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8 00:59:54
每經記者 任鋼 每經編輯 師安鵬
“我宣布,恒馳首期六款車同時發布!”隨著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一聲令下,備受市場關注的恒大新能源車型揭開面紗。
8月3日,恒大汽車在上海、廣州兩地同步發布恒馳首期六款車型,分別為恒馳1、恒馳2、恒馳3、恒馳4、恒馳5、恒馳6。涵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等多個檔次,包括轎車、SUV、MPV、跨界車等全系列車型。
一出手便是一個完整的產品矩陣,恒大這位“跨界者”的爆發力,足以讓當初的質疑者震撼。
而且,恒大方面透露,恒馳1將于2021年底或2022年初實現量產,其他車型也將陸續實現量產。
恒大造車背后,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快速前行。特斯拉一枝獨秀,市值逼近2800億美元,剛剛登陸納斯達克的理想汽車,首日漲幅超過43%,而蔚來早在2018年即登陸紐交所……
恒馳的問世,正在塑造新的行業格局。
一位接近恒大的內部人士向媒體表示,“六款車一起發布,是恒大對外制定的一種發布策略。”
的確,一次性公布完整的全系列車型,對市場的震撼不亞于當初恒大對外宣布進軍新能源車領域,由此也可見恒大要快速搶占市場的決心。
現場的記者后來反饋,最吸睛的在于六款恒馳極具現代感的造型。
六款車均按豪車標準打造,或凸顯高貴奢華、或彰顯經典大氣、或表現大膽前衛。無論是恒馳1的異形穹頂天窗,還是恒馳2獨創的貓眼綠配色……從整車到細節,六款恒馳都體現著Ander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丸山公顧等國際設計大師的不凡手筆。
據了解,去年一年許家印曾在世界各地奔走,多次赴世界頂級造型設計大師的個人工作室,促成了與15位設計大師合作。
以這次發布的恒馳1為例,由世界頂級造型設計大師Anders Warming設計,這位出生于丹麥,先后供職BMW、Mini、Borgward的首席設計師,用新一代設計哲學,勾勒出恒馳1流暢的現代感造型。
再比如,恒馳3出自世界知名設計大師Michael Robinson之手,設計師把“自信”和“強大”作為設計關鍵詞,既有新能源SUV的高科技感,又兼具燃油SUV的大氣和穩重。
恒大方面曾表示,公司志在成為新能源汽車全球龍頭,在產品研發上全面對標特斯拉,并在產能規模上遠超特斯拉。
而且,此次發布的六款車型,恒大完全按照量產車型來設計和打造,為未來的量產做足了準備。
按照規劃,恒大汽車將在中國、瑞典及“一帶一路”相關沿線國家,建設十大整車生產基地,并建設相關核心技術零配件生產基地。每個基地的首期產能規劃為10萬輛/年,2-3年的規劃總產能為100萬輛/年,10-15年的規劃總產能為500萬輛/年。
根據許家印制定的戰略目標,恒大汽車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許家印曾坦言,“對恒大來說,造車是一件特別陌生的事情,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但近些年,跨界新能源車領域,顯然是一些其他領域行業巨頭熱衷之事,除了恒大,如寶能、碧桂園等都已行動。
作為一家做房地產起家的企業,恒大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既沒有人才,也沒有技術,想要快速實現變道超車,就必須不斷收購企業。
2019年1月,恒大以9.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Mini Minor Limited股權,間接獲得了NEVS的 51%股權。隨后,恒大又以1.5億歐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以10.59億元入主動力電池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以5億元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股份。
此外,恒大還以145億元投資了國內汽車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
2019年以來,恒大通過一系列國際并購和合作,完成了從整車研發制造、動力總成、動力電池、智慧充電到汽車銷售的全產業鏈布局。同時,恒大還與博世、麥格納、大陸、采埃孚等全球60家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恒大收購的腳步并未止于此。今年6月,恒大健康以3.795億美元完成對NEVS剩余股權(17.6%)的收購,NEVS成為恒大健康旗下全資附屬子公司。
去年,許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大會上介紹, “恒大造車屬于換道超車,我們要換一個什么樣的恒大造車路?我用5句話來表達。第1句買買買,第2句合合合,第3句圈圈圈,第4句大大大,第5句好好好。這5句話就是恒大的造車路。”
“買”就是收購,“合”即合作,“圈”為擴大“朋友圈”,“大”著眼于規模格局,“好”是品質。
如今,六款車型一起發布,顯然恒大變道超車準備提速了。
許家印曾透露,恒大計劃在造車業務上三年投入450億元,分別在2019年投資200億元、在2020年投資150億元、在2021年計劃投資100億元。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超過了450萬輛,占全球的50%以上。
7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基本實現了貫通,產業配套環境不斷優化,目前還建成了“十縱十橫兩環”4.9萬公里高速公路快充網絡。
辛國斌說,“過去大家都擔心,新能源汽車能不能出城,能不能在城際之間跑?現在告訴大家,不用擔心,可以跑了,我們很多高速公路有加油站的地方就有充電站,所以出去還是有保障的。”
自2009年開展“十城千輛”示范推廣試點以來,經過各方面多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成為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力量。從產業發展進步的角度來看,技術水平在明顯提升。
這其實可以看做恒大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蔚來、理想等新能源車品牌上市受到追捧的大背景。
具體到西安,近些年市級乃至陜西省層面也在積極布局汽車產業鏈,特別是對于新能源車領域的重視程度空前。
2018年,陜西省印發《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形成300萬輛汽車產業實施意見》,提出努力將陜西省打造成全國主要的汽車產業基地和汽車出口基地,到2021年,力爭整車產能規模達到300萬輛以上,其中傳統燃油車140萬輛, 新能源汽車 160萬輛。
西安市《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則提出,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6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50萬輛以上,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科技創新中心,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
到恒馳實現量產,相信那時的新能源車行業會有一番新的格局。
(文中圖片均來自恒大集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