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14 18:25:54
4月8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冠狀病毒基因組譜系分析》(《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的研究報告,并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廣為傳播,也引出了“由此是否說明新冠病毒起源于美國?”的猜測。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新冠病毒變種報告第一作者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教授,聽聽作者講述這一研究的意義究竟何在。
每經記者 余佩穎 每經編輯 謝欣
圖片來源:攝圖網
4月8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冠狀病毒基因組譜系分析》(《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的研究報告(以下簡稱新冠病毒變種報告)。這份新冠病毒變種報告分析了從病患身上取得的前160份完整病毒基因組,得出新冠病毒通過突變產生的不同病毒譜系:全球的新冠病毒已經變異為A、B、C三種類型。
其中較為原始的毒株A型與在蝙蝠身上發(fā)現(xiàn)的毒株最接近,而A型更常出現(xiàn)在美國和澳洲感染者身上,在武漢更常見的是從A型突變的B型毒株。另外,由B型變異而來的C型主要出現(xiàn)在歐洲。
“由此是否說明新冠病毒起源于美國?”這樣的猜測在社交媒體平臺甚囂塵上,上述研究的第一作者,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教授只得不斷解釋,“目前仍無法就病毒的起源地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春節(jié)前,最初發(fā)現(xiàn)的新冠肺炎病例被指與武漢華南海鮮批發(fā)市場有關,當?shù)卣芸鞂⑵潢P閉。隨著疫情在武漢當?shù)乜焖賯鞑ィ撌袌鲭S即被曝出長期存在非法售賣野生動物的現(xiàn)象。
然而,《柳葉刀》隨后刊發(fā)的一篇研究指出,第一位被診斷出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沒有關聯(lián)”。“病毒獵手”利普金3月在接受媒體訪談時也表示,“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內發(fā)生的是二次傳播,很可能這種病毒在早些時候就已經開始擴散了。”
當新冠病毒開始在駛向日本橫濱港的鉆石公主號上被發(fā)現(xiàn),在韓國大邱集會的人群中被發(fā)現(xiàn),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美國,甚至全球被發(fā)現(xiàn)后,研究者得以從數(shù)量眾多的感染病例中提取到更多的新冠病毒基因組。
至此,大眾關于新冠病毒最初出現(xiàn)的時間和地點出現(xiàn)了諸多猜測,每一份證明新冠病毒在當?shù)卦缬谌ツ?2月已出現(xiàn)的研究,都將“病毒起源地”的討論推至白熱化。
誰是零號病人?誰是中間宿主?哪里才是新冠病毒的起源地?關于“新冠病毒起源”的這三大疑問縈繞在所有人腦中。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新冠病毒變種報告第一作者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教授,聽聽作者講述這一研究的意義究竟何在。
NBD:您和團隊發(fā)表的這篇關于新冠病毒基因組的分析引發(fā)了有關病毒起源地的討論,請問團隊起初著手這項研究,目的是要揭開新冠病毒的什么“未知之謎”?
彼得•福斯特教授:早在2月份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起草研究手稿。而引發(fā)出的一些爭議并非我們開展此研究的目的。在這樣一場大流行病中,全球應該一齊行動。
團隊做這項研究的一個關鍵目標是鑒定新冠病毒基因組的原始版(ancestral virus genome),以及重建臨近疫情暴發(fā)時,突變和病毒變體的進化樹。我們希望這項基礎研究能被用于應用科學,例如,當我們理解了病毒究竟是變得更強又或是更弱了,這有助于解釋臨床反應上的差異。
NBD:在之前的一則媒體訪談中,您提到目前仍無法就病毒的起源地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關于新冠病毒究竟起源哪里,如今還無法解答這一問題的難點在哪里?
彼得•福斯特教授:“起源”有幾層含義。
1、宿主種類。目前推測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或許和穿山甲有關,而關于新冠病毒的宿主研究已經有研究小組在開展。
2、“起源”還可以指人類身上傳播的新冠病毒基因組的原始版,這正是我們在《美國科學院院報》發(fā)表這篇研究的重點。我們已經確定了A型新冠病毒是原始類型。
如果我們有更多的蝙蝠冠狀病毒基因組,以及更多的在2019年12月前從感染者樣本中分離出的新冠病毒基因組,那么就這一層意義的“起源”,還可能得到進一步精確。
3、“起源”的第三個含義是地理上的。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A型新冠病毒出現(xiàn)在武漢及周邊地區(qū)感染者的身上,但并不是所有最原始的A型新冠病毒都來自該地區(qū),這一證據(jù)僅說明武漢及周邊地區(qū)存在早期傳播。
NBD: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您的團隊發(fā)現(xiàn),在武漢、中國乃至東亞地區(qū)被更多發(fā)現(xiàn)的是A型新冠病毒的變異版,即B型新冠病毒。而A型病毒,則被更多地發(fā)現(xiàn)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病例中,其中早期的美國病例有在武漢居住旅行的歷史。
上述研究結果無法直接定論病毒的起源地,我們該如何進一步理解這一結果?說明了什么?出現(xiàn)上述結果的原因,僅僅是有關病毒與當?shù)厝嗣庖呦到y(tǒng)之間的作用嗎?
彼得•福斯特教授:在我看來,這(與當?shù)厝说拿庖呦到y(tǒng)有關)是一種可能性,應當使用臨床數(shù)據(jù)進行調查以最終解釋。如果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研究者能夠利用我們有關病毒變種的這份研究結果,輔之以他們的臨床數(shù)據(jù),看看不同的病毒類型是否與病人不同的臨床特征(潛伏期、恢復時間、死亡率、病程等)相關,那將會很有用。
NBD:研究中提到新冠病毒在中國以外的地區(qū)變異速度更快,這是為何?
彼得•福斯特教授: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病毒需要適應不同的人群,他們具有不同的免疫系統(tǒng)和不同的等位基因。或者,也許病毒的變異與不同臨床結果(之間的關聯(lián))是微弱的,僅僅反映了不同水平的溫度、濕度、紫外線輻射或其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NBD:您和其他學者目前還完成了一項涉及1001個病毒基因樣本的分析,發(fā)現(xiàn)新冠病毒最初感染人類的時間大致在2019年9月13日至2019年12月7日這個區(qū)間。為何9月中旬至12月初沒有大批感染者去醫(yī)院?是因為那時候的感染者都是無癥狀感染者嗎?
彼得•福斯特教授:這是一種可能性(無癥狀感染者居多)。另一種可能是,在指數(shù)增長之初,數(shù)字(被感染的人數(shù))很低,并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NBD:您和團隊在新冠病毒變種報告中提到,研究結果可以幫助識別無記錄的新冠肺炎感染源,然后進行隔離,以遏制該疾病在世界范圍內進一步傳播。具體而言,請問這份研究能如何幫助識別無記錄的感染源?
彼得•福斯特教授:以意大利的初期感染為例。意大利的1號病人是一名38歲的意大利人,該感染者認為自己可能是從一位去過武漢的朋友那里感染的。然而,對其朋友進行的幾次新冠病毒測試,結果都呈陰性。當?shù)卦趯ふ覀魅驹吹倪^程中,時間流逝,很快新冠肺炎開始在意大利傳播。
據(jù)我們的基因網絡,意大利最早的感染案例或可追溯至1月27日被通報感染的一名德國患者,另一名初期的意大利感染病例則與“新加坡感染群”有關。
基因組譜系分析加速了對感染源的搜尋,從而保證有效的隔離。當各國解除封鎖后,以及需要追蹤和隔離來源不明的零星疫情時,這一應用程序可能很快就會變得重要起來。
NBD:在新冠病毒變種報告中,最后就其用途寫道,可以在評估新冠病毒感染后的臨床結果上發(fā)揮作用,還能在治療方案設計和疫苗研發(fā)上有所建樹。這份研究報告將加速目前如火如荼的疫苗研發(fā)進程嗎?
彼得•福斯特教授:這是我們目前正在考慮的事情,我們是否能夠作為一個跨學科團隊來做出貢獻,這將取決于合作者和資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