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8 23:29:45
每經記者 唐宗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3月18日,截至北京時間20:24,現貨白銀短線繼續閃崩,外盤跌穿12美元/盎司,日內跌超7%。上海黃金交易所(以下簡稱上金所)Ag(T+D)合約跌幅一度高達16%以上。現貨黃金短線也下挫逾10美元,報1507.01美元/盎司。
歐美股市重挫,被寄予厚望的貴金屬為什么不避險了?
華西期貨投資咨詢部總經理周聰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談了三點,第一是通縮預期,第二是拆東墻補西墻,第三是某中東國家主權基金撤退。
不過,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談了他的“野路子解讀”——近期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發生巨量交割,生產企業在期貨市場拋了100億元的貨。其中,白銀最值得關注,由于下游開工時間后移,企業出現銷售周期延長、庫存積壓等問題,白銀庫容一度幾近滿荷。2月底,上期所及時擴增了白銀庫容1400噸!
上述人士表示,期貨市場存量保證金本來就不多,場內資金這次當了“接盤俠”,現金被收走了,換了一堆的現貨倉單。
但是,這個觀點,學院派分析人士不太認同,交易所的數據只是說企業通過期貨交易來對沖了風險,交割是期貨功能的體現。不能解讀為企業交割造成市場進一步下跌。白銀的最近的跌停和國際市場大幅度波動有關。
近期,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持續暴跌,特別是白銀跌幅巨大。上海黃金交易所(以下簡稱上金所)Ag(T+D)合約持續大幅波動并連續三個交易日觸及單邊市。今日(3月18日),Ag(T+D)合約暫停交易一天。
暫停交易一天,讓市場冷靜冷靜。此后,上金所宣布:“交易所將在3月19日恢復Ag(T+D)的交易。自2020年3月18日(星期三)收盤清算時起,Ag(T+D)合約的保證金比例由14%調整至19%,下一交易日起漲跌幅度限制由13%調整至18%。”
同時,上金所表示:“交易所將視市場風險情況,采取暫停或限制部分會員席位或全部會員席位在Ag(T+D)合約上開新倉、限期平倉等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交易代理商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宣布,自2020年3月18日(星期三)收盤清算時起,建行Ag(T+D)合約的保證金比例由19%調整至24%。
截至北京時間20:24,現貨白銀短線閃崩,跌穿12美元/盎司,日內跌超7%。上金所Ag(T+D)合約跌幅一度高達16%以上。現貨黃金短線下挫逾10美元,報1507.01美元/盎司。
華西期貨投資咨詢部總經理周聰認為,第一個原因是通貨緊縮預期,貴金屬是抗通脹的,對貨幣超發有效。但現在,市場的預期是通貨緊縮,所以美聯儲要降息。第二,黃金期貨的持倉已經超過歷史高點,多頭很瘋狂,也有資金獲利出局,現在歐美股市大跌,去杠桿之下,獲利資金“拆東墻補西墻”引發踩踏效應。第三,某中東國家主權基金因為油價下跌需要抽回國內,導致市場流動性趨緊,所以國債、黃金都在跌。
不過,答案之一可能還包括這個——貴金屬生產企業的庫存,特別是白銀庫存,受疫情影響沒賣出去,不得已拋到了期貨市場,場內資金成了“接盤俠”。
今日(3月18日),上期所披露,由于下游開工時間后移,企業出現銷售周期延長、庫存積壓等問題,白銀庫容一度幾近滿荷。2月底,上期所及時擴增了白銀庫容1400噸!
“由于下游開工時間后移,企業出現銷售周期延長、庫存積壓等問題,白銀庫容一度幾近滿荷,客戶反應強烈。”上期所表示。
春節以來,國內貴金屬期貨市場參與活躍、流動性良好,2月末白銀期貨成交量721.72萬手、持倉量66.82萬手,同比分別增加141.46%、63.08%。
生產企業的庫存受疫情影響沒賣出去,不得已拋到了期貨市場,場內資金成了“接盤俠”。場內資金是套保資金的對手盤,缺乏產業背景,現在市場供應和需求失衡,現貨“接盤俠”手上的大量白銀庫存短時間如何消化?風險如何防范?
分析人士認為,除了繼續在遠月賣空鎖倉以外還能有什么出路?“接盤俠”的賣空行為,或許導致了多空更加不平衡,這或許是近期市場大跌的誘因之一。
但是,這個觀點,周聰不太認同,交易所的數據只是說企業通過期貨交易來對沖了風險,交割是期貨功能的體現。
“接盤俠”到底是誰?如果是實體企業接貨了呢?會不會繼續拋回期貨市場,這些誰也說不清楚。接貨資金是什么意圖?這些只能“猜疑鏈”的一部分。近期的下跌是跟隨外盤影響,交割發生在2002合約期間,跟現在的下跌在時間上有距離。
另有業內人士也表示,不能解讀為企業交割造成市場進一步下跌。白銀的最近的跌停和國際市場大幅度波動有關。
記者注意到,上期所的數據反映的是2月份的情況,是疫情初期的表現,而白銀下跌發生在近期。白銀庫容的增加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和近期下跌無關。
今日(3月18日),商品期貨市場又是慘淡的一天,滬銅、滬錫、滬鋁、苯乙烯四個品種跌停,整個有色金屬板塊、能化板塊大幅度走弱。
市場人士感嘆,“恐慌情緒有多嚴重?這次連銅都跌停了……”
銅一直就號稱“銅博士”,從來就被認為是經濟的晴雨表,這代表市場預期向淡。
有色、能源化工品種為什么跌?
受疫情影響,歐美股市暴跌,流動性緊張,傳統的避險資產黃金重挫,最后連美國國債這個最堅挺的避險資產都跌了,覆巢之下無處避險。
市場對此早已形成共識——世界范圍內,經濟負面預期抬頭,經濟增長被看淡,大宗商品受企業開工率不足制約,預期有色金屬、能源化工需求將大幅度下滑。
但是,產業的內在邏輯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實體經濟猝不及防,產業鏈供應秩序被打亂,表現在大宗商品市場就是“賣方找不到需求,買方找不到供應”,矛盾不斷堆積……
幸運的是,這一次期貨市場很給力,不少企業選擇通過期貨市場交割來緩解庫存壓力。
今日(3月18日),上期所披露數據。2002合約交割期,上期所16個品種交割量高達9.2萬手,累計交割量同比增長超過80%,交割金額超過100億元;上期能源原油和20號膠兩個品種交割量1114手,累計同比增長74%,交割金額超4.8億元。其中,原油期貨SC2001、SC2002和SC2003三個合約順利完成保稅交割共計569.7萬桶,交割貨款金額達25億元。
上期所數據解讀認為,“對于疫情期間持續生產的企業,由于延遲復工,產成品的下游銷售壓力不斷凸顯,不少企業選擇通過期貨市場交割來緩解庫存壓力。”疫情期間,交易所約完成74萬噸期貨倉單的入庫審批,幫助產業企業利用期貨交割回籠資金。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