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01 18:11:46
如果說基金也有童年,那么這個童年會是什么樣子的?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小朋友忙著收禮物,大朋友忙著送禮物,同時也不忘感慨一聲,童年多么美好。
的確,童年除了簡單、純粹,還總是讓人寄予希望,就像一只新基金剛發行時,雖然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但當下還是讓基金公司和投資者對其有很多的期待。
如果說基金也有童年,那么這個童年會是什么樣子的?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新基金發行超8000億元,遠高于去年同期的不到4000億元,增幅超過1倍。
基金發行火熱的背后,是多方面被疼愛的結果。首先,是市場的疼愛。今年以來雖然大盤指數表現一般,但行業主題熱點輪番上陣,基金的賺錢效應也并不差,前5個月基金最多的收益超過50%,反饋到基金發行市場,自然是能夠吸引投資者參與。
其次是,基金公司的疼愛。新基金在開始發行時,基金公司會投入一定的資源進行推廣。如果是公司重點發展的產品,則資源往往會有傾斜,投入更大。
在這個過程中,市場部會和各大渠道進行溝通,談定獎勵機制,敲定尾傭比例,促成渠道多銷售;品牌部會窮盡一切辦法進行宣傳、營銷,從小型海報到大型燈箱廣告,從線上路演再到現場路演。當然,還有基金經理也不會閑著,往往也會適時地進行配合。
不過,也不是所有產品都能享受這樣的待遇,畢竟基金公司也不是每只產品都有充足的預算。在這個時候,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盡最大可能地進行新產品的推介,也在考驗著基金公司們。
雖然基金公司會為新基金的發行投入一定的資源,但是每天理財市場有那么多的新產品,放在一起比較,這些產品所受到的關注度也有明顯區別。
有的基金自帶流量,就算不需要太多宣傳,但依然有投資者慕名而來,紛紛要求認購,甚至是一擲數億,只求配得較多的份額。
有的基金自身號召力不強,有賴于渠道相助才能夠順利完成募集。而有的基金辛辛苦苦募集三個月,但卻鮮少有人問津,最終只能以募集失敗告終。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0只新基金募集失敗,其中多以中長期純債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為主。值得注意的是,也并非都是來自于小基金公司的產品,部分大基金公司也出現產品募集失敗的情況。
當然,有的新基金雖然“童年”耀眼,但是此后沒有太多亮眼的表現,不斷在走下坡路,甚至是連年負收益,最終也遭到了投資者的拋棄,猶如曇花一般,轉瞬即逝。
每只新基金的成立,基金公司大多還是希望它能夠生存下來,并且慢慢地成長,成為一只有口皆碑的好基金。
特別是一些新基金公司的第一只產品,更是傾注了相當大的精力。記者就曾聽某個渠道人員談起過,有一家新基金公司的第一只產品大多數都是由他們進行代銷的。基金成立之后,該基金公司反饋特別及時,每隔半個月時間就會將其運作情況反饋給渠道客戶,并且一再表示會很用心去做,希望客戶不要太快贖回。
對于這些新基金公司來說,想從這個市場中突圍并不容易,因為對待每一只新基金猶如對待一個孩子一般用心。
但有時候往往也會出現,即使投資人投入了很大精力去管理,但還是無法取得太理想的結果,這其中自然有投資人能力有限的原因,但可能也會由于一些比較極端的市場情況,使得在短時間內形成比較大的虧損。
有的新基金成立,天生就是爆款;有的新基金成立,每一天都是戰戰兢兢;而有的新基金成立,雖不太起眼,但卻在很短時間內實現了逆襲。
比如近兩年的ETF市場,就出現了不少這樣的情況。有的基金成立時規模可能只有2億~5億,算不上太大,但等到上市之后,由于所在的行業或主題趕上了風口,投資者蜂擁而至,規模連續上臺階,不僅是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規模翻番,甚至是直沖百億。
還有些基金,不僅是自身產生了流量,帶來了規模增長,甚至還反過來使得基金公司在某一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
上述提到的ETF爆款出現,就使得一些基金公司在市場中的份額占比快速提升。如果再往前幾年看,還有短債基金、分級基金、定增基金等,都出現過讓基金公司紅極一時的情況。
在2020年初,中基協發布了一份關于2018年度基金個人投資者投資情況調查問卷分析報告。記者注意到,在投資者持有單只基金的平均時間分布中,16%的投資者平均持有單只基金的時間少于半年;持有基金半年到1年的投資者占比為31.9%;持有1~3年的投資者占比最高,為32.5%;3~5年和5年以上的投資者比例分別為11.6%和8.0%。與前一年相比,整體持有期限略為上升。
但從這個數據也能看出,接近一半的投資者持有一只基金的時間在一年以內。如果將一只基金成立的第一年看作是基金的童年的話,接近一半的投資者并沒有陪伴它們度過童年。
更不用說一只基金要得到認可,往往需要有3~5年的運作,有中長期的良好業績可追溯。如果以三五年的時間來看,能夠持續陪伴新基金成長的投資者更是占比極少。
當然,這并不是說投資者就必須長期持有。有些新基金確實在一段時間運作之后,明顯落后于同類基金,那么投資者進行更換也正常。只是從投資行為本身而言,投資者更應該關注的是長期業績的持續性,而不是短期跟隨市場追漲殺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