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7 13:55:17
疫情之下,全球和中國公務機市場面臨怎樣的挑戰?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中國公務航空集團創始人兼CEO廖學鋒,與這位資深從業者探討行業風向。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陳俊杰
今年一季度,由于疫情蔓延,為了防止境外輸入,各國推出了不同的防控措施,一時間回國機票一票難求。從倫敦到上海18萬元的機票售價,一時掀起票價“貴不貴”的熱議,這也讓奢侈的公務機走入大眾視野。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期間,公務機市場也出現諸多變化。雖然業務量受到一定影響,但新用戶需求增多。私人飛機平臺iFlyPlus愛飛嘉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咨詢的用戶中,超過80%是過去從未接觸過私人飛機、公務機的客戶。
疫情之下,全球和中國公務機市場面臨怎樣的挑戰?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簡稱NBD)專訪中國公務航空集團創始人兼CEO廖學鋒,與這位資深從業者探討行業風向。廖學鋒認為,短期來看,疫情對公務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也激發潛在用戶購買意愿,開拓出一些新興應用場景。此外,中國公務機市場尚處于初級階段,相比較為成熟的其他公務機市場,價格門檻較高,未來希望引入更多中、小型公務機,進一步降低購置成本。
中國公務航空集團CEO廖學鋒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疫情期間,公務機市場有哪些變化?
廖學鋒:短期來看,疫情給公務機發展帶來一定影響。一方面,一些外籍公務機飛行員處于隔離狀況,不能執飛;另一方面,目前中國運營的500多架公務機中,有200多架是在境內注冊的,200多架是在境外注冊的。而現在境外注冊的大多數都飛不起來,境內注冊的也無法飛出境外,公務機國際運行航班降低。
不過,在國內運行較為方便。此前,北京、上海等機場會有一定內控指標,每天可以起降的公務機數量是有限制的;而在疫情期間,由于航班量的銳減,也取消了限制。
NBD:疫情期間,出現一些公務機訂單量增長的情況,原因何在?
廖學鋒:大量國際航班取消,歸國人數需求增多,讓公務機映入大眾視野,激發對公務機的需求。另一方面,疫情期間,一些潛在用戶發現,面對面溝通工作受到阻礙。例如,某客戶曾向我提到,需求是要去某地跟蹤催款。而疫情之下,搭乘商業航班可能有感染風險,這種情況下,需要一架公務機來服務。
此外,有客戶這兩三年一直都在看公務機,始終下不了購買決心。不過,疫情期間民航航班減少,此外客戶也擔心安全問題,所以出行都是優先考慮公務機包機,也驅動其購買公務機。
NBD:公務機的價格一直都較高,未來的使用人群是否僅限于大型企業高管等人群?
廖學鋒:公務機并非都是高不可攀的豪華版本。例如,美國公務機市場較為發達,絕大多數的公務機都是小型的,成本降低。公務機的使用人群也從企業高管擴散到技術人員、公司員工、醫生。部分州政府也有公務機,提升對于州管理的效率。
而在國內市場,部分二、三線城市沒有通往國外直飛航班。一般需要先從北京中轉,會加大時間成本。如果出境需求高,擁有公務機,中轉流程簡化,效率會大幅提升。如果采用小型公務客機,一小時運營成本約1.5萬元-2萬元左右,如果飛機滿載5、6人情況下,人均成本為千元左右,從提升效率角度成本可接受。
NBD:目前,公務機使用頻率如何?
廖學鋒:目前,國內部分公務機擁有者使用頻率依然不高,年使用時間在100-200小時。而成熟歐美市場,年使用時間達到800-1000小時。
不過,擁有公務機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除傳統的租賃和個人購買,一架公務機多人擁有的部分產權計劃也開始興起。而100小時則是分水嶺,年使用100小時以下的用戶傾向于多人擁有,100小時以上適合私人購買。此外,二手公務機市場也開始興起。
NBD:疫情給公務機市場的供需帶來哪些變化?
廖學鋒:隨著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國內部分飛機持有者出現了經營困難,為了緩解壓力,選擇出售飛機,這也使得二手公務機價格出現大幅度波動。
飛機是屬于整體保值率較高的資產。新的公務機首年的貶值率較高,而后依次降低,年貶值大概在5%。而在疫情期間,一些二手公務機的降價幅度超過20%。
例如,某機型的一架公務機,已經使用三四年了。2019年售價約4500萬美元。而在疫情期間,售價則降到約3500萬美元。這種降價幅度較為鮮見。因而,目前是入手二手公務機的好時機。
NBD:在價格降低后,二手公務機的交易量如何?
廖學鋒:即便價格降低,但交易量并不是很高。在不確定的經濟情況環境下,購買價值較高的資產,決策本身也會比較謹慎。此外,在實際購買中,看飛機、飛機檢查也存在較多困難,均導致整體成交量偏低。但在疫情之后,二手公務機市場交易溫度可能會回升。
NBD:經歷多年發展,中國公務機市場出現哪些變化?
廖學鋒:國內公務機最早由航空公司購買,向為海外來中國出差的高管提供租賃服務。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曾經向中國市場推銷一款300多萬美元的公務機,但問津者寥寥無幾,大部分人認為公務機是 “炫富”的產品。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對于國內一些企業高管,公務機是日常談合作、談業務的標配。一些頂尖企業和跨國業務占比高的企業,常常會出現一天之內要去2-3個國家的情況。此外,最開始購買公務機的客戶基本全部都考慮全新飛機,現在也有7成的人考慮二手公務機。在購買公務機考慮因素中,除了性能、航程、內飾也成為一大因素。
而從政策方面看,公務機審批流程更加簡潔。最開始申請公務機航班需要兩星期,而后減少到一星期、三天、一天。
NBD:目前,中國公務機的購買門檻高嗎?
廖學鋒:中國公務機的價格門檻較高,平均價格約為國際公務機價格三倍左右。目前在國內運營的公務機約有500多架,平均價格在3000萬美元。在成熟的歐美市場,主流機型基本都是不到1000萬美元的輕型飛機,甚至一些小型公務機的價格在300-500萬美元的區間。小型私人飛機的價格甚至比買豪華車更低。未來國內也需要引入更多的中小型公務機,降低成本,開拓新市場。
NBD:中國公務機市場發展還要從哪些層面發力?
廖學鋒:目前,基礎建設層面依然存在制約,空域的開放程度不夠,機場數量和一些歐美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例如,北京公務機均在首都機場起降。而與北京城市規模相當的紐約,擁有三個民用飛機使用的國際機場和一個專門供公務機起降機場。隨著我國通航與支線航空機場大規模建設的鋪開,公務機基地將隨之增多,運營成本進一步下降,未來有巨大發展潛力和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