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3 20:19:30
隨著基金發行的火熱,各大銷售平臺的銷售數據也是水漲船高,不過蜂擁而至的投資者,有不少其實都是只看到了基金在某一階段的高收益,而忽略了自身可承受的風險程度。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日,支付寶在微博上表示,上個月有400萬人想買理財產品,但都被勸退了。原因很常見,那就是這些理財產品超過了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不過另一方面,其實也反映了目前投資者對于風險等級較高的理財產品的熱捧,特別是權益基金,開年以來發行火熱。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銀行等部分渠道營銷上的話術變化,其實存在著潛在的糾紛風險。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相信不少投資者都聽過這句話,特別是當股市有一定賺錢效應的時候,這句話更是讓很多有閑錢的投資者坐不住。
放到基金上面,這句話的進一步延伸,變成了“炒股不如買基金”,特別是當這兩年,權益基金的收益率一路高漲,很多以前炒股的投資者都紛紛轉向買基金。
數據顯示,單單今年以來,不到3個月時間,新基金的發行規模逼近4000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的發行規模超過800億元,混合型基金的發行規模超過2000億元,可見偏權益類的基金占據了主導。
隨著基金發行的火熱,各大銷售平臺的銷售數據也是水漲船高,不過蜂擁而至的投資者,有不少其實都是只看到了基金在某一階段的高收益,而忽略了自身可承受的風險程度。
支付寶近日就在微博平臺上表示:“上個月,有400萬人對超過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動心,被我勸退了!90后可不少,懂得管錢沒毛病,但沒風險意識咋行?”
眾所周知,現在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都會跳出風險評測的跳框,當你評測結束之后,開始挑選理財產品時,一般也都會看到是否符合自己的風險等級。當不符合自己風險等級的時候,也會再三被提醒或是建議重新評測。
雖說現在各大平臺對于客戶風險等級的評測已經比較到位,但實際上要完全做到跟客戶相匹配也是有一定難度。比如有些投資者為了能夠通過評測,明知自己的風險等級達不到,也會通過反復評測來讓自己達到符合購買的等級。
另外,從線下來看,不管是券商還是銀行的理財經理,其實在客戶風險承受力的評測上,也是有很大的彈性空間。有券商理財顧問就向記者表示,“我們對于70歲以上的客戶會非常嚴格,會要求到現場進行評測,但是其他的就比較靈活了,具體根據客戶進行分析。”
實際上,除了風險評測之外,在實際營銷過程之中,一些不規范的銷售行為還存在著“埋雷”的可能性。特別是當營銷人員為了完成業績考核,其在營銷過程中對于客戶的風險把握就更是經常不能做到非常客觀,這在最近爆款權益基金的營銷上同樣存在這一問題。
據記者了解,近期在某“網紅”基金的營銷上,有銀行理財經理的話術竟然是跟客戶說,拿三年期的定存收益率來跟權益基金鎖三年的收益相比較。
這種話術顯然是并沒有非常清楚地去了解客戶的真正風險承受力。但從結果來看,對于客戶來說卻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退一步講,如果3年之后,該基金出現虧損了,客戶找上門來向理財經理要說法,是不是有可能又是一場糾紛?
在過往,這種情況并不是沒有發生過,特別是在銀行發生的糾紛更多。
裁判文書網的一則案例就顯示,謝某在銀行購買了580萬的理財產品,銀行跟謝某說這款理財產品專對老客戶銷售且保本,為期365天,年收益率4.5%。但最終贖回金額約為574萬元,虧損金額約為6萬元。謝某起訴后表示銀行知道其是穩健型投資者,但銀行未向其說明該理財產品的運作方式,未將最大損失風險以顯著、必要的方式向其作出特別說明,對其投資風險承受能力未作評估。
最終經法院審理,指出銀行雖然主張謝某已勾選“我已閱讀并認可‘代理資產管理計劃風險提示確認書’中的條款”等內容,盡到了風險提示義務。但銀行提供的《個人高資產凈值客戶評估確認書》顯示的評估日期、《個人風險評估》顯示的評估日期,與謝某購買案涉理財產品的時間不符。
最終,法院認定銀行對謝某的約6萬元的損失承擔50%責任,賠償謝某損失數額約為3萬元。
類似的案例其實還有很多,雖然風險評定等級在購買產品時,看上去流程繁瑣,但實際上如果出現風險等級和客戶類型不匹配的話,其背后潛在的法律風險一點都不小。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