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6 23:29:26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如何穩住外貿基本盤?作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以及對外開放至關重要。外貿外資直接間接帶來的就業超過2億人,其中8000多萬為農民工,對國家稅收的貢獻超過25%。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嚴重沖擊中國外貿,整個行業先是經歷了國內生產中斷帶來的訂單履約問題,復工復產后又面臨海外訂單流失問題。
商務部部長鐘山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面對疫情的沖擊,這些(外貿)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商務部日前發布的報告也指出,當前外貿企業普遍面臨在手訂單取消或延期、新訂單簽約困難等問題,物流成本也因為各種封鎖措施大幅增加,外貿貨款賬期拉長、庫存積壓,剛性支出則加重了外貿企業的資金鏈負擔。
今年以來,各級政府通過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增加外貿信貸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增設跨境綜試區等支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外貿企業發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穩外貿”也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但政策只能解決短期問題,要真正穩住外貿基本盤,關鍵在于找回失去的訂單。
如今全球經濟陸續重啟,需求將逐漸恢復。但各國疫情防控效果千差萬別,國際間的交流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回歸正常。在此之前,傳統的“看樣成交”不復存在,外貿企業想要達成訂單并不容易。面對這樣的新情況,外貿行業需要轉變思路,運用新技術,采用新模式,將產品推廣到萬里之外的潛在客戶面前,而6月15日開始的廣交會,就是一個可供參考的樣板。
廣交會是中國外貿領域最重要的展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和過去現場人潮涌動的情況不同,新一屆廣交會首次被放到了云端,大數據、人工智能、VR等技術同時上陣,同時借用直播帶貨這一新模式,參展商家不但可以直觀形象地向全球商家展示產品特點,雙方還可以實時互動并直接達成交易。此外,10(天)×24小時不間斷直播,解決了參展商的時差問題,“面對面溝通”變為“屏對屏交流”,也讓展會各方節約了差旅成本。
將一場世界級展會放到虛擬世界,這是互聯網技術改變傳統商業模式的又一個案例,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的潮流。雖然沒了現場,但這次廣交會參展廠商仍有近2.6萬家之多,和往屆基本持平,表明外貿企業對云上廣交會寄予厚望。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廣交會的技術由騰訊搭建,而在6月8日,阿里發起的“網交會”就已開始,目標同樣對準的是全球采購商。對數字化交易占比不到10%的外貿行業來說,互聯網巨頭入局,意味著變革的開始。
舊有的習慣很難改變,新的模式也不會盡善盡美,“云上廣交會”和“網交會”不會解決外貿企業的所有問題,其帶貨效果也可能遠低于預期。但這樣的嘗試,為外貿企業提供了從疫情中突圍的方向,也為疫情結束前的其他國際性展會提供了解決思路。中國外貿面臨的困難前所未有,但這樣的困難不是中國獨有,而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難題,誰能最快解決問題,誰就能獲得下一步的競爭優勢,而“云上廣交會”的成敗得失,將是極為寶貴的經驗。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