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18.2萬噸醫廢帶火處理市場? 業內:給了市場查漏補缺的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30 20:31:37

醫廢不廢,市場可期?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利好醫廢處理市場的消息頗多。但業內人士指出,相比2003年非典帶來醫廢市場的直接爆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重要的是讓這個規模將超百億元的行業有了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

每經記者 宋可嘉    每經編輯 魏官紅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醫療廢物清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2003年的春天,非典帶來的醫廢處理戰促使國內迅速出臺了一系列管控醫療廢物的法規和規劃,醫療廢棄物進入了有序管理階段。而17年之后,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醫廢處理之戰再度悄然打響。

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數據,截至3月21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066.8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164.0噸/天。其中,湖北省能力從疫情前的180噸/天提高到667.4噸/天,武漢市能力從疫情前的50噸/天提高到265.6噸/天。自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8.2萬噸。

面對短期劇增的醫療廢物,醫廢處理措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非典導致中國醫廢產業出現爆發式增長后,此次疫情會讓醫廢處理再次迎來一輪爆發期嗎?對此,E20環境平臺固廢產業研究中心負責人潘功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用爆發來形容疫情對醫廢處理市場的影響不太恰當,因為醫廢處理市場已經增長過一輪了,相比非典時期,這次疫情則是給了醫廢處理市場查漏補缺的機會。

醫廢處理市場再度迎來爆發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和病例的增加,醫廢處理壓力也在顯著提升。3月1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表示,在疫情發生之后,存在湖北武漢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差距比較大的情況,實際上,全國同樣出現22個市的醫療廢物處理超負荷運行,還有28個市是滿負荷運行,或是接近滿負荷。

而為應對疫情影響醫療廢物處理設施滿負荷運行的情況,十部門在近期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加強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在2020年底前實現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前,實現每個縣(市)都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

對此,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指出,疫情拉動醫廢處理市場需求,其預測2023年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07.37億元,同時,醫廢產生量將達到249.56萬噸。到2025年,我國醫療廢物處理市場規模將近120億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在此情況下,醫廢處理行業是否會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對此,潘功表示,不能這么說。“因為醫廢處理已經增長過一輪了,并且醫廢處理不是按照量來收費的,而是按床位來收費的,這也是為了保障醫院包括一些小的診所,不會因為對產生的量付費而感到壓力。”潘功指出,除了疫情這種特殊情況,其實,醫療廢棄物的總量不會增加,整個市場相對穩定。

另外,潘功表示,這次疫情也暴露了醫廢處理方面的一些短板。“比如說每個地方的應急能力,應該是需要有富余量在里面的,不能完全卡死在剛剛夠的處理能力。第二,一些三四線城市或者縣城還有很多醫廢沒有得到妥善處理。”

潘功指出,現在政策要求,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這會釋放一部分市場,“但并不是說有一個爆發,不會再像2003年一樣,再出現一次大的爆發式增長,因為在平常狀態下,我們的醫廢能力是比較健全的,當然還是有可以提高的地方,這次疫情對醫廢處理市場而言,更稱得上是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疫情之下,多家上市公司也在為醫廢處理積極助力。其中,啟迪環境(000826,SZ)近10萬名員工在疫情暴發期間值守在固廢、醫廢、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燒發電、水務、環衛、環保裝備的抗疫一線;中金環境(300145,SZ)的環保子公司浙江金泰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被列為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企業;東江環保(002672,SZ)以40余家環保處置基地為依托,全面強化醫療廢物的收運處置工作……

在戰“疫”打響的同時,也有上市公司瞄準醫廢處理行業,開始了進一步布局。

其中,潤邦股份(002483,SZ)于3月13日公布,在此次疫情中,因疫情防控相關環保工作做出突出貢獻而收到生態環境部表揚函件的湖北中油優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環保)的73.36%股權已登記至公司名下。

國盛證券研報指出,疫情有望推動醫廢市場充分釋放,中油環保率先受益。而收購中油環保后,潤邦股份順利轉型高端裝備、環保雙主業,進軍高毛利率的危廢行業。

對此,潘功表示,疫情會讓很多上市公司看到,醫廢處理市場是一個相對穩定并且含有很多特許經營模式的一個板塊,它的資產、收入相對穩定。“對于一些上市公司,特別是央企、國企,他們可能有這樣的資產需求,(醫廢處理)對他們而言,其實是很優質的資產,對于這樣的并購,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潘功指出,大型的央企、國企,或者是大型的上市公司來管理醫廢處理,也對醫廢處理行業的整合以及規范是有幫助的。

根據華西證券近期發布的數據,目前,醫廢運營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包括潤邦股份、啟迪環境、東江環保和高能環境,上述公司合計的在運權益產能分別為2.7萬噸/年、1.53萬噸/年、1.76萬噸/年和0.49萬噸/年。此外,江南水務控制的在運醫廢處置產能為1000噸/年。從公開盈利數據來看,毛利率多集中在40%~60%,凈利率有些可達30%~40%,行業利潤率較高,盈利能力強。

而國盛證券研報指出,上一輪醫療設施建設高峰期在2003年,到現在醫廢設施大概率面臨更新提質的需求,且隨著醫療機構分類更加規范、登記和交接廢棄物更加全面、虛報瞞報醫廢產量漸少,醫療真實需求量有望提升,加上近期醫廢補短板政策的推動,醫廢產能有望放量提質。但從整體供需格局上看,醫廢產能釋放彈性不大。在此過程中,無力技術革新、運營成本過高、排放不達標的小企業或將被洗牌而退出,屆時,行業原本較低的集中度有望提升,利好產能充足、技術及運營實力領先的上市公司。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醫療廢物清運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建攝 2003年的春天,非典帶來的醫廢處理戰促使國內迅速出臺了一系列管控醫療廢物的法規和規劃,醫療廢棄物進入了有序管理階段。而17年之后,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醫廢處理之戰再度悄然打響。 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數據,截至3月21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066.8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164.0噸/天。其中,湖北省能力從疫情前的180噸/天提高到667.4噸/天,武漢市能力從疫情前的50噸/天提高到265.6噸/天。自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8.2萬噸。 面對短期劇增的醫療廢物,醫廢處理措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非典導致中國醫廢產業出現爆發式增長后,此次疫情會讓醫廢處理再次迎來一輪爆發期嗎?對此,E20環境平臺固廢產業研究中心負責人潘功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用爆發來形容疫情對醫廢處理市場的影響不太恰當,因為醫廢處理市場已經增長過一輪了,相比非典時期,這次疫情則是給了醫廢處理市場查漏補缺的機會。 醫廢處理市場再度迎來爆發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和病例的增加,醫廢處理壓力也在顯著提升。3月1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表示,在疫情發生之后,存在湖北武漢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差距比較大的情況,實際上,全國同樣出現22個市的醫療廢物處理超負荷運行,還有28個市是滿負荷運行,或是接近滿負荷。 而為應對疫情影響醫療廢物處理設施滿負荷運行的情況,十部門在近期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加強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在2020年底前實現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前,實現每個縣(市)都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 對此,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指出,疫情拉動醫廢處理市場需求,其預測2023年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07.37億元,同時,醫廢產生量將達到249.56萬噸。到2025年,我國醫療廢物處理市場規模將近120億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建攝 在此情況下,醫廢處理行業是否會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對此,潘功表示,不能這么說。“因為醫廢處理已經增長過一輪了,并且醫廢處理不是按照量來收費的,而是按床位來收費的,這也是為了保障醫院包括一些小的診所,不會因為對產生的量付費而感到壓力。”潘功指出,除了疫情這種特殊情況,其實,醫療廢棄物的總量不會增加,整個市場相對穩定。 另外,潘功表示,這次疫情也暴露了醫廢處理方面的一些短板。“比如說每個地方的應急能力,應該是需要有富余量在里面的,不能完全卡死在剛剛夠的處理能力。第二,一些三四線城市或者縣城還有很多醫廢沒有得到妥善處理。” 潘功指出,現在政策要求,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這會釋放一部分市場,“但并不是說有一個爆發,不會再像2003年一樣,再出現一次大的爆發式增長,因為在平常狀態下,我們的醫廢能力是比較健全的,當然還是有可以提高的地方,這次疫情對醫廢處理市場而言,更稱得上是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建攝 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疫情之下,多家上市公司也在為醫廢處理積極助力。其中,啟迪環境(000826,SZ)近10萬名員工在疫情暴發期間值守在固廢、醫廢、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燒發電、水務、環衛、環保裝備的抗疫一線;中金環境(300145,SZ)的環保子公司浙江金泰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被列為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企業;東江環保(002672,SZ)以40余家環保處置基地為依托,全面強化醫療廢物的收運處置工作…… 在戰“疫”打響的同時,也有上市公司瞄準醫廢處理行業,開始了進一步布局。 其中,潤邦股份(002483,SZ)于3月13日公布,在此次疫情中,因疫情防控相關環保工作做出突出貢獻而收到生態環境部表揚函件的湖北中油優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環保)的73.36%股權已登記至公司名下。 國盛證券研報指出,疫情有望推動醫廢市場充分釋放,中油環保率先受益。而收購中油環保后,潤邦股份順利轉型高端裝備、環保雙主業,進軍高毛利率的危廢行業。 對此,潘功表示,疫情會讓很多上市公司看到,醫廢處理市場是一個相對穩定并且含有很多特許經營模式的一個板塊,它的資產、收入相對穩定。“對于一些上市公司,特別是央企、國企,他們可能有這樣的資產需求,(醫廢處理)對他們而言,其實是很優質的資產,對于這樣的并購,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潘功指出,大型的央企、國企,或者是大型的上市公司來管理醫廢處理,也對醫廢處理行業的整合以及規范是有幫助的。 根據華西證券近期發布的數據,目前,醫廢運營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包括潤邦股份、啟迪環境、東江環保和高能環境,上述公司合計的在運權益產能分別為2.7萬噸/年、1.53萬噸/年、1.76萬噸/年和0.49萬噸/年。此外,江南水務控制的在運醫廢處置產能為1000噸/年。從公開盈利數據來看,毛利率多集中在40%~60%,凈利率有些可達30%~40%,行業利潤率較高,盈利能力強。 而國盛證券研報指出,上一輪醫療設施建設高峰期在2003年,到現在醫廢設施大概率面臨更新提質的需求,且隨著醫療機構分類更加規范、登記和交接廢棄物更加全面、虛報瞞報醫廢產量漸少,醫療真實需求量有望提升,加上近期醫廢補短板政策的推動,醫廢產能有望放量提質。但從整體供需格局上看,醫廢產能釋放彈性不大。在此過程中,無力技術革新、運營成本過高、排放不達標的小企業或將被洗牌而退出,屆時,行業原本較低的集中度有望提升,利好產能充足、技術及運營實力領先的上市公司。
醫廢處理 啟迪環境 潤邦股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