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31 22:14:23
疫情為家居行業增加了一個導流入口,也倒逼相對傳統的企業更積極地去擁抱變化,改變自己,加強企業數字化運營與管理,推動行業向好發展。
每經記者 成錦鴻 每經編輯 凌建平
欲望還在,需求不同。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新經濟高速發展進一步加速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和人們生活消費習慣更新迭代。那么,企業如何在黑天鵝籠罩下求存,又如何適應環境、擁抱變化、如何更好地備戰2020年下半場呢?
5月28日,在每日經濟新聞聯合520社會責任日共同開展的“美好商學堂”活動上,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經理黃波與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執行總裁兼大營運中心總經理朱家桂聚焦“美好消費”,圍繞疫情對消費市場和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以及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新經濟在當下經濟形勢中的變化和發展進行了探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了極大的沖擊,給企業生存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朱家桂表示,2-4月,在疫情嚴防嚴控的情況下,居民外出大幅度減少,減少了家居線下體驗消費,不少小區實行封鎖式管理造成施工隊無法進場,導致家居家裝市場消費受到嚴重抑制。
市場動蕩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不少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將部分實體店消費轉向“云消費”,網絡購物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方式。1—4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增速繼續加快,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比24.1%,比去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
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新經濟高速發展,對傳統行業的銷售模式產生了極大影響。不少企業在生死存亡的挑戰中不得不加速適應環境,擁抱變化,探索線上銷售渠道,加速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趨勢。
朱家桂表示:“就家居行業來說,家居行業注重線下場景體驗,目前的VR、圖文、視頻技術都無法替代這一點,所以去年家居行業的轉型很慢。疫情影響下,有長達3個月的時間,大眾外出大幅度減少。消費者不出門,商家還是要經營,這個時候大批企業開始探索將原來線下的場景體驗通過直播的方式上線。”疫情為家居行業增加了一個導流入口,也倒逼相對傳統的企業更積極地去擁抱變化,改變自己,加強企業數字化運營與管理,推動行業向好發展。朱家桂表示:“紅星美凱龍在過去3、4個月的時間,利用直播這個新技能與傳統優勢的結合,加強與消費者在線上的交流和互動,再將顧客導向線下體驗,縮短線下服務的過程,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經理黃波與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執行總裁兼大營運中心總經理朱家桂、分眾傳媒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銷官嵇海榮對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祝裕 攝)
在疫情倒逼下,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新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再得利于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消費者,而是演變成幾乎所有年齡段的消費人群共同推動的結果。但在新興消費市場,作為移動互聯網原住民的Z世代顯然有更大的發言權;此外,隨著年輕一代逐漸成為市場主力消費軍,企業發展無論是從產品思維還是營銷方式上,都不得不加速調整自身來適應年輕消費者的玩兒法。
朱家桂表示:“消費市場的變化每年都在發生,只不過以前是漸進式的,這一次多了一個場外因素。疫情像一個催化劑,使其產生了一個斷崖式的變化。就生活消費方式來看,以前70后、60后對移動互聯網的接受程度相對較低,但現在60后甚至50后對移動互聯網的接受程度都提高了很多。”
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主要的消費群體和消費者消費方式發生改變,消費者和企業的溝通交流方式也隨之產生變化。疫情推動整個大消費市場對數字營銷和數字運營體系的建立,現在企業會更多地通過直播、精準廣告的方式觸及消費者。朱家桂認為:“無論是平臺、品牌還是商戶都需要快速地做出改變,學習并掌握新技能只有這樣才能與年輕消費群體和主流市場同頻,否則企業就會喪失競爭力。”
后疫情時代,不少行業企業逐漸呈現經濟向好發展的態勢。隨著國內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家居行業也逐漸復蘇。
由于家居家裝屬于低頻剛需消費,疫情雖然導致不少企業一季度營收縮水,但消費者需求仍在。從全年來看,疫情只是打亂了消費節奏,整體的市場規模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家居行業有望在下半年實現全面復蘇。朱家桂透露,紅星美凱龍在五一期間取得銷售額近80億的成績,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30%。
談及紅星美凱龍長期長期以來高速發展的秘訣,朱家桂表示,企業能獲得行業、合作伙伴和員工的認可,除了企業硬實力外,與企業將社會責任當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打造息息相關。
據悉,在疫情中,紅星美凱龍對全國商戶免租一個月,金額達6億,并向武漢捐款6600萬。朱家桂表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是紅星美凱龍把自己的企業成長用適當的方式回饋給商戶、行業和社會的最佳方式。”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