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3 18:42:40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易啟江
“一秒查詢貸款額度”“快來試試你的信用是多少錢?”在部分貸款平臺或者廣告頁面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宣傳語,出于好奇,我們有時候會點進去試試,看看自己的信用究竟如何。豈不知,就是這輕輕的一點,也許就點出了大問題。
“只是上傳資料查詢額度,看到額度利息是高利貸后就沒有申請貨款,結果卻被平臺強制貸款了。”王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在“維信分期”平臺上傳資料查詢額度計算利息后,并未進行貸款,但是卻收到了該平臺的轉款,到手僅1200元,卻被強制要求6天后償還本息2012元。這樣算下來,實際年化利率按單利計算也是4060%,是最高法規定的民間借貸受法律保護利率上限(24%)的169倍。
沒有同意貸款卻被平臺強制發放貸款,這背后是一種什么操作呢?平臺放貸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還有更多被“維信分期”強制貸款的消費者。
王先生的經歷還要從幾天前說起。據王先生透露,他自己確實想在app上借一筆錢,而且自己也有過在app上借錢的經驗,因此看到維信分期的推薦就下載了,并根據平臺提示,進行了注冊、上傳個人資料。
但是在資料審核后,平臺提示王先生首期借款金額為2000元,日利率0.1%,服務費800元,也就是說,王先生在該平臺首期只能借2000元,其中還包含800元的服務費,即到手僅有1200元,借款期限為6天,到期后需要連本帶息還平臺2012元,實際年化利率至少是4060%(如果按復利計算就更高了)。看過這些信息后,王先生發現這個平臺利息過高,疑似高利貸平臺,就決定不在該平臺上貸款了,結果這時候平臺卻發來信息,告訴他已經為其放款2000元,實際到賬1200元,平臺的服務費為800元,并提示最后還款日為3月9日。
圖片來源:“被貸款人”供圖
與王先生有同樣遭遇的還有李女士和張女士。
李女士也是在維信分期的平臺上提交資料后,被平臺強制放款。不同的是,李女士的借款金額為3000元,服務費也漲到了1200元,到手僅有1800元。
“我原本是看著分期去的,填了資料后進行審核,看到是借1200還2000,我就沒有申請,刪除了軟件。”張女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刪除軟件后自己就沒再想這回事了,但是支付寶卻提醒她有人轉賬了1200元,打開一看居然是維信分期。
帶著疑問,張女士重新下載了維信分期,打開一看,自己居然被強制放款,放款金額為2000元,而支付寶卻只打了1200元,同樣被收了800元的手續費。
2017年,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明確指出,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
因此,看到這些情況的王先生、李女士和張女士,先是感覺莫名其妙,隨后意識到自己被套路了,但是為了自己的個人信用,就想趕緊聯系平臺客服,想要把這筆錢還回去。可這時候,想要還多少、怎么還也就不受他們的控制了。
據李女士介紹,她向平臺表示自己沒有點擊借款申請,要把1800元退回去時,客服直接回復他辦理退款業務需要聯系財務。財務卻讓其下載一個借貸寶APP,轉賬給一個名為李志權的借貸寶賬號,并表示只要李女士轉賬了,就能給她銷賬。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李女士照做了,把平臺放給她的1800元轉了過去,但是平臺的財務回復已經銷了1800元。
本以為可以就此結束了,李女士打開自己的賬戶一看,發現居然還有1200元,而這1200元李女士根本就沒有收到過,被平臺以服務費的名義扣掉了。李女士再三表示,自己根本就沒拿到那1200元,僅收到了1800元的轉賬,但是財務卻表示必須還了全款,才能銷掉全部的借款金額。
圖片來源:“被貸款人”供圖
王先生的遭遇也是如此。從王先生提供給記者的截圖來看,王先生先是跟客服溝通自己要還款,并表示把自己得到的1200元還回去,讓客服取消欠款。但是客服并未直接回復他,而是讓其轉好(轉款)后給截圖,同樣的也是通過借貸寶轉給一個名為李志權的賬號,同樣的還是還多少消多少,王先生也要還那從未到手的800元服務費。客服還對李先生表示,轉多少消多少,到期沒有處理還是會逾期的,逾期會影響征信,資料移交催收部,還會對你及你的通訊錄進行催收,不要得不償失。
維信分期客服所說的爆通訊錄是真的嗎?“是真的,我已經被他們的催收電話騷擾了。”張女士也是“被借款”的一員,不同的是,張女士并未跟維信分期客服“談攏”。
“在發現自己被發放貸款的時候,就第一時間聯系了他們的客服,跟他們協商還款,因為我自己沒有拿到那么多錢,所以就決定想把自己拿到的錢還給他們,但是他們不同意。“張女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說了還他們1250元,但是他們非要讓自己還1300元,并用借貸寶還款,而且還了1300還不給銷賬,所以就沒有再處理了。
但是李女士的“不作為”,引來了平臺的瘋狂催收。“當天下午六點多,他們就開始騷擾我的通訊錄,說我欠錢不還。”張女士說,自己如果不接電話,他們就會撥打自己通訊錄里的電話,并辱罵他人。張女士說,自己現在十分擔心會被爆通訊錄,影響家人。
那么,維信分期為啥會有貸款人的通訊錄呢?張女士表示,在注冊登陸的時候平臺會要求授權。記者按照上述貸款人提供的鏈接下載了維信分期,發現在安裝打開維信分期app時,它會要求用戶分別授權儲存、定位、電話、短信、聯系人等權限,如果不授予這些權限,就會提示“已禁用部分權限,應用功能將無法使用,請手動開啟權限。”
圖片來源:“被貸款人”供圖
據上述借款者表示,對遭遇這種套路貸和暴力催收感到十分無奈,如果平臺一直如此,自己只能選擇報警了。
記者也下載了這個維信分期app,但是在app 的“關于我們”這一欄中,并未看到任何關于維信分期這個平臺的介紹,其背后的運營商、注冊地也是一概沒有。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三無平臺。
既然這個平臺這么不正規,貸款人又是如何找到這個平臺的呢?這樣一個平臺又是怎么上線的呢?據李女士介紹,當時自己是在蘋果商店里一個名為“云速貸”的平臺里下載的。在云速貸平臺的“貸款”一欄中,維信分期就在首頁推薦中,產品介紹為:“大額分期產品,申請必下款,最高可分36期。”只需點擊立即借款,就可下載這個app,并提示已有3萬多人進行下載。
記者根據云速貸平臺上提供的客服電話和qq客服號碼,分別進行咨詢,不過該平臺所留的客服電話為空號,qq客服號碼也無法通過好友申請。根據蘋果商店顯示的信息來看,云速貸的開發者為“Cloud Speed Loan Global Asia Financial Wealth Management Co., Limited”,根據公開信息查詢可知,該公司注冊地在香港,注冊時間為2019年3月,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并無更多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讓王先生、李女士等人相信這個平臺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這個維信分期跟維信金科的名字相似,他們都將這二者進行了混淆。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消費者直接將投訴對象寫成了維信金科。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頁面截圖
那么,這個維信分期和維信金科真的有關系么?
“我們和維信分期沒有任何關系。”維信金科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在整理證據報案中,維護用戶和公司的權益。據悉,維信金科已于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其3月13日收盤價6.2港元,漲跌幅為0%。據維信金科官網介紹,維信金科旗下擁有維信卡卡貸、豆豆錢等app。不過,目前維信分期這個平臺僅能下載,已經無法注冊登陸了。
關于該事件的后續進展,《每日經濟新聞》將持續關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