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外資銀行發力公募基金托管業務,4月來德意志、花旗等密集遞交申請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0 21:22:56

今日,德意志銀行(中國)出現在商業銀行申請基金托管人業務資質名列中,而花旗銀行也在4月提交了基金托管人資質申請許可。

每經記者 王晗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外資機構正大跨步地邁入公募市場,這一次他們盯上的是基金托管業務。

今日(4月20日),證監會官網掛出公告,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提交的《商業銀行申請基金托管人資格核準》申請材料已被監管接收。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近期上報申請基金托管業務的第三家外資銀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外資銀行早在多年前也在基金代銷領域大舉發力,然而頗為現實的是,其入華水土不服,基金代銷業務多年來發展局限。那么,外資銀行能否在基金托管領域打開新天地?又將以何種姿態入局?

密集申請基金托管業務

今日,德意志銀行(中國)出現在商業銀行申請基金托管人業務資質名列中,而花旗銀行也在4月提交了基金托管人資質申請許可。

更早時候,渣打銀行(中國)于2018年6月遞交該資格申請,并在4個月后正式獲批,成為首家外資銀行基金托管人。

圖片來源:證監會官網截圖

 

公開資料顯示,德意志銀行(中國)是外資銀行德意志銀行全資控股公司,是一家私人擁有的股份公司,也是德國最大的銀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截至2017年,德意志銀行集團擁有資產超過9960億馬克,合計超4.2萬億元人民幣。

德意志銀行的另一個身份更被基金圈熟知——德意志銀行旗下的德意志資管持有嘉實基金30%股份。截至去年底,嘉實基金非貨幣理財資產規模增至2867億元。

外資銀行如此密集地申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離不開政策綠燈。2013年發布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管理辦法》,鼓勵符合條件的境內法人銀行,包括中資銀行和外資法人銀行積極申請基金托管資格。2018年2月,原銀監會發布《中國銀監會關于修改〈中國銀監會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決定》,外資銀行申請基金托管業務的流程得以簡化。

Wind數據顯示,目前獲得基金托管人資格的機構有46家,包括商業銀行27家、證券公司17家,還有更多不同主體機構也將基金托管業務加入愿望清單。根據證監會數據,截至4月10日,除了上述外資銀行外,長江證券、萬聯證券等10家券商也在排隊。

基金代銷業務成“雞肋”

似曾相識的是,2013年東亞中國、花旗中國、恒生中國與大華銀行等外資銀行,率先拿到基金代銷展業資格,并迅速在業內推進。同年底,獲準基金代銷業務的擴容至10家。六年過后,這些被寄予厚望的外資銀行業務發展如何呢?

在好買基金研究員謝首鵬看來,這些年外資銀行在國內的發展情況并不好,其基金代銷業務本身不賺錢,代銷估計也是為了做私人銀行業務,挖掘拓展高凈值客戶群,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手段,借此發展一些高附加值的業務,比如投行業務、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

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次外資盯上的基金托管業務似乎也不僅是為了公募基金托管業務。上述研究員表示,“近期多家大型外資商業銀行申報基金托管業務,應該是和外資資管機構紛紛入華相配套。海外大的金融機構近期有不少在國內成立資管公司,私募或公募都有涉及,對這些機構而言天然會傾向選擇國際大行做托管。另外,國內現在也有不少產品投資海外資產,這樣看,外資銀行托管業務是有需求的。不過基金托管費率比較雞肋,大部分都在萬三到萬五。但如果通過托管衍生出其他業務就不一樣了,國際大行能提供很多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托管拉上這些業務才是海外大行想得到的。”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德意志銀行 基金托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