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9 16:21:09
一位知識產權律師認為,在歌爾方面提起的訴訟金額過億元的情況下,從專業角度和以往經驗來看,敏芯股份需要賠付的金額無疑更大。另外,一旦敗訴,敏芯股份就不能生產訴訟相關的專利產品,這將是更長遠的損失。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接連遭到歌爾股份(002241,SZ)訴訟討要專利的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敏芯股份),如今已經到了沖刺科創板的最關鍵時刻。
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22次審議會議公告,科創板上市委定于4月30日13時召開審議會議,審議的發行人之一即是敏芯股份。
一位券商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經過之前的兩輪問詢后,此次審議將決定敏芯股份的IPO沖刺之路是否能繼續走下去。
不過,有“藍牙一哥”之稱的歌爾股份對敏芯股份發起的訴訟戰仍未結束。繼在北京、蘇州起訴后,歌爾股份近日在青島向敏芯股份方面提起訴訟,相關訴訟數量也達到了16起。
在4月22日更新的招股說明書(上會稿)中,敏芯股份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做出兜底承諾。對于其支付能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向敏芯股份方面詢問,但截至發稿并未獲得回復。
對“同行是冤家”這句古話,敏芯股份應該深有體會。
敏芯股份在4月22日更新的招股說明書(上會稿)(以下簡稱上會稿)開頭所做的7條重大事項提示中,3條與同行歌爾股份有關。
事實上,2019年11月,在科創板申請剛獲上交所受理之時,對“專利”可能引發的麻煩,敏芯股份就有了心理準備。
敏芯股份在去年11月1日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的知識產權風險中提到,雖然公司已采取了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但仍然存在部分核心技術被競爭對手模仿或惡意訴訟的可能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敏芯股份發布的信息來看,對公司提起訴訟的競爭對手,只有歌爾股份一家。
敏芯股份在上會稿中披露稱,歌爾股份及其子公司在2019年7月29日、2019年11月18日、2020年3月4日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主張敏芯股份侵害其擁有的實用新型專利權,請求判令敏芯股份賠償1000萬元、承擔訴訟費用等。
此后,歌爾股份將戰火直接燃到了敏芯股份的大本營,在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向敏芯股份及其高管、研發人員等提起訴訟,提出相關專利權歸屬的訴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相比于上會稿披露數據,歌爾股份對敏芯股份提起的訴訟數量,目前又增加了。
歌爾股份代理律師方面向記者透露,加上青島市中院近期立案的三起專利侵權訴訟,歌爾股份對敏芯股份發起的訴訟已增至16起,僅在追償金額上,歌爾方面主張的賠償金額總量已經超過1億元。
對于同行的專利訴訟,敏芯股份在今年1月第一輪審核問詢回復中則稱:“發行人(敏芯股份)作為行業內新興競爭者的角色引致傳統競爭對手的顯著危機感,并因此無法避免傳統競爭對手以扼殺競爭、阻礙發行人IPO為主要目的提起的訴訟。”
圖片來源:第一輪審核問詢回復截圖
敏芯股份在上會稿中進而稱,截至4月21日,相關案件尚未開庭,審理結果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若公司在上述訴訟中敗訴,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對于訴訟可能帶來的風險,敏芯股份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做出兜底承諾,稱若上述訴訟最后形成對公司不利結果,則本人將承擔生效判決結果所認定的應由發行人承擔的賠償金或訴訟費用,并向公司補償因上述專利訴訟及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導致的公司生產、經營損失,以保證發行人和發行人上市后的未來公眾股東不因此遭受任何損失。
敏芯股份實際控制人為公司董事長李剛,李剛一致行動人為董事及副總經理胡維、副總經理梅嘉欣,這三人為敏芯股份創始人,也是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三人主導多項核心技術的研發、完成絕大部分公司專利的申請。
在歌爾股份的代理律師、柳沈律師事務所張祥看來,承諾是一回事,承諾人有無賠付能力不說,一旦敗訴,敏芯股份就不能生產相關專利涉及的產品,之前的客戶也會流失。
對于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支付能力,4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敏芯股份證券部,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一切以招股書披露信息為準。
此前,敏芯股份在3月20日公布的第二輪問詢回復中提及,歌爾股份主張敏芯股份涉及侵權的產品編碼為“MB17H11N”、“MB10H11X”、“MB16H11Y”,報告期內上述產品的累計銷售金額為40.15萬元,按照其綜合凈利率測算應認定的侵權獲利金額為8.72萬元,公司可能因此承擔的賠償金額為8.72萬元。
圖片來源:上會稿截圖
從敏芯股份自身經營狀況來看,這部分賠償可能算不上什么。但記者也了解到,歌爾股份此后訴訟的相關產品實際占敏芯股份的銷售收入占比并不低。
而隨著訴訟要求的賠償金額增加,后續的影響可能更大。一位知識產權律師認為,在歌爾方面提起的訴訟金額過億元的情況下,從專業角度和以往經驗來看,敏芯股份需要賠付的金額無疑更大。另外,一旦敗訴,敏芯股份就不能生產訴訟相關的專利產品,這將是更長遠的損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