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又一位白衣天使走了 生命永遠定格在29歲9個月零20天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3 20:26:56

夏思思父親發的一條朋友圈信息說道,“親愛的女兒思思,今天凌晨六點五十分,你的年齡永遠定格在29歲9個月零20天,永遠離開你2歲多的可愛的兒子、你心愛的丈夫、永遠愛你的父母和你的親人,還有你熱愛的醫學事業和信賴你的病人。寶貝女兒,你一路走好,在天堂快快樂樂的。親愛的女兒,我們會永遠愛你、永遠想你的!”

每經記者 張虹蕾 鄭潔 丁舟洋    每經編輯 宋思艱    

夏思思走了!

這位90后的消化內科醫生,生命永遠定格在29歲9個月零20天。

2月23日,協和江北醫院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協和江北醫院/蔡甸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夏思思,女,29歲。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1月19日收治我院,醫院全力救治。2月7日病情惡化,醫院緊急將其送往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救治。2020年2月23日清晨6時30分,經救治無效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去世。我院對夏思思醫生的不幸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屬表示深切慰問。”

夏思思醫生生前接受患者致贈的錦旗 圖片來源:蔡甸區宣傳部孫克亮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夏思思的丈夫吳石磊也是一名醫護人員,是武漢市普愛醫院骨科醫生,他們在大學期間相愛,如今已經走過11個年頭,還有一個兩歲的孩子。

90后女醫生殉職

今日(2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蔡甸區宣傳部門獲悉:1月14日,夏思思接觸并負責的一位病人于當天下午確診為新冠肺炎;1月19日上午,夏思思突感乏力伴發熱,隨即被收治于江北協和醫院,經治療后于1月25日轉入協和江北醫院濟和病區;2月7日凌晨1時25分,突發病情惡化,急送重癥醫學科救治,請火神山醫院專家會診進行ECMO后,轉診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治療;2020年2月23日清晨6時30分,夏思思救治無效,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去世。

隨后,記者從協和江北醫院一位工作人員那里確認了這一消息。

夏思思父親發的一條朋友圈信息說道,“親愛的女兒思思,今天凌晨六點五十分,你的年齡永遠定格在29歲9個月零20天,永遠離開你2歲多的可愛的兒子、你心愛的丈夫、永遠愛你的父母和你的親人,還有你熱愛的醫學事業和信賴你的病人。寶貝女兒,你一路走好,在天堂快快樂樂的。親愛的女兒,我們會永遠愛你、永遠想你的!

——永遠愛你的父親2020.2.23”

2月23日下午,夏思思一位親友婉拒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詳細采訪,表示,“她的父母不希望打擾到社會,而且她孩子實在太小了,怕受到影響,直至思思病重她父母才告訴我們她被感染的消息,不希望被別人過多關心”。

一位微博用戶表示,“我親愛的妹妹夏思思,武漢協和江北醫院消化科醫生,工作期間于1月19日不幸感染新冠肺炎,2月7日病危,于今天凌晨六點五十分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我永遠地失去了她!她來過,雖然只有短暫的30年,但我會永遠記得這個給我們帶來過歡樂的美麗妹妹,愿天堂里沒有病痛。”

夏思思丈夫:在最美好的校園相愛,卻沒留下一句話就走了

夏思思的丈夫吳石磊也是一名醫護人員,是武漢市普愛醫院骨科醫生。

武漢市普愛醫院官網發布的一則信息顯示,2019年11月14日-17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十四屆COA國際學術大會(Chi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COA),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召開。吳石磊參加中華創傷骨科雜志創新與經典病例大賽總決賽并獲取優秀名次。

如今,斯人已去,最難過的無疑是家人。2月23日中午,楚天都市報記者電話聯系吳石磊。吳石磊哽咽著說:“她沒留下一句話,突然就走了。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歲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發現異常。當天,夏思思剛下夜班,交接班后準備回家,臨時接到任務,便通知丈夫改變行程,折回醫院參與救治,協調專家會診、檢查。隨后幾天,夏思思擔心老人病情,主動留在病房。

盡管有做防護,沒想到還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發起高燒,經檢查,發現肺部CT磨玻璃影改變,高度疑似,便在協和江北醫院隔離治療。

“剛開始病情比較平穩,我們還商量,等她好了,我倆一起上一線。”吳石磊哽咽,2月7日半夜,妻子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驟停,醫院連夜組織搶救,命雖然保住,但人一直處于昏迷狀態,氧飽和度也很低。

專家組決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馬轉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ICU,夏思思病情波動大,各大醫院專家都在為其想辦法。無奈,今天凌晨6:30分,搶救無效離世。

吳石磊說,兩人大學學醫,在最美好的校園相識、相愛,經歷很多困難走到一起,至今已走過11個年頭。

“為了我們的家,她也吃了不少苦。”吳石磊說,妻子懷孕23周時破水,保胎一動不動躺了十幾天,在30周突然發燒,剖腹產下兒子,孩子當時只有3斤2兩,在保溫箱呆了很久。

“早產兒喂養很難,2年來,我們一家人幾乎沒有睡過整覺。”他說。

2019年11月,為報答老人,夏思思利用年假,帶著雙方老人,一家人第一次齊齊整整去三亞度假……

“孩子早產,這2年多都沒能回老家,讓爺爺奶奶看看。”吳石磊說,今年過年票都買好了,但因為疫情不得不推遲。我們想著等疫情結束,和老人好好團聚,哪知道……”

妻子住院期間,全家人瞞著孩子,騙孩子說媽媽在上班。吳石磊說,只要電話響起,兒子就要搶來喊媽媽,如今妻子離開,他還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釋。

多位感染醫護人員曾被用ECMO救治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搶救夏思思時用到的ECMO技術,在搶救抗疫前線被感染的多名醫護人員時也曾使用,包括對殉職的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醫生夏思思、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彭銀華、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武漢同濟醫院教授林正斌、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等的搶救。

在臨床醫療中,ECMO有個平白的“中文名”:人工心肺,因為其既可以作為人工肺將氧合的血液送回靜脈,再由心臟泵至全身;也可充當人工心,將氧合的血液直接推到動脈體循環。ECMO的運作原理是將血液從靜脈中抽出,流經膜肺氧合血紅蛋白并清除二氧化碳,再將經過氣體交換的血輸回患者體內。

由于具備呼吸循環系統替代功能,因此ECMO可以對嚴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進行長時間心肺支持,為其贏得搶救時間。也正是因為這種功效,在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通過ECMO設備對危重患者進行支持成為主流的醫治手段。

1月22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第一例通過ECMO搶救成功的患者病例發生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次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病毒性肺炎病程迅猛,肺會快速喪失換氧等功能造成缺氧,患者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衰竭和低氧血癥昏迷,“這種情況下必須要馬上上人工肺。”

值得注意的是,ECMO救治效果因人而異。上海支援武漢第一批醫療隊成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鐘鳴表示,就這一次的新冠肺炎來看,情況其實略有不同,“總的來說治療效果分為兩類。一類就是效果比較好的病人,這類病人的特點都是往往比較年輕,身體比較強壯,然后合并癥比較少。”

據鐘鳴表示,在另一部分病人中,ECMO的作用并不理想:在新冠肺炎極度危重癥加速期的時候,這個病毒它不僅僅只損傷了肺,肺外比如心臟、腎臟、肝臟、血液系統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這個時候ECMO即使挽救了肺的功能,病人可能依舊會死于其他器官功能的衰竭。所以對這一類病人來說,ECMO它的作用并沒有那么理想。

此外,ECMO的組成非常繁瑣復雜,在本次疫情中本就緊缺的ECMO,在湖北各大醫院實際使用中會有一定困難。

夏劍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湖北省大部分三甲醫院都有這種機器,但是真正能用到急診的相對比較少一點,(這里面)包括中南醫院、金銀潭醫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還有地、市、州的部分醫院,“相對而言,比較好的醫院能運用這個技術,相對偏遠地區就可能差一點。因為這個技術相對來說難度稍微大一些,管理起來也復雜一點。”

網友:堅持不出門少出門也是對醫護人員的支持

在夏思思殉職消息傳出后,不少網友哀悼夏思思的離世。

一位網友在微博留言稱,“節哀!致敬!一樣的生命,我們可以在家里躲避這場瘟疫,但醫生必須在一線救治別人的生命,這種感染是犧牲。說高尚,白衣天使,但其實也是一個普普通通家庭的一員,從此父母失去女兒,兒子失去媽媽,丈夫失去妻子,一個家庭破碎了。除了致敬,所有的詞匯都是蒼白。”

有人感嘆醫護人員的名字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銘記,“我不想以這種方式認識你,記住你。我想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在櫻花樹下和你打聲招呼:‘早上好,今年的花開得真好看!’”

有網友呼吁大家都支持防控工作,保護醫護人員,“堅持不出門少出門,就是對這場病毒大戰最好的貢獻!就是對奮戰一線人最好的支持和愛!英雄們永垂不朽!”

“現在病情稍有控制了,但是不要亂跑啊,看看一線的醫生護士吧,除了工作有必要的外出,就不要出去了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夏思思 蔡甸醫院 白衣天使 關愛醫務人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