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23 13:40:08
隨后,資本市場上諸多收購傳言不斷,字節跳動表示,目前資本市場將“正常業務往來”夸大理解為“戰略合作”,希望投資者審慎投資,注意風險。
每經記者 許戀戀 每經編輯 董興生
國內游戲公司,和字節跳動之間的關系正在變得親密。
近日,姚記科技(證券代碼:002605 )公告稱,擬以現金方式收購參股公司蘆鳴科技88%股權,購買價格為2.63億元,交易完成后,蘆鳴科技將成為姚記全資子公司。蘆鳴科技創始團隊主要來自頭條系,是字節跳動旗下效果代理商,以及抖音星圖業務代理商。
截至6月23日午間收盤,姚記科技上漲5.31%,報收36.88元每股 圖片來源:wind金融終端
每經記者注意到,隨著字節跳動旗下APP如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的流量越來越大,對于整個中國游戲行業發行領域的滲透已經越來越深入。游戲公司也越來越青睞和字節跳動合作,此前,凱撒文化和字節跳動簽約10年合作,這一消息拉動了凱撒文化9個漲停板。
隨后,資本市場上諸多收購傳言不斷,字節跳動表示,目前資本市場將“正常業務往來”夸大理解為“戰略合作”,希望投資者審慎投資,注意風險。
姚記科技表示,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也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在6月17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姚記科技相關高管表示,2019年姚記科技對蘆鳴科技進行了A輪投資,持股12%,圍繞以短視頻為中心的互聯網營銷領域做了布局。
蘆鳴科技這幾年的業績以及所處的行業,是姚記科技決心全資收購的主要原因。蘆鳴科技成立于2017年,整個創始團隊主要來自于頭條系,部分來自于百度系、騰訊系。隨著短視頻的火爆,蘆鳴科技業績飛速增長,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8747萬元,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7.63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772%,2019年實現凈利潤2069.01萬元。 2020年1-4月,蘆鳴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32億元,實現凈利潤446.6萬元。
圖片來源:wind
這次全資收購也伴隨著業績對賭,蘆鳴科技承諾2020年-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2700萬元、3500萬元、4000萬元、4500萬元。按照100%股權價值2.99億計算,對應2020年PE為11倍。分析認為,從蘆鳴科技過往幾年的業績來看,要實現這個業績承諾并不是特別難。
不過每經記者也注意到,從姚記科技的營收凈利潤來看,利潤率水平偏低。對此,姚記科技相關高管則表示,雖然營銷業務利潤率水平相比游戲差一些,但服務于姚記科技公司整體戰略,未來將推進公司進一步發展。
據了解,姚記科技的游戲產品主要在字節跳動系買量,疫情期間火爆的《小美斗地主》變現也來自字節跳動。對蘆鳴科技的收購,無疑是姚記科技一步和字節跳動更近的棋,在流量運營上業務協同。
姚記科技相關高管則表示,姚記科技和渠道的合作方式主要是聯運合作和買量。絕大多數買量渠道是頭條、快手,騰訊百度也有涉及,但最契合的是短視頻買量,未來合作方式比較多。
安信證券認為,姚記科技作為率先擁抱頭條系的游戲 CP,已在素材制作、投放優化及買量規模上建立起一定壁壘,其創新性的廣告變現+快速導量模式得到驗證,未來有望在捕魚、麻將以及Bingo等品類中實現矩陣化復制。
不久前,字節跳動這個沒上市的互聯網巨頭,在資本市場也引起了騷動。先是和凱撒文化合作,讓后者的股價連續漲停。隨后又有市場傳言稱,字節跳動要入股凱撒文化以及字節跳動要收購藍色光標借殼上市,藍色光標股價一度大漲。雖然自己并未上市,但資本市場卻因為“抖音概念股”等興奮不已。
不得不承認,二級市場對一些和字節跳動有業務聯系的上市公司普遍熱捧,比如成為Tik Tok廣告代理的省廣集團,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股價暴漲三倍。而凱撒文化的9個漲停板也讓不少投資人咋舌。
圖片來源:字節跳動官網
面對這種資本熱度,字節跳動公開發聲,表示字節跳動沒有收購藍色光標的計劃,網傳不實。并表示,近期資本市場有關“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抖音概念股”的傳言,存在夸大甚至不實,如將普通廣告代理和常規業務往來夸大為戰略合作。請廣大投資者謹慎投資,注意風險防控。
不少公司也紛紛在相關平臺澄清,比如引力傳媒表示,與字節跳動存在合作關系,屬于公司日常經營范圍內的業務合作。天創時尚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漲幅達到30%。天創時尚表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小子科技雖為今日頭條、抖音的廣告代理商之一,但合作模式較為常規固定,以二級代理業務、二類電商投放業務為主,占小子科技的銷售收入較小,約10%。
“人紅是非多”,這句話用在字節跳動身上再合適不過。每經記者注意到,真正和字節跳動在游戲業務上發生較為深度合作的A股游戲公司,目前只有凱撒文化。這是助攻字節跳動本身游戲業務的布局,也是字節跳動對中重度游戲的再一次出手。
一個游戲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對字節跳動而言,對其他游戲公司的需求,一方面是產品代理,優質產品的獨代能夠給字節跳動的游戲業務帶來更為豐厚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和更多擁有研發實力的公司合作,補足自身的短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