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3 00:30:01
每經編輯 郭鑫
新冠疫苗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
英國牛津疫苗研發遇阻,給全世界澆了一盆冷水,受此影響,港股康希諾股價閃崩。5月22日,A股生物疫苗概念股也大幅下挫,成為指數殺跌的重要動能之一。
22日晚間,一則重磅消息刷屏!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全球首個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
論文稱,研究顯示,前述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疫苗,在給志愿者接種后28天時,顯示出免疫原性和人體耐受性。在健康成年人中,對SARS-CoV-2的體液免疫反應,在接種疫苗后第28天達到峰值;快速的特異性T細胞反應,從接種疫苗后的第14天開始有記錄。
研究結果顯示,一期臨床108個志愿者全部有顯著的細胞免疫反應,這是世界首個新冠疫苗的人體臨床數據。
最新研究表明,第一種進入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的COVID-19疫苗安全、耐受性好,能夠在人體內產生抗SARS-CoV-2的免疫應答。在108名健康成人中進行的開放標簽試驗顯示,在28天后顯示出了有希望的結果,最終結果將在6個月內進行評估,接下來需要進一步的試驗來確定它引起的免疫反應是否能有效地預防SARS-CoV-2感染。
在《柳葉刀》方面提供的資料中,負責這項研究的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的陳薇說道,這是一個里程碑。“該試驗表明,單劑量的新型5型腺病毒載體COVID-19(Ad5-nCoV)疫苗可在14天之內產生病毒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使其有可能進一步研究。”陳薇表示,
“但是,應謹慎解釋這些結果,開發COVD-19疫苗所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并且觸發這些免疫反應的能力并不一定表明該疫苗將保護人類免受COVID-19的侵害,這一結果顯示了開發COVID-19疫苗的希望,但距離所有人都能使用這種疫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效的疫苗被視為控制COVID-19大流行的長期解決方案。當前,全球有超過100種候選COVID-19候選疫苗正在開發中。在該試驗中評估的新型Ad5載體COVID-19疫苗是首次在人體中進行測試。
據悉,陳薇院士團隊研制的重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通過臨床研究注冊審評,并于當日20時18分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一期臨床試驗108名志愿者,二期臨床試驗508名志愿者。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陸續接種疫苗。隨后,他們被安排住進武漢特勤療養中心集中隔離觀察。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陳薇院士是第一個接種疫苗的人。
另據北京日報客戶端此前報道,前述疫苗的二期臨床試驗于4月12日啟動,是當時全球唯一進入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4月25日,陳薇院士在“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主題直播活動”上透露,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的508個志愿者已經注射完畢,正處于觀察期,如果一切順利,將在5月份揭盲。
陳薇介紹,自中國向WHO分享了科學家分離的基因病毒序列開始,她帶領團隊第一時間開始進行疫苗研究。3月16日,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臨床獲得正式批準,并于當日為第一名志愿者進行了注射。之后疫苗研發進展比較順利,在7天和14天的安全性均得到統計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前述疫苗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5月14日,陳薇在接受解放軍報采訪時談及疫苗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疫苗成功進入臨床試驗,是我國科技進步的體現,也是大國形象、大國擔當的體現,更是對人類的貢獻。”
5月21日,據媒體報道,牛津大學疫苗動物實驗失敗,疫苗并沒有產生免疫力。接種疫苗的6只恒河猴,之后再接觸新冠病毒是,仍然全部感染了病毒。其中,3只猴子感染后呼吸加速,病狀明顯,但是并沒有對肺部造成嚴重損害。
要知道,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進入了首次人類臨床試驗,并在牛津,南安普頓,倫敦和布里斯托招募了1110名志愿者,一半接種疫苗,另一半對比實驗。消息一出,民眾議論紛紛:“這是一個悲傷的結果。太讓人失望了……”
權威機構研發的疫苗失敗,給了全球重重一擊。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生物-B(06185.HK)在本周四股價發生閃崩,由此引發港股市場生物科技B類股集體大跌。
不過,此次柳葉刀發布一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又把世界人民的信心又重新拾了起來。
而這一消息,對于康希諾生物來說,更是重磅利好。
3月18日,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生物-B(06185.HK)公告稱,其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
而疫苗實驗結果的好消息,勢必也會為其他上市公司的疫苗研發進程產生重要的激勵作用,對A股的新冠疫苗概念股也是一個巨大的利好。那么A股的新冠疫苗概念股有哪些呢?
據中泰證券,國內除了已進入臨床的四家企業外,還有包括中生集團、智飛生物、康泰生物、華蘭生物、復星醫藥、遼寧成大生物、沃森生物、北京祥瑞生物、羅益(無錫)生物、長春卓誼、中科生物制藥、中逸安科生物等正在或計劃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
聲明: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健康時報、北京青年報、央視新聞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