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7 17:05:24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宋思艱
今日(5月1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發起“2020世界電信日”特別策劃活動——云上每經·5G新生活。如何在5G時代更好地應用AI技術,成為嘉賓關注重點。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為制造業和2B領域帶來的效益將遠遠大于2C。作為ATM機龍頭企業,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東在新技術應用方面有不少感悟。
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東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魏東在活動上表示,中國AI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是智能制造時代、互聯網+時代、國家戰略規劃期、新基建。在行業不斷發展過程中,AI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已從傳統發票識別等應用,延伸到生物識別、身份識別、車聯識別、行人識別、情緒識別等領域。
而在當下,步入新基建時代,數字經濟與智能經濟緊密結合,5G、大數據、AI等科技應用也給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企業運用AI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也是將AI引入智能終端,在數據金山中挖掘數據金礦的過程。”魏東闡述了AI技術對于數據挖掘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了在探索新技術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他表示,一方面,即便擁有技術,但用戶有時很難從海量數據中獲取有效信息和有價值的數據,也不清楚怎樣更加高效運用數據;另一方面,在運用AI技術挖掘數據的過程中,也面臨算力購置、數據中心、系統集成、算法開發、應用落地等各個環節的問題,整個環節建設面臨周期長、成本高、不能符合多變復雜的業務需求,難以實現“數據、算法、算力、應用”的統一管理等問題。
此外,魏東表示,新基建風口下,科技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春天,AI技術也會更快融入到業務全流程當中,但一些新問題仍不容小覷。5G帶來更加高速的傳輸能力,也會給AI場景落地帶來新挑戰。例如,智能終端和云端的鏈接更加緊密,要求算法處理速度達到更高級別;需要更海量的數據、更強的硬件計算能力應對算法模型升級等問題。
這就要求相關企業不斷探索AI智能系統,進行進一步的升級,通過快速部署、迅速迭代,適應各個鏈條的變化,實現從數據到應用的全流程管理。
魏東以廣電運通在AI系統方面的布局舉例稱,公司2017年開始構建融算法、數據、算力、應用為一體的創新數據智能系統。2019年對數據智能系統的創新,提出科林合作式框架。
直面未來,魏東表示,公司將建設更加開放的平臺,打造開發者社區,通過開源開放平臺為產業賦能。此外,希望能夠打破更多技術瓶頸,破解企業AI應用問題,為各行各業挖掘更多價值。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