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8 18:36:34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說:“作為投資者,我們認為,危機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武漢也會有更多新經濟增長點。經歷疫情的考驗,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發出的能量和帶來的商機不可估量。我們將尋找更多合作伙伴,在數字經濟上有更長足的發展,有更多的投資,國內外投資者都會對武漢更有信心。”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張海妮
5月19日,跨國企業霍尼韋爾公司新興市場總部暨創新中心在武漢成立。頗具標志意義的是,這是2020年第一家在武漢落子的世界500強企業。
事實上,雙方簽訂協議是在2020年1月21日,也就是武漢“封城”前夕。不過,即便經歷疫情,也并未動搖霍尼韋爾在武漢投資的信心。
疫情期間,原本的計劃是否受到影響?外資企業如何看待中國及武漢的投資機遇?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外商投資者如何積極轉型?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揭秘霍尼韋爾在武漢投資的心路歷程,探討疫情之后的產業機遇。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為何要設立新興市場總部?
張宇峰:霍尼韋爾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美資企業之一,在華深耕超過40年,見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騰飛。2003年,霍尼韋爾把亞太總部和中國總部設立在上海。在這個過程中,公司營業額從不到4億美元,發展到大約30億美元。
但在過去的3年中,由于世界經濟放緩、本地競爭加劇等,我們感受到,增長的勢頭不如之前強勁。于是,我們想要設立一個新興市場總部,在新的架構下,加快創新。
NBD:選擇武漢的原因何在?
張宇峰:我們主要考慮幾個方面:一是交通便利性;二是超過1000萬人口的客戶群體,以及周邊2個小時車程內的龐大的消費群體;三是武漢的創新氛圍、人才資源、投資環境。
NBD:疫情期間,對于總部的選址有沒有動搖過?
張宇峰:說一點都沒有動搖,那是不可能的。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外界輿論不斷,大家都在思考,到底武漢要多久才可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堅定信心,并且在疫情中同步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捐贈口罩等。今天回頭來看,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NBD:您怎樣看待武漢未來的投資機會?
張宇峰:目前,武漢已有世界500強企業300余家。而霍尼韋爾是疫情之后第一家在武漢設立全資子公司的世界500強企業。
作為投資者,我們認為,危機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武漢也會有更多新經濟增長點。經歷疫情的考驗,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發出的能量和帶來的商機不可估量。我們將尋找更多合作伙伴,在數字經濟上有更長足的發展,有更多的投資,國內外投資者都會對武漢更有信心。
例如,在智能建筑領域,以前更多的是考慮安全、環保、節能;疫情之后,健康也是考量的一大標準。
NBD:目前在武漢的項目有哪些新進展?
張宇峰:新興市場總部業務范圍主要涉及智能建筑科技、特性材料和技術、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等。
我們正在與本地政府對接,并進行相關項目的推進。目前,我們有六七個項目在武漢開展,有的已經形成銷售,有的還在研發。例如,正在與教育、衛健部門合作,尋找機會,推進醫院、學校的健康化改造。現在,我們開發了新的系統,使病房之間可以分開,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很快把病房變成負壓環境。同時,把醫護工作區、病房區、傳染病區分開,對空氣中的病菌,采用紫外線、吸附的辦法進行消毒,并開展實時監測。學校的改造更簡單一些,包括布管、分流、除菌等。
NBD:如何看待新基建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張宇峰:這是中國結合未來經濟、技術和社會發展趨勢做出的準確研判,將提升中國創新能力、引領新型經濟增長、促進全球緊密融合,對疫情后中國和全球經濟技術成長將起到關鍵和重要的戰略引領作用。
NBD:新基建是否給技術公司帶來更多的機會?
張宇峰;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下,以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成為新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未來,我們希望通過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理念等方面的創新,保障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高效、穩定、靈活和綠色運營,提升傳統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智慧化,提高創新基礎設施的能效、安全、先進性。
NBD:如何結合業務特長參與新基建?
張宇峰:互聯是霍尼韋爾戰略的核心,我們正在積極推進“互聯”戰略轉型,致力于通過加強軟件開發、數據分析和用戶體驗,成為高科技企業的領導者。我們的互聯工廠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工業用戶提升運營的安全性、高效性及可靠性。互聯不止于智能手機和電腦,更需要讓城市智慧運行、飛機高效飛行、工廠卓越運營、工人安全作業。
NBD:疫情讓企業意識到數字化的重要性,您怎樣看待?
張宇峰:霍尼韋爾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東方服務東方”的中國市場發展戰略,即通過一系列立足本地的產品開發和創新來滿足中國市場需求。這次疫情讓我們再次深刻理解數字化技術帶來的深刻影響,也相信我們的客戶更加認識到數字化可以給生活生產方式帶來的有效變化。
NBD: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霍尼韋爾將有哪些舉措?
張宇峰:我們正從軟件、數據和服務等方面迅速推進公司進入“軟硬結合”的數字化新時代,積極融入中國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發展浪潮。目前,霍尼韋爾已在中國市場推出一系列互聯解決方案,可以為中國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等。
NBD:能否談一談具體案例?
張宇峰:高性能、低成本的計算技術正在加速化工業的分化進程。數字化、網絡安全、工業物聯網(IIoT)以及技能差異化是現在和未來十年左右促成行業轉型變革的幾大驅動力。
例如,在不久的未來,化工廠也將會與智能邊緣設備連接起來,以捕獲實時流程和事件數據,然后在資產背景下組織數據并實現數據可視化,連接流程智能與業務KPI(關鍵績效指標),相應地進行管理和控制,建立智能和安全的協作以達成業務目標,并應用強大的分析工具來檢測、診斷和解決問題,甚至是預言和預測即將到來的需求或挑戰。
NBD:目前,霍尼韋爾在中國的工廠復工情況如何?
張宇峰:根據中國各地政府的相關規定,霍尼韋爾在華的21家工廠和關鍵供應商已經全面復工。我們目前的產能恢復情況良好,能滿足國內外客戶需求。我們的客戶仍持續需要我們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以解決他們面臨的日常問題。我們對中國經濟復蘇前景表示樂觀。我們正與供應商緊密合作,確保滿足客戶在安全、安防、健康、增效節能和卓越運營等關鍵領域的需求。
NBD:疫情之后,整個市場有哪些新需求?
張宇峰:中國是霍尼韋爾除美國市場外的最大單一市場。隨著中國全面復工,我們也在鼎力支持并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
例如,4月8日零時起,武漢“解封”,多家大型商業中心也正式“重啟”。我們的項目團隊也在為一些商貿中心的全面復工、其他業態樓宇智能化工程的開啟進行緊張有序的籌備工作。此前,我們為武漢商業綜合體提供整體弱電系統解決方案部署及實施,涵蓋樓控系統、網絡系統、安防系統、公共廣播系統、智能照明等10個弱電子系統,助力打造高效節能、安全舒適的多業態空間環境。
NBD:中國外商投資法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您感受到哪些變化?
張宇峰:隨著外商投資法的正式實施,我們很高興能看到圍繞簡化外國投資和審批流程所發生的種種變化,例如審批制改為備案制、減少負面清單、放開多個行業的準入機制和限制等等。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在更加有效地與跨國公司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
NBD:您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競爭?
張宇峰:相較多年前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中國市場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國內競爭者在快速進步。我們要將新興市場做得更加敏捷,從想法到市場的時間,要從18~24個月,縮短至6個月以內。我們也希望在武漢形成試點,未來在全球復制。
NBD:未來,貴公司在中國的發展計劃如何?
張宇峰:我們對中國經濟的復蘇前景保持樂觀。5月19日,我們在武漢啟動新興市場中國總部及其創新中心,體現了霍尼韋爾在中國長期發展的承諾。
目前,霍尼韋爾四大業務集團(航空航天集團、智能建筑科技集團、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均已落戶中國,中國市場已成為霍尼韋爾全球第二大市場。
未來,我們希望抓住歷史機遇,貼合中國產業和消費者需求,開發轉化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積極投身新基建、公共衛生和教育等公共設施改造等工作,致力制造業轉型升級,參與消費市場培育提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