仍相對較高,有向實體經濟適當讓利的空間。央行將繼續推進LPR改革繼續釋放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促進貸款實際利率水平明顯下降,確保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明顯進展。

6、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轉為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基本匹配,從制度上保證了宏觀杠桿率的基本穩定。受疫情的短期沖擊,國內經濟增長短期內可能受到一定影響,宏觀杠桿率也可能出現小幅波動,但這些影響是暫時的。中國的宏觀杠桿率不會再出現大幅上升的情況,將保持基本穩定。

7、1月CPI同比上漲5.4%,食品價格上漲主要受到今年和去年相比春節日期存在錯位等因素影響,漲幅與預期大體一致;非食品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暫時限制生產供給等因素影響。下一階段,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可能會對物價形成擾動,但從基本面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總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央行將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防范信用收縮與經濟下行疊加共振。

8、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9、截至2月20日,發改委、工信部確定全國性重點企業876家,10個重點省市省級政府確定地方性重點企業共1082家,人民銀行及時將名單提供給銀行,并及時向其發放專項再貸款,已有727家重點保供企業獲得了貸款。財政貼息后這些企業實際融資成本為1.30%,低于國務院不超過1.60%的要求。

10、央行將根據不同地區疫情實情,研究對已發放貸款采取統一自動展期等措施。對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企業貸款不作逾期記錄報送,并在貸款風險分類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與企業共同協商下調新發放貸款利率,加大金融對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的支持力度。

疫情對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是短期的

劉國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持續時間和規模都有限,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疫情對短期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一是春節期間消費大幅減少。春節一直是旅游、零售和餐飲、電影等行業的旺季。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這些消費都有較大減少。節后,居民可能在較長時間內減少到商場、超市等人流密集場所消費。

二是企業生產可能受延遲復工、限制交通等措施的影響。春節假期延長、延遲復工減少了今年一季度的有效工作日,復工企業也面臨口罩等防疫用品緊平衡、部分地區交通受限等問題。與此同時,企業的工資、租金、利息等剛性支出也加大了現金流壓力。尤其是體量較小、固定支出占比大、資金周轉困難的中小企業受影響可能更大。

劉國強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主要是短期的,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從近期陸續公布的數據看,我國經濟具備平穩增長的基礎,市場預期平穩。前幾日公布的我國2019年經常項目順差僅占GDP的1.2%,國際收支保持均衡。股市、匯市節后短期波動后,基本恢復正常運行,滬深指數已收復節后跌幅,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在7元附近雙向波動,總體平穩。

陳雨露也表示,2019年,我國GDP已經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對于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達到了三分之一,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所以經濟總量持續擴大,也大大增強了我國應對突發事件沖擊的國家力量。

“這次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確實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沖擊,特別是對傳統服務業和部分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但是,根據對國內外歷史經驗的分析,也根據這一階段,我國疫情防控所取得的超出國際社會預期的積極成效綜合判斷。我們認為,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有限的。”陳雨露稱。

疫情對全年信貸增長的影響不大

疫情對經濟的短期沖擊也會進而影響新增信貸投放。劉國強稱,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會對信貸增長帶來一定擾動。比如,受疫情影響,居民減少餐飲娛樂、購物旅游等支出,消費貸款可能短暫下降。受企業延遲復工復產的影響,制造業、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等相關貸款需求也會有所延后。但應當看到,這些影響都是暫時的,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以及企業復工復產,對信貸增長的影響也將逐步消退。

近日公布的1月信貸社融數據顯示,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增量雙雙創單月歷史新高,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貸款明顯多增,企業貸款在全部貸款增量中占比達85.6%,同比提高5.7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多增主要是中長期領域帶動,利于穩住投資,穩住經濟。對于1月貸款保持的強勁增長勢頭,劉國強給出了以下原因:

1、當月人民幣貸款新增3.34萬億元,在上年高基數上,同比仍多增1109億元,月末增速為12.1%。人民銀行開年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超過8000億元,新增中期借貸便利操作投放中期流動性,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2、推進LPR改革釋放銀行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促進降低融資成本,激發了貸款需求。

3、及早召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并專門進行貨幣信貸工作部署,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在上述多種措施作用下,金融機構貸款積極性較高,在今年1月因春節因素比去年同期少5個工作日的情況下,仍實現了信貸同比多增。

不過,疫情對年初信貸投放的影響并非完全沒有。一方面,消費貸款在疫情期間明顯減少,1月同比大幅少增。另一方面,1月31日改為假日后導致部分到期貸款延后至2月還款, 2月貸款增長難度加大。

此外,1月狹義貨幣(M1)余額同比增長首次降至0也受到疫情一定影響。劉國強稱,M1構成主要是企業活期存款:一是春節節前,企業支付薪資、獎金,往往會導致活期存款階段性減少,比如2019年1月M1同比增長為0.4%,也是一個相對低點。二是1月大中城市房地產銷售降幅較大,房地產企業現金回籠少,活期存款也有所減少。三是受疫情影響,本次春節餐飲、旅游、票房等服務業收入大幅下降,居民存款向企業回流放緩。

劉國強稱,全年來看,疫情對信貸增長的影響不大。央行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引導作用,以改革的辦法促進降低企業融資實際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總的看,2020年全年信貸有望保持平穩增長,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將繼續保持同經濟發展相適應。

LPR下行基本不影響房貸利率

2月20日的最新LPR報價結果顯示,5年期以上LPR下降5個基點。由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利率與5年期以上LPR掛鉤,有分析認為這會使得房貸利率下降,從而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利好。

不過,劉國強表示,LPR下行基本上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房住不炒仍然是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導方向。銀行可通過LPR加點方式確定個人房貸利率,基本保持原有水平。在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過程中,要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房地產市場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效實施,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水平基本穩定。

盡管個人房貸利率不會有太大變動,但LPR的“降息”將利好企業貸款,推動企業貸款成本進一步降低,這也需要銀行的“讓利”。劉國強表示,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利潤增速總體趨緩,但仍相對較高,有向實體經濟適當讓利的空間。銀行適當降低對短期利潤增長的過高要求,有利于暢通經濟金融良性循環。中長期看,激發小微企業等微觀主體活力有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無論對企業還是對銀行都是有利的,最終將有助于實體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

“下一步,央行將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推進LPR改革繼續釋放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促進貸款實際利率水平明顯下降,確保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明顯進展。”劉國強稱。

宏觀杠桿率不會再出現大幅上升的情況

近年來,在治理影子銀行、去通道等金融強監管治理下,我國宏觀杠桿率高速公路增長的勢頭得到一定控制,避免了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近日發布的2019年度宏觀杠桿率數據顯示,2019年實體經濟杠桿率245.4%,比上年上升了6.1個百分點,宏觀杠桿率整體呈前高后低態勢。分部門看,居民杠桿率仍是總體杠桿率攀升的主要驅動力,政府部門杠桿率相對于前些年也算是增幅明顯。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杠桿率全年僅上升了0.3個百分點,仍處于去杠桿進程中。

劉國強也表示,前些年由于信托貸款、委托貸款等表外融資增長較快,2009年至2017年宏觀杠桿率年均上升超過十個百分點。近年來,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資管新規等措施,完善金融監管,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杠桿率保持了基本穩定,促進形成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良性循環。2017年以來,表外融資增長明顯放緩,宏觀杠桿率整體保持在250%左右,結構性持續優化,企業杠桿率較2017年底已經下降5-6個百分點,政府部門、家庭部門杠桿率增長放緩。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經濟增長面臨更大壓力,在逆周期調節加碼的背景下,市場擔心宏觀杠桿率重回猛增通道,前期穩杠桿所取得的成績將付之東流。

對此,劉國強表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轉為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基本匹配,從制度上保證了宏觀杠桿率的基本穩定。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7%,與上年全年增速持平。債務增速和社融增速大體相當,這一機制既有利于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高質量發展,也有利于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受疫情的短期沖擊,國內經濟增長短期內可能受到一定影響,宏觀杠桿率也可能出現小幅波動,但這些影響是暫時的。”劉國強稱,央行將科學穩健把握逆周期調節力度,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基本匹配,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中國的宏觀杠桿率不會再出現大幅上升的情況,將保持基本穩定。

NIFD副主任張曉晶預計,今年宏觀杠桿率上升幅度大概率會高于2019年,全年或上升10個百分點。近期看,政策重點顯然是把握好疫情防控與恢復生產間的平衡,中期看仍是把握好穩增長與穩杠桿間的平衡,需要容忍杠桿率的進一步上升(主要源于增長率的下滑)。

金融體系應對風險已具備極強韌性

在談及疫情對金融市場的風險時,陳雨露表示,經過兩年多的攻堅戰,中國的債務杠桿率、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違法犯罪、部分中小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還有部分大型企業債務等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已經取得了關鍵進展和階段性成效。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進一步增強。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和風險防范的長效機制逐步健全。

陳雨露稱,疫情暴發以來,中國金融市場雖然有所波動,但是整體運行平穩,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運轉正常,特別是股票市場果斷如期開市并迅速恢復平穩運行。外匯市場匯率的彈性在增大,但是由于我國國際收支和人民幣的外匯供求大體平衡,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積極進展,使得國際資本對人民幣資產配置的需求持續增強,所以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大幅貶值或升值。這些都表明,中國金融體系在應對風險方面已具備極強的韌性。

近期,受疫情影響國際市場避險情緒上升,美元持續走強。今年以來,美元對歐元和日元均升值超過3%;美元指數逼近100關口,韓元、新加坡元、泰銖等亞洲貨幣也普遍貶值3%以上。受此影響,人民幣匯率也出現了一些波動。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0.7%,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升值1.9%。

劉國強表示,總體上,人民幣匯率在7元附近有貶有升,雙向浮動,外匯市場運行平穩,匯率預期穩定。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屬短期沖擊,短暫沖擊后外匯市場能夠自我修復。長期看,匯率的走勢取決于經濟基本面,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變,外匯儲備充足,本外幣利差仍處于合適區間,這些都為人民幣匯率提供了根本支撐。

責編 郭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