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30 12:03:33
每經記者 邊萬莉 每經編輯 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30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開展了500億元的7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暫停開展逆回購操作已經有29個工作日。上一次開展逆回購操作還是是在2月17日,中標利率為2.4%。央行本次重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了20個基點,降至2.2%。
2月17日,央行公告稱,為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2月17日人民銀行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認為,此次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降20個基點標志著人民銀行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人民銀行在抗疫的不同階段使用了不同的貨幣政策工具和策略。在抗疫初期,為保證醫療物資和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以及金融市場正常運行,人民銀行超常規投放流動性并推出了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改善,人民銀行又推出了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和定向降準等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馬駿說,這次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降20個基點標志著貨幣政策進入了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階段,選擇在這個時點降息應該是綜合考慮了國內復工復產需求以及國際疫情和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等多方面因素后做出的決策。
值得一提的是,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指出,臨近季末,季節性流動性壓力有所增加。今日央行開展500億元逆回購操作,在滿足短期流動性需求的同時,中標利率由此前的2.4%下調至2.2%,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作用,是貫徹落實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的具體體現。
他認為,重啟逆回購一方面有助于為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動性支持;另一反面,季末來臨,上周五隔夜Shibor利率上漲近26個BP,當前投放流動性有助于緩解市場資金壓力。另外,本次逆回購操作更重要的是釋放了央行加強逆周期調節力度、更大力度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的信號。
從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上看,3月27日,隔夜Shibor、7天Shibor、14天Shibor利率都出現了上漲,漲幅分別為27BP、39.4BP、9.6BP。其余各期限Shibor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此次下調逆回購利率有“降息”效果。不過,市場對于下調MLF利率、LPR降息的關注度仍然很高。
溫彬指出,“預計在隨后開展的MLF操作中標利率將同步下調,釋放LPR改革潛力,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去年11月5日,1年期MLF利率調降5BP至3.25%,11月18日7天逆回購利率同步調降5BP至2.5%,當月的1年期LPR也降低5BP至4.15%。今年春節假期后,2月3日7天逆回購利率調降10BP至2.4%,2月17日1年期MLF利率同步調降10BP至3.15%,引導當月1年期LPR下行10BP至4.05%。
溫彬進一步解釋道,從過去經驗上看,“逆回購利率—MLF利率—LPR”的同步調降,完成一次完整的降息過程。由此可以推測,在4月LPR報價之前,央行將擇機下調MLF利率,引導LPR下行,更大力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馬駿表示,調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可以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LPR改革改善了貨幣市場利率向貸款市場利率的傳導,貨幣市場的利率可以影響銀行對中期借貸便利(MLF)的報價,又可以通過MLF利率進一步傳導至LPR利率,從而引導貸款利率的變動。因此,這次調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應該也能夠有效地傳導至實體經濟,體現為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
在溫彬看來,下階段,宏觀政策將繼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對沖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沖擊。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是貨幣政策的核心,降息、降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仍然有必要。但也要看到,當前銀行負債成本居高不下,壓降點差空間有限,且企業和居民部門存款占銀行總負債的60%以上,適時適度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將對LPR下行產生更加顯著效果。隨著我國通脹水平逐步回落,4月中上旬將是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合適窗口。
馬駿強調,中國還有充足的貨幣政策空間和貨幣政策工具。考慮到國內經濟金融情況與國際的差異,人民銀行在使用貨幣政策工具時保持了定力和彈性,并沒有一次用完所有的子彈。央行這次降息之后,中國仍然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采用常態貨幣政策的國家,仍然可以通過正常的貨幣政策操作強化逆周期調節。中國貨幣政策的工具箱里既有價格工具,也有數量工具,還有結構性工具,都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加以運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