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4 17:50:40
每經記者 任鋼 每經編輯 師安鵬
隨著各行各業復產復工,疫情帶來的影響正在恢復。但失去的一個月,怎么補回來,就得看各家企業如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拿房企來說,置業顧問變身主播,又是唱歌又是賣萌,有才藝的還得來段雙節棍,甚至主播的口紅色號都有規定。
但縱使使盡千般手段,交白卷的卻不在少數,關鍵是沒來硬的——不愿讓利。
恒大就比較實在了,2月全口徑銷售額達到了470億元,同比增長118.3%。如今更是推出78折購房,以及3000定金賺3.5萬獎金。吸引了不少同行“抄作業”。
業績之外,有幾點值得關注:市場低迷之下,為何恒大業績能逆勢上揚?背后的商業邏輯,恒大在下什么棋?3000元上車,為何說能讓消費者“穩賺不賠”?
疫情之下,各家房企的營銷套路層出不窮,你家線上銷售,我家就主播帶貨,你家主播唱歌,我家就主播打拳,還有請來網紅站臺的。
熱鬧是熱鬧,效果嘛……看看就行了。
但恒大的一份“秘密”文件,打破了市場的沉悶:全國樓盤75折優惠,史無前例!
很多營銷行家看過恒大的優惠政策之后,也不得不感嘆,恒大這次贏了!
數據不會騙人,從克而瑞2020年2月房企銷售排行榜來看,TOP100房企當月銷售同比大幅下降37.9%。但恒大2月實現銷售470億,同比增長118%,均位居行業第一。截至2月末,恒大累計銷售875.5億,同樣排在行業第一。恒大副總裁劉雪飛后來在業績發布會上介紹,在全面實施“網上賣房”后,恒大2月份網上累計認購99141套,優惠后房屋總價值1026.7億。
恒大的成功關鍵在于敢拿真金白銀做營銷。直擊用戶痛點,讓龐大的客戶群迅速轉換為成交,銷售額自然上漲。
恒大的第一把火燒遍了全國,三月,恒大準備再燒第二把火——推薦成交獎3.5萬元現金和1%傭金。
玩法很簡單,但背后的用意深遠。原來5000定金,就勝過了不少動輒一兩萬的營銷套路,讓更多用戶低成本參與。
而如今,恒大把預定的金額降到了3000,參與門檻更低,既能賺傭金,推薦還有獎,何樂不為。所以,很多沒有購房計劃的人,也紛紛參與其中,不可避免地處在了恒大這張營銷大網之下。
針對自購、推薦成交、第三方搶購等情形,恒大制定了對應獎勵,客戶無論買不買房,都能“穩賺不賠”:
客戶投入3000元即可預定房源,自購可以享受定金轉房款,再享房屋總價額減40000元,以及額外99折優惠;
推薦成交,獲3.5萬元獎勵及總房價1%傭金,定金全退;
第三方搶購,定金全退,補償3000元;
也就是說,100萬的房子,只要能推薦成交,恒大就能獎勵4.5萬。如果房源被他人購買,定金退還,恒大還給賠償3000元。
即便5月10日前沒能成交,定金也可全額返還。期間如果有邀請新客戶看房,可獲最高獎勵300元,等于保底賺10%。
看明白了嗎?除認購者自購定金抵扣房款外,其他情況定金都可以全額返還,消費者幾乎零成本。
特殊時期,很多開發商出于成本考慮,不愿讓利,所以銷售就難言樂觀。
但恒大更懂得有舍有得的哲學,即使不買恒大的房子,也能通過恒大的平臺轉介獲利,而一單成交,也許就是半年工資。
巨大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敵?
對剛需而言,此時也是“上車”的好時機。
網上購物,價格是關鍵,恒大也早就看準了這一消費者的痛點。
除了上述獎勵,恒大全面推出78折特大優惠,通過恒房通推薦購買更可享97折,根據樓宇去化率、不同付款方式還能享額外折扣。
以一套原價100萬,樓棟去化率達90%的房源為例(可享額外94折),如若此時采用常規按揭方式購買(95折優惠),加上78折優惠和恒房通優惠(97折),到手價僅需68萬。如果在恒房通平臺繳納3000元鎖定該房源后再自購,房屋總價還可再減4萬,并額外享受99折,意味著僅63萬即可入手該房源。
除此之外,恒大想的更為周全,因為房子是大宗交易商品,對老百姓來說,買一套動輒就需要六個錢包,上百萬元。
因此購房者買房最大的顧慮就是怕買貴、怕買錯。對此恒大又祭出“最低價保障”及“無理由退房”兩大兜底政策,為客戶承擔了所有購房風險,買貴給你補差價,買錯無理由退房。前面價格讓利,后面兩大政策兜底,如此誘惑,也難免恒大銷售業績逆勢上揚。
另外,多說一句,如此優惠的政策,疫情之后,應該是很難再有了,懂得把握時機的消費者,多會在此時進場。
也因此,就有分析認為,時下購房需求暫時被鎖,樓市正處于價格低洼期,恒大此時推出網上賣房大規模讓利,或許為剛需提供了“抄底”機會。
而恒大全民可參與,超低門檻的賺錢模式,不僅實現了企業和消費者的雙贏,也給行業提供了一個“抄作業”的營銷樣本,有望引領整個行業營銷變革。
黎明前的風口期短暫,共贏才是王道。
封面圖片來源:恒大地產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