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5 19:25:21
*ST新??毓晒蓶|馬玲芝與國都創投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如交易最終實施,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連續3漲停。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截至3月5日收盤,*ST新海以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報收,最近兩個交易日一字漲停。市場反應來自公司近期的股權轉讓協議,實控人擬轉讓25%控股權給國都創投。
如果協議達成,國都創投將成為又一家控股上市公司的創投機構,亦為多數后期投資項目的產業配套及上市輔導創造了條件。
國都創投擬接管新海宜
得益于子公司出售變現,新海宜2019年的保殼之路開始起色。不僅1月22日掛出了凈利潤9000萬的年報預期,公司股價也隨即開始上攻。
近期,公司擬將讓渡控股權,掀開了市場對其“借殼”預期的遐想。
說明:*ST新海日K線圖(截至2020.3.5) 來源:Wind截圖
3月4日,*ST新海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馬玲芝與國都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都創投”)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馬玲芝與其一致行動人張亦斌擬將持有的公司3.44億股股份轉讓給國都創業管理的有限合伙企業。
據統計,這3.44億股共計占到馬玲芝與張亦斌持股的72.56%,占公司總股本的25%。公司表示,如交易最終實施,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ST新海是一家以IDC數據機房、通信硬件和LED芯片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業的集團公司,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彼時處在行業上升期,公司曾創下1.81億元歸母凈利潤的高點(2011年)。隨后行業競爭加劇,該公司業績增長放緩,截至2019年三季度時,公司已經虧損5.5億元。
外界對新海宜此時做出讓渡控股權的做法態度迥異,以受讓方資質來看,原本就以創投為主的投資公司顯然與通信技術流派不相吻合,因此看空的一方對其換帥后的經營改造能力不敢茍同;但另一方面,隨著公司業績和市值的不斷萎縮,亦為外界借殼上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再加上過往虧損一筆勾銷,此時低吸是個不錯的買賣。
從股價上來看,*ST新海在股權轉讓協議發出之前就開始異動,3月3日股價開盤后前半小時內還在震蕩博弈,隨后便拉出漲停,全天上漲5.06%;隨后的3月4日和3月5日,盤中均以一字漲停板報收。而公司方面也表示,他們在3月2日就已經接到了馬玲芝關于本次股權轉讓協議簽署的通知。從市場反應來看,早已有“好事者”對其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打滿了預期。
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有關機構方面的合作規劃要等正式敲定后才能定奪,但并未對是否屬于國都創投借殼發表意見,稱以公告為準。同時表示,本次協議的履行具有不確定性,或存在未能達成的風險。
然而,保殼公司讓渡控股權在A股市場上早已不是新鮮事,被投資機構接管也未曾沒有出現。*ST康達便是一例,此前京基集團曾在2018年對其發起要約收購,要約收購完成后,京基集團持有公司1.6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1.65%,目前*ST康達已經摘帽,股價及業績均較重組前大幅提升。
高比例質押風險成入主契機
與其他公司股權換取流動性的方式不同,新海宜這次的操作其實是一次變相的股權質押,而受讓方國都創投不僅是其股東背景還是主業經營,都對接下來的資本運作顯得游刃有余。
據了解,國都創投是通過以承債的方式受讓標的股份的,所承接債務正是馬玲芝及其一致行動人的4.74億股,這些股票此前已經全部質押給了光大證券、上海證券和興業銀行。
記者注意到,從2017年開始,實控人就已經陸續開始對質押股份進行補充資金和追加股份質押,相關公告多達24則。而截至到2019年三季度,張亦斌未解壓股權質押數量為2.48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99.78%;馬玲芝則有2.26億股,占其所持股份99.87%。
說明:*ST實控人補充質押公告(部分) 來源:Wind
而在幾乎全部質押的近4.74億股中,除馬玲芝在2019年6月之后質押的5700萬股尚有浮盈外,其余二人質押的股票均較質押日貶值,其中3.25億股已較質押日下跌43%以上,絕大多數股份跌逾50%以上。其中,張亦斌在2016年間質押的股份全部跌超60%以上。
說明:張亦斌及馬玲芝股權質押情況(截至2019.9.30)
質押日至今漲跌幅截至2020.3.5
來源:Wind
盡管部分股份質押時質押率高達58%,但股價跌超50%以上的股份已基本處于被強平的對象。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逃跑”是僵尸企業大股東絕望的表現,在他看來,折價甩賣就是大股東在玩“跑得快”的游戲。
而國都創投此次受讓亦是要幫助新海宜化解此次債務風險,也就是說,如果此前實控人質押股份已經觸及預警或平倉線,在沒有進一步追加資金或補充質押的前提下,此次股權轉讓亦成為融資和風險轉移的操作。
當然,隨著股權轉讓的進行,公司實控人如果發生變化,未來的*ST新海也將成為國都創投控股的上市公司,這對創投機構而言無疑是件好事。資料顯示,國都創投系國都證券旗下開展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的全資子公司,管理產品涵蓋股權投資基金、并購基金和產業基金等,投資領域重點覆蓋教育、醫療和智能制造,部分被投企業已經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隨著券商系私募在投行、研究、渠道等方面的優勢,依托上市公司平臺做孵化項目的投后管理及上市輔導具有先天的并購和產業鏈配套等優勢,且以目前國都創投部分項目倚重后期投資的策略,未來上市前景可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