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6 07:12:45
每經編輯 胡玲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26日7時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547萬例,達5471768例,累計死亡達344911例。其中,美國確診病例達1660072例,累計死亡98184例。
當地時間5月25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目前新冠肺炎大流行五個月,僅有此五個月的疫情數據,現階段無證據表明其會在冬天復蘇。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許多人仍易感,意味著如果病毒存在,無論溫度和月份,就可以感染人類,如果人們互相密切接觸,疫情就會復蘇。如果人類為其提供機會,病毒就會卷土重來,而不需要等到冬天,許多國家已出現這樣的增長。
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各國都應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準備以迅速發現病例,即使是已成功遏制病毒或疫情出現下降的國家也應如此。
瑪麗亞·范·科霍夫強調,冠狀病毒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在某些環境下擴張,導致傳播或超級傳播事件,已在許多封閉環境下看到這種狀況,比如長期護理機構和醫院,但公共衛生基礎措施可以抑制病毒傳播。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若人們以為疫情處于下降趨勢是自然發生的,則令人十分擔憂,因為這是由于采用了非常嚴厲的公共衛生措施,全球的社區和公共衛生機構減少了病毒傳播的機會。如果人們假設目前感染下降體現了一種疾病自然而來的季節性,下一個危險節點可能是10月或11月,這是危險的假設。
邁克爾·瑞安強調,如果再次讓病毒(傳播速度)超越我們(防范速度),又沒有設置比病毒(傳播)更快的系統,就會有重回第二個高峰的危險。
邁克爾·瑞安同時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在任何時候突然上升,不能假設其持續下降,有可能出現第二個高峰,歐洲、北美及東南亞國家應繼續采取公共衛生和社會措施,以及監測措施等全面策略,確保疫情繼續處于下降軌道,不會立刻出現第二個高峰。
當地時間25日下午,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新冠疫情新聞發布會上,總干事譚德塞宣布,世衛組織已經暫停了在臨床試驗中對羥氯喹的測試,數據安全檢測委員會將進一步研究羥氯喹的相關安全數據。
世衛組織“團結試驗”執行小組于周六決定就全球范圍內所有證據展開全面分析和關鍵評估,包括“團結試驗”已收集的數據,以充分評估羥氯喹的潛在作用和危害,目前暫停在“團結試驗”中使用羥氯喹。
此前,特朗普多次推薦治療瘧疾的羥(qiǎng)氯喹(kuí)可治療新冠肺炎,并聲稱自己正用其預防。包括美國科學家在內的多名科學家,日前在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論文稱,沒有數據能支撐特朗普的觀點,相反,數據顯示,使用羥氯喹會增加新冠患者死亡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霍普金斯大學、央視新聞、中國日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