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0 22:52:54
伴隨“新基建”按下加速鍵,其重點發展領域之一的5G網絡布局和建設正密集展開。近期,多個省份已將5G列為重點發展任務,并相繼出臺5G發展規劃。其中,廣東出臺相關政策,將建設10個以上5G專網、國內首個基于MEC邊緣云+智能制造領域5G SA切片的專網建成并測試成功等。
5G建設大潮已經鋪開,5G“賦能垂直行業,開啟萬物互聯”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因此,5G網絡必將為各行各業注入新動力,其中,專網被認為是5G最快的一個爆發點。事實上,專網通信在垂直行業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5G時代到來后,專網和公網將出現更深的融合,公網專用也將成為行業新的發展方向之一,其優勢在于最大化地挖掘公共網絡的價值,實現服務特定用戶的“專用”目標,滿足專網通信用戶在日常調度和應急調度的數據傳輸需求。
目前,不論是公網還是專網服務商都在加快相應部署。作為深耕專網通信近三十余年的龍頭企業,海能達已基本具備了專網5G基站、小基站、核心網、公網專用智能終端等業務領域的研發能力。未來,隨著5G技術的推廣,海能達方面透露,“公司年底或明年年初,相關產品將陸續上市,除此之外,公司還參與了相關低軌衛星項目并保持技術領先。”
5G助力“公網專用”新未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執勤警察、地鐵調度員在工作時別著一臺對講機,遇到事情按一下開關,就可以與總部或別處的同事通話聯絡。對講機間通話聯絡的網絡,就叫“專網通信”,其一般用于特定行業或企業,其用戶主要是對網絡可靠性和安全性有高要求的行業用戶,包括政府、鐵路、地鐵、機場、港口、電力、石化、礦山、水利等。
雖然普通用戶很少接觸,但無論是大型活動、國際賽事的順利舉辦,還是地震、火災、恐怖襲擊的及時應對,都離不開專網通信,它甚至可以在危急時刻救援生命。而性能可靠、低成本、定制化的特點,令專網在行業應用中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
但值得關注的是,專網技術演進相對于公網仍然較為緩慢,而5G時代的到來,或將改變這一形式。有專家表示,在5G時代,由于5G從整體系統設計上更兼顧垂直行業的需求,所以“公網專用”的情況將更明顯。電信運營商建設的5G公網,通過專用技術,能非常好地服務于行業用戶;專網服務商則可以充分利用公網寬帶無線通信網絡資源,在公網之上建設必要的專網通信服務和基于寬帶的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公網與專網的相互融合將能更好地滿足行業用戶的需求,并促進行業新增出巨大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專網市場規模約為100億~200億美元,但公網專用市場的機會將擴大10倍以上。“行業用戶會加大其專用通信網絡建設及配套的終端、軟件、服務等方面的投資,以確保其專網通信體系的運行。因此,全球范圍內現有專網通信網絡基于5G技術的升級改造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海能達董事長陳清州說道。
具體而言,傳統專網解決語音覆蓋問題,在“新基建”背景下重點解決融合通信,公網、專網互相連通,信息、視頻互相連通等問題,智慧化的公共安全、應急通信將會帶來非常多的商業機會。同時,“新基建”更注重to B和to G端的客戶,通過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支撐,滿足更多的場景應用。此外,“新基建”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背后專項債和專項基金等資本支撐也將帶來很大增量。
目前,不論是公網還是專網服務商都在加快相應部署。據陳清州介紹:“今年以來,公司業務部門和運營商、政府行業等客戶在相關領域積極開展合作與交流,探討新場景、新應用。同時,公司也正在針對‘新基建’的發展情況為國家相關部門提供意見和建議。”
緊抓5G時代的發展機遇
隨著行業專網通信需求多樣化以及復雜化,語音通信為主的窄帶專網通信已經逐漸不能滿足眾多行業的需求,寬窄融合、公網專用以及智能化成為專網通信三大發展趨勢。而海能達作為專網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及行業經驗積累,已經可以為客戶提供從終端、系統到平臺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在5G領域,海能達可以提供小基站、核心網、物聯網等產品設備,并且基帶能力、核心網能力上建立了核心技術能力。具體來看,在小基站領域,海能達能夠同時提供皮基站和O-Ran小站。在核心網領域,隨著云化、集中化的趨勢,運營商核心網的投資成本越來越高,并且面向特定行業客戶的定制化或差異化需求,輕量化、開源化的核心網更能滿足此類行業專網的應用場景,公司已經自主開發了輕量化核心網產品,并計劃參加運營商測試。除了系統設備外,公司后續還將推出基于5G的PoC終端、多模智能終端產品。
此外,海能達全球化的布局能夠支撐公司新產品快速落地,并且海外市場不像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公司的5G產品除了面向國內市場,在全球市場的拓展上更具備優勢。
面向未來,陳清州認為,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持續推進,實時視頻調度、快速關鍵數據訪問和高效移動辦公等業務應用市場空間將不斷擴大,海能達依托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也將進一步拓展和延伸,為公司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業務機遇。文/江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