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看懵了!暴跌100%,英國這家巨頭1000多億市值瞬間灰飛煙滅,又是“胖手指”惹的禍?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6 20:54:16

彭博社數據顯示,在此次“崩盤式”暴跌前,英聯食品的股價為1559.5便士,對應市值為12351.24億便士(約1080.04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英聯食品的1000多億元的市值瞬間就灰飛煙滅。然而,彭博社的交易數據顯示,在短暫觸及100%的跌幅后,英聯食品的股價又回到了暴跌前的水平。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吳永久    

____500896366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北京時間3月16日周一,歐股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全線低開,但其中有一家公司股價的瞬間暴跌暴漲引起了資本市場的注意。在英國股市開盤后,英國跨國食品加工和零售公司、全球第二大的糖和面包酵母生產商英國聯合食品公司(LON: ABF,下稱英聯食品)低開5%,不過在開盤一小時后股價瞬間暴跌100%,被倫交所暫停交易。

彭博社數據顯示,在此次“崩盤式”暴跌前,英聯食品的股價為1559.5便士,對應市值為12351.24億便士(約1080.04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英聯食品的1000多億元的市值瞬間就灰飛煙滅。然而,彭博社的交易數據顯示,在短暫觸及100%的跌幅后,英聯食品的股價又回到了暴跌前的水平。

圖片來源:彭博社

英聯食品:歐洲疫情或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

英國媒體報道中稱,按照倫交所的規則,如果一家公司的漲幅或跌幅太大,便會觸發熔斷機制,并暫停交易。分析師們推測,英聯食品的股價能從每股1559.5便士瞬間跌至0.01便士,可能是因為交易員在電腦上錯按了按鈕,也就是所謂的“胖手指”錯誤。

在暫停交易約1小時后,英聯食品的股價回到了約1600便士的水平,但仍較上周五的開盤價下跌約12%。倫敦當地時間周一稍早,英聯食品表示,由于歐洲政府關閉了主要街道以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公司被迫關閉了占其銷售額近1/3的商店。

英聯食品先前曾表示,其在法國、西班牙和奧地利的門店預計在未來幾周內的銷售額達到1.9億英磅,這占到了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銷售額的20%左右。然而,隨著新冠病毒在歐洲肆虐,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出臺了相應措施。例如,奧地利政府15日宣布暫停與英國、荷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四國的航班。總理庫爾茨當天宣布,從16日起在全國范圍實施出行限制,要求所有居民進行自我隔離,沒有特殊理由不要離開住處。

英聯食品表示:“公司正在對業務進行適當管理,但預計不會顯著減輕這些措施對我們銷售造成的損失。”此外,英聯食品還警告稱,過去兩周,占其銷售額41%的英國市場的銷售大幅下滑,而且由于過去幾天門店客流量的減少,這一下滑的趨勢有所加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英聯食品在2月份曾警告稱,公司在中國的工廠已經被迫停工,這可能會對其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不過英聯食品本周一稱,為其供貨的許多位于中國工廠已經復工。

資料顯示,英聯食品成立于1935年,是一家英國跨國食品加工和零售公司,總部位于倫敦。它是世界第二大的糖和面包酵母生產商,也是世界主要食品生產商之一,其下的品牌包括阿華田、Ryvita、喬丹斯和唐寧茶。公司2019年的營業額達158.24億英鎊,凈利潤為8.69億英鎊,其旗下的子公司普利馬克(Primark)在西歐有200多家服裝店。英聯食品54.5%的股份由威丁頓投資持有,而后者的大多數股份屬于加菲爾德·韋斯頓基金,該基金的持有人是英聯食品創始人的韋斯頓家族。

英聯食品的上半個財年于2月29日結束,公司預計上半財年的銷售額將同比增長2.5%,不考慮匯率因素則增長4.2%。公司稱,上半財年的營業利潤將同比增長,其中英國國內的銷售額將同比增長3%,歐盟地區銷售額不考慮匯率因素同比增長了5.3%,主要是得益于法國、比利時和意大利三國銷售額的增長。

英聯食品財務總監約翰·貝松表示,現在就提供本財年剩余時間的收益指引還為時過早,但他強調了一個事實,即公司擁有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及大量流動性,截至上半財年結束,公司擁有8億英鎊的凈現金,還有大量未動用的銀行貸款。

中概股海亮教育曾因“胖手指”瞬間漲2萬倍

今日英聯食品在倫交所的暴跌暴漲也讓不少投資者體驗了一把資本市場的“刺激”,但“胖手指”錯誤導致個股甚至指數暴跌暴漲的事件也曾有發生。

在瞬息萬變的電子金融市場中,交易員必須以迅速的動作進行操作,高強度的工作加上巨大的壓力使得他有可能出現按錯鍵盤的現象,其雇主也將因此損失慘重,甚至導致了整個市場的動蕩,這種情況被稱為“胖手指”。“胖手指”還有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叫“烏龍指”,在當下的金融市場中,電子交易技術和自動匹配引起的高效智能正逐漸成為“胖手指”事件的主要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實歷史上著名的“胖手指”事件眾多,其中的“受害者”不乏美國雷曼兄弟、中概股海亮教育和道瓊斯指數。例如,2001年5月,美國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證券公司倫敦分公司的一名交易員在接近收盤時出錯,將一筆300萬英鎊的交易打成了3億英鎊,結果FTSE100指數瞬間暴跌120點,跌幅約2.5%,百家藍籌股的300億英鎊市值化為烏有,而雷曼兄弟公司也損失了近800萬英鎊。

再比如,2010年5月6日,一名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敲錯了一個字母,將百萬誤打成10億,導致道瓊斯指數突然出現千點的暴跌,從10458點瞬間跌至9869.62點,造成歷史上道瓊斯指數第二大單日波幅,也使美股市場一度蒸發市值約1萬億美元。

2017年8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概股海亮教育價格在10美元附近,突然在剛開盤不久被人報了199999.984美元,這個價格讓海亮教育的總市值一下接近5.4萬億美元。海亮教育的董事長持有海亮教育92%股份的馮海良也因此成了世界首富,雖然這家公司很快因為異常交易而停盤,在開盤時股價又恢復到10多美元了。

據業內人士分析,當時海亮教育事件很可能是某個“胖手指”的交易員敲錯了鍵盤,比如他把咖啡灑在鍵盤上“9”正好短接了,也可能是一個要買入海亮教育的交易員用了“市場委托價格”只限定要買入700股。總之,這些機緣巧合造成這個交易當時成交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