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2 17:37:29
數據顯示,今年1~2月A股上市公司可轉債發行計劃同比并沒有減少,平均發行規模甚至同比大幅增長。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月29日,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發布的可轉債發行預案共有15份,而去年1~2月僅有12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可轉債預案。此外,今年1~2月公布的可轉債發行預案平均擬發行規模為10.5億元,同比增長65%。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
自從2019年11月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稿,市場對再融資相關規定放松就有了較強的預期。有不少分析認為,相比發行規模受限的可轉債,未來上市公司可能會更愿意選擇定增作為再融資工具。
那么今年以來,可轉債真的遇冷了嗎?
數據顯示,今年1~2月A股上市公司可轉債發行計劃同比并沒有減少,平均發行規模甚至同比大幅增長。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月29日,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發布的可轉債發行預案共有15份,而去年1~2月僅有12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可轉債預案。此外,今年1~2月公布的可轉債發行預案平均擬發行規模為10.5億元,同比增長65%。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1~2月可轉債發行預案仍然較多的原因是部分上市公司其實早就有發可轉債的計劃,可轉債發行審核有“綠色通道”等因素。
自2019年11月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稿,市場對再融資相關規定放松就有了較強的預期。
近期再融資新規落地引發市場積極關注,有不少分析認為,從此次新規來看,相比可轉債,未來上市公司可能會更愿意選擇定增為再融資工具。
不過近期可轉債仍然頗有市場,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1~2月有15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可轉債發行預案,而去年1~2月只有12家。
從融資規模來看,今年1~2月公布的A股可轉債發行預案平均擬發行規模為10.5億元,而去年1~2月公布的可轉債發行預案平均擬發行規模為6.37億元,今年前2個月同比增長了65%。
另外,昨日晚間,3月份的首份可轉債預案出爐,萬孚生物、旗濱集團均發布了可轉債發行預案,發行規模合計高達21億元。
對此,某中小板上市公司董秘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了個中緣由,他認為,今年1~2月可轉債發行預案仍然較多的因素主要包括三點:
“一是每個公司有每個公司的需求,如果說2月公告計劃發可轉債,那么正常來說的話,這家公司應該在今年1月就著手籌備了。另外,今年1月,再融資新規相應的細則還沒落地,當時大家預測,可能是3月份或4月份才會落地。
還有在發行和審核的時間方面,因為可轉債發行審核有‘綠色通道’,所以審核的速度比較快,相比之下,定增的審核速度不及可轉債。從發行的角度來說,可轉債相對容易發行。定增的話,如果公司基本面好,發行問題不大,如果基本面不好的話,發行可能有一定的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上周五收盤,從去年以來已經完成實施的定增計劃中,有近80家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股票處于破發狀態,其中有25家公司上周五收盤價較定增價折價率超30%,占到去年以來已完成實施定增總數的近10%。
而目前可轉債發行不愁從可轉債申購的中簽率也可見一斑。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月底,今年以來可轉債的平均網上中簽率(不含優先配售)為0.021%;而去年同期,可轉債的平均網上中簽率(不含優先配售)高達0.17%。
相比之下,今年1~2月,A股市場新股的平均網上中簽率為0.063%,由此可見,今年“打新”可轉債的難度甚至要超過新股。
雖然可轉債具有審核速度快、發行相對容易等有利因素,不過隨著再融資新規落地,上市公司對定增的興趣開始增加。
上述中小板公司董秘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可轉債受到發債總額的限制,上市公司的發債總額不能超過凈資產的40%,所以當公司的整個長期債務比較高的時候,就只能定增了。”
對于在再融資新規落地后,定增與可轉債這兩大再融資工具孰優孰劣的問題,2月16日晚間,國金證券投行人士在電話會中曾表示,在2017年定增收緊之前,定增的規模要遠遠大于可轉債。在此次新規落地后,定增的門檻大幅降低,預計很多公司會更愿意選擇定增,因為定增是權益類融資工具,有助降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而可轉債畢竟還是債務,可轉債到期后,如果投資者沒有選擇轉股,公司還是需要還本付息,這對那些現金流不佳的公司會有較大的壓力;此外,由于可轉債發行后累計公司債券余額不得超過最近一期末凈資產的40%, 相比之下,定增則不受凈資產的限制,只受股本的限制,對那些TMT行業的輕資產公司而言定增的吸引力會更大。
在這樣的優勢之下,今年以來計劃定增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也明顯增多。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1~2月,A股共發布73份定增預案 ,而去年同期A股只發布了39份定增預案。剛進入3月就有多家公司相繼公告定增預案,昨日晚間,一共有7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定增預案。
而截至3月1日晚間,從今年來發布定增預案上市公司的所屬板塊來看,創業板公司有32家,占比40%,中小板公司有21家,占比26.3%,中小創公司成為搶新規落地窗口期的“急先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