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13 22:44:55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
4月10日,上海土地市場官網掛出松江區兩宗地塊的出讓信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在長達95頁的土地出讓文件里,有諸多和之前招拍掛規則不同之處,如放松競拍名額、取消自持、縮短資金凍結期、起拍價要求提高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名額”這一項,拍賣競爭的入圍者從原先的10進2改為10進5,當入圍者不超過5人時,直接競價拍賣,不用評分,價高者得。這也意味著更多實力房企可能有機會進入同一地塊的競拍。
這意味著,2017年上海開始執行的招標掛牌復合式“評分制”土拍規則出現了松動,昔日只有一線房企和少數國企背景開發商可以博弈的投資高地,向外界打開了一個缺口。
土拍規則現“4大變化”上述變化無疑給上海已經執行了3年的土地市場招標掛牌復合式打開了一個缺口。
核心地塊未顯示放松信號
記者留意到,此次松江區掛牌的兩宗地塊,分別為中山街道SJC10010單元37-01號地塊和永豐街道H單元H24-07號地塊,在出讓規則上主要有4項變化。
第一個顯著的變化便是申請人數的確定。10人以上競價,可以進6人;6~10人競價,可以進5人;競買人在5人以內,則可以直接競價。
而按照之前的規定,若通過資格審查的有效申請人數超過3人的,地塊采用招標方式出讓,有效申請人即為“投標人”,并先根據房企的經濟實力、技術資質、項目經驗進行綜合評分,排序確定順位;若通過資格審查的有效申請人數為3人及3人以下的,地塊采用掛牌方式出讓,有效申請人即為“競買人”,競買人只有篩選到2家時才能競價。這些規定都是盡可能為了避免土地拍賣溢價率過高。
第二個變化是“資金凍結”規則。原先企業在保證金繳納之后到參拍之前需要凍結土地款;而新規之后,只需要在參拍前一一天凍結資金即可。此前,從遞交保證金到參拍,中間要有20天的凍結期。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新規則對資金的要求相對降低,資金的釋放對企業影響更不容忽視,尤其是對于講究資金使用效率的房企來說意義深遠。”
第三個變化是“自持比例”。此次土拍中取消了15%的自持要求。實際上,最近上海掛出的幾塊地,也都逐步取消了自持比例。而此前,上海土拍往往會規定15%左右的自持,以及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建設要求。
第四個變化則是自持取消引起的,土地起拍價較原先相比有一定比例上漲,幅度基本控制在原地價的5%左右。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讓的土地位于松江區,屬于上海的郊區位置。對于優質地塊、核心地塊,還未顯示出放松限制的信號。
熱搶與高溢價將回歸?
實際上,相關規則的調整,體現出上海土地拍賣市場的公平化、市場化傾向,對參與者影響顯著。
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上海土拍規則調整,最大好處是讓更多房企可以參與上海的土地拍賣。因為“評分制”之下,基本上土拍是大型品牌房企的戰場,這一制度松動,尤其是入圍人數放寬到5家,就是很直白地給了更多參賽名額,意味著更多實力房企可能有機會進入。
張波直言,自持對企業來說壓力很大,沉淀太多資金,報價就上不去,而且能否經營好也是一大問題。政府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作出了調整。
但張波同時指出,競爭放開,競爭隨之會變激烈,溢價率也可能有所提高。“但頻繁出現‘地王’,以及中小企業魚龍混雜的情況不太可能出現。”
張波認為,上海的大邏輯還是希望把產品質量做得好一些,希望有實力的大房企進入。這次變化,明顯就是梳理出一批相對靠譜、有信用背書的房企來角逐上海這個市場。
上海的土地市場,無論單價還是總價標準,依然是“高門檻”。實力一般的中小房企,在優質地段的爭奪上依然難言機會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10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發改委介紹了即將出臺的《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加土地供應、加速城市更新、減輕房企入市成本等內容,對于土地投資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體現了穩房企投資、穩樓市發展的導向。
另據中指院統計,今年一季度上海土地出讓金額達653億元,同比去年增幅達70%,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二;規劃建筑面積達623萬平方米,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四。其中香港怡和集團附屬香港置地聯合體以310.5億元競得的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刷新了中國大陸土地總價紀錄。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