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應對疫情 外來人口市民化也是一劑良藥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7 22:35:56

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減少因制度問題造成的人口大規模鐘擺式流動,推進外來人口市民化,盡快讓流動人口成為城市新市民,以穩定的城市生活和更小的流動規模,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每經評論員 余蕊均

這場疫情,由于暴發時機臨近春節,大規模、長距離的人口流動給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挑戰。而隨著近期各地陸續復工復產,人口又開始大規模回流,傳播風險再度上升,防控壓力可想而知。

假設,沒有這一來一回,鐘擺式的人口大流動,或者人口流動規模有所降低,我們需要付出的經濟社會成本是不是會降低很多?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享受的“人口紅利”,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人口流動。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城市流動人口比例每提高1個百分點,未來5~10年城市實際GDP和人均GDP將提高1~2.3個百分點。

2019年,我國流動人口總量為2.36億人,70%以上是進城務工人員,就業人口占絕大多數。雖然流動人口規模自2015年開始緩慢下降,但依舊是一個總量巨大的群體,“每六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流動人口”的現實沒有改變。

但時至今日,壓在流動人口身上的制度障礙仍未消除——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從農村流入城市,而戶籍制度又把他們的身份限制在農村,造成長期“鐘擺式”的人口流動。一言以蔽之,流動人口是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沒有同步的結果。

此次疫情,暴發和大范圍傳播與人口大規模流動密切相關,而當前正是防控疫情的關鍵階段,做好流動人口的防控,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由于大多從事批發零售、制造、居民服務、住宿餐飲、建筑等行業,人群集聚度高,防護條件差,流動人口尤其是進城務工人員,容易成為傳染病的易感群體。有報告顯示,2017年26.04%的流動人口出現過腹瀉、發熱、皮疹、結膜紅腫及黃疸中至少一種傳染性病癥狀。

同時,鑒于工作不穩定、流動性高等原因,特別是重大節日期間的集中返鄉,流動人口也容易成為疫情跨區域傳播的高風險人群。更為現實的問題是,他們目前關注更多的是打工掙錢、孩子教育等問題,健康尚且不是最重要的需求,缺乏健康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很容易忽視疾病傳播的風險。

來自國家衛健委流動人口服務中心的研究顯示,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容納了全國近50%的流動人口。其中,京津冀地區流動人口在服務業占比最高,長三角和珠三角在制造業占比最高。“三大區域企業的復工復產將直接決定我國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需要采取特殊手段積極應對。”

疫情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急需改進和完善。比如,可加強對流動人口的健康教育,加強流動人口信息采集、盡可能摸清流動人口底數,建立流動人口疾病傳播的預警機制,特別是在春節、國慶等重大節日期間對重點區域進行監測等等。

從根本上講,最重要的一點是,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減少因制度問題造成的人口大規模鐘擺式流動,推進外來人口市民化,盡快讓流動人口成為城市新市民,以穩定的城市生活和更小的流動規模,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冠肺炎 城鎮化 工業化 市民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