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1 15:07:44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對普通投資者而言,ETF也可以像普通股票一樣,在被拆分成更小交易單位后,在交易所二級市場進行買賣。這樣投資者只要賺了指數就賺錢,再也不用研究股票,擔心踩上地雷股了,此外,ETF交易成本也很低廉,只有交易傭金。
7月下旬,市場出現了大幅震蕩,一個月內出現了2次日內大幅跳水,創業板指更是出現一天大跌約6%的情況。股民經歷了股指大起大落,月初剛喊牛市來了的投資者,月末就遭遇了大幅虧損,然而本月市場仍有眾多投資機會,軍工、券商、有色獲得資金大幅流入,讓我們來盤點本月ETF的市場機會。
40億資金涌入上證50ETF
滬深兩市本周成交5.1萬億元,其中滬市本周成交2.21萬億元。截至2020年7月31日收盤,滬指報收于3310.01點,全周上漲3.54%,深圳成指收于13637.88點,全周上漲5.43%。
本周及7月主要股指以及相關ETF表現
本周主要指數全線上漲,創業板指上漲6.38%,漲幅最大。其次是中證500上漲4.71%,滬深300上漲4.2%,上證50上漲2.88%。
從7月整體看,主要指數均大漲,創業板指更是累計大漲14.65%,滬深300和中證500上漲逾12%,上證50也漲了10.44%。
在跟蹤主要指數方面,本周四只指數ETF份額全部減少。其中,上證50ETF減少了3.44億份、創業板減少了2.12億份、滬深300減少了0.77億份、中證500ETF減少了0.54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四只指數ETF合計凈流出逾24億元。而從月度來看,上證50ETF份額增加了12.94億份,7月資金凈流入逾41億元,其余基金份額則均出現了下降。
7月以來,市場走出了一波大幅上漲行情,7月1日~9日,滬指連續大漲逾400點,一度突破了3400點,創業板指也一度逼近2900點。但在7月下旬,市場出現了大幅震蕩,一個月內出現了2次日內大幅跳水,創業板指更是出現一天大跌約6%的情況。股民經歷了股指大起大落,月初剛喊牛市來了的投資者,月末就遭遇了大幅虧損,更有股民表示:以前熊市賺來的錢,都在這波“牛市”虧了。
不過,從7月整體來看,上證50是主要指數ETF中唯一獲得了資金加倉的品種,而月度漲幅最大的則是創業板指。
粵開證券此前表示,創業板指已然成為市場的先行指標,創業板指強勢對市場人氣的帶動作用凸顯。滬指能夠在創業板先行上漲之后,成功沖關3000點阻力區域,指數之間將形成正面的聯動效應,有助于創業板指繼續上攻。
資金看好軍工、券商和有色
在行業主題ETF方面,本周份額增長超過1億份的有4只基金,其中軍工基金、證券ETF、生物醫藥和消費ETF本周份額出現增加,分別增加了9.1億份、6.87億份、2.22億份和1.29億份。
在資金流出方面,本周有13只行業主題ETF份額減少超過了1億份,其中軍工ETF、新能車、5GETF、央企改革和央創ETF份額減少超過了3億份。
有意思的是,本周份額增減排第一的都是軍工相關的ETF,不同的證券相關ETF份額增減也出現了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醫藥(512290)本周大漲12.6%,周四盤中創出了歷史新高。該基金前三大重倉股智飛生物、華蘭生物和康泰生物本周持續大漲,其中智飛生物本周累計大漲24.75%。
近期醫藥板塊持續走高,在盤中自然成為了最活躍的板塊,更是吸引著場外資金的持續關注。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穩定成長預期疊加反復利好驅動,資金抱團炒作造就了很多醫藥牛股,這也是很多投資者夢寐以求的個股走勢。
此外,從7月整體看,份額增長超過5億份的有13只基金,其中軍工ETF、有色ETF、電子ETF、銀行ETF和證券ETF本月份額增加超過了20億份,其中軍工ETF、有色ETF增加超過了30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資金凈流入軍工ETF和軍工基金,以及證券ETF和券商ETF合計均超50億元,流入有色ETF25億元,
而在資金流出方面,本月有16只行業主題ETF份額減少超過了5億份,其中央創ETF、創新央企、央企改革和5GETF份額減少超過了20億份。
對于當前市場走勢,有券商表示,在情緒大起大落之后,市場大概率會回到公募基金和外資作為主力增量資金推動的少部分公司的牛市。而對于后市,多數機構仍偏樂觀,認為當前調整反而是上車的機會。
恒指連跌3周
商品ETF本周除豆粕ETF下跌外,其余全部出現上漲,黃金相關ETF本周表現最好,繼上周整體漲幅逾5%后,本周整體再漲2%。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各國央行推行的積極財政政策、投資者的避險需求等成為助推金價一路高升的因素。作為硬通貨,黃金的保值避險功能吸引大量投資者購入。
跨境ETF中,本周除H股ETF份額減少了1.16億份,其余基金份額增減均未超過1億份。值得注意的是,恒生指數本周累計下跌0.45%,連續三周下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