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 2020-08-10 08:51:36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幾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新變化,中大車型尤其是SUV車型備受追捧。很多車主會趁著搖號或換車的機會,選擇大一點兒的車型。不過,問題也接踵而來。市民張先生等人反映,他們遭遇過多次停好車卻開不了門的尷尬。是車越買越大,還是車位發生了變化?這種新停車難題困擾了不少車主。根據記者調查走訪,車型變大,再加上一些停車管理公司在施劃車位時大多考慮“經濟適用型”車位,所以,停車門難開的情況時常發生。而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規范停車入手,這也體現了停車新文明,我們不光要停好自己的車,也請為別人留好“開門空間”。
遭遇擠在兩輛大車中間下車真難
為了能順利停車開門,家住石景山路附近的陳先生沒少想辦法。此前,他停在小區地庫的車還曾因此發生過剮蹭。“也找不到是誰碰的,就只能投訴給物業。”陳先生說,這幾年上市的車型明顯越變越大,以前的車位就顯得很局促了,停車入位的難度不僅提高,有時還容易發生碰撞,經常出現的一幕,就是停車后司機只能將車門打開一道小縫,從小縫中貼著車身艱難鉆出。
陳先生說,他的停車位位于三個車位中間,這三輛車都是大車,左邊是一款緊湊型SUV,右邊是一款加長款轎車,他自己開的是一輛越野車。最近,右邊的車主剛換了一輛大型SUV。“我就是在中間受夾板氣的。”陳先生打趣道,因為車庫設計的問題,他左邊的車位緊挨著一面墻,雖然也符合設計標準,但由于現在車型變大,該車主如果停得過于靠墻,主駕的車門就無法打開,所以,停靠的時候只好向中間偏一些。
可這樣,不寬余的停車空間就顯得更擠了。為此,陳先生想了一招兒:他買來便利貼,上面言辭懇切請求兩邊的鄰居體諒他的難處。“就是想讓他們照顧一下我。”陳先生笑著說,很快,他就收到了相鄰車主的回復,對方也同樣留下了小紙條,表示要互相理解。通過這種小紙條的交流,從那之后,陳先生和左右兩邊鄰居的停車情況明顯好轉。“十幾年前的車和現在的車相比,大小發生了變化,那么,車位的標準能否也應該調整?”陳先生說。
疑問新停車難和車型變大有關嗎
有著15年駕齡的老司機張先生最近向記者反映停車難時提到,他現在有個疑問越來越強烈:不知道到底是因為車變大了,還是車位變小的緣故,在一些車場停車入位時,對于他這樣的老司機來說,都很難做到“一把”到位。為了試著解答張先生的疑惑,記者聯系了多位汽車銷售人員。
石景山一家汽車4S店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車型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車主們的“口味”也更偏好越來越氣派的設計,所以,眾多加長加寬車型的推出,就是為了迎合當前市場的這種趨勢。車型越來越大,車位也就相應顯得越來越窄了。工作人員說,他們經常收到新車主的反饋,停車開門時和旁邊車輛發生了剮蹭。
汽車推陳出新后的數據變化,也能直觀反映這一問題。以大眾帕薩特為例,2011款帕薩特的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870mm、1834mm、1472mm。2020款帕薩特的車長和車寬都有了增加,分別為:4933mm、1836mm;在豪華品牌里,奔馳E300的2010款轎車的數據為:4872mm、1854mm、1470mm。而為了迎合中國市場,此后奔馳推出了加長版E300L,加長后的車身明顯變化,僅車長就比老款E300多出了193mm。
一家保險公司從事車險理賠工作的負責人張經理也向記者證實,近些年類似的情況確實不斷增多。“因為停車位比較緊張,尤其是大車型,很容易開門時碰到周圍的車輛,我們在理賠時經常遇到這種情況。”
探訪停車不規范加劇“門難開”
相較不容易改變的“硬件”,規范停車就顯得尤為迫切了。
8月3日,記者來到位于四季青橋西南角的金四季購物中心,商場前的地面停車場總共有300余個車位,完全能夠滿足顧客的停車需求。記者繞了停車場一圈發現,車位尺寸規劃合理,絕大多數車輛停得也較為規范。不過,仍有個別車輛之間的車間距不足50厘米。
位于望京地區的旺角購物廣場周圍同樣施劃有近百個停車位。多位市民此前曾反映這里的停車位過于狹窄,停車困難。昨天,記者來到現場進行探訪。收費提示牌上顯示,該廣場前后有兩個停車場,共80個停車位,停車位多是垂直式的。簡單說,就是兩短兩長四條停車線互成90°夾角。記者用卷尺實地測量,這些車位寬度約2.4米,符合車庫建筑設計規范。在廣場西側、南湖北路的東側,分布有18個斜列式的停車位。
“這18個車位非常窄,正常車輛停進來都會頂格。如果兩輛車并排停在一起,根本開不了門。”經常來此購物的車主李先生說。記者繞了一圈發現,多輛車都沒能規范停車入位。或許是為了避免車距過窄,不少車輛都向相鄰的車位偏出了一小部分車身,以便預留出足夠的開門空間。但是,這樣一來更加劇了車門難開。
調查停車難也因車位施劃不規范
車型變大是造成“門難開”的其中一個因素,此外,一些停車管理公司在施劃車位時,通常會采用“經濟適用型”車位,即:符合建設標準的情況下,在有限的面積里盡可能多地施劃停車位,這也直接導致了車門難開。從事多年物業管理的楊先生說,盡可能地多“擠”下幾個車位,是現在停車管理公司的普遍做法。像一些犄角旮旯的角落,他們都會充分利用起來,“雖然空間有限,但還是能停一些小車型,也能達到驗收標準。”
針對市民多次反映的旺角購物廣場停車問題,記者在現場停留多時,目擊了多起停得了車卻開不了門的尷尬瞬間。一位車主駕駛著一輛別克SUV,試圖停進兩輛車之間的空位,他花了大概5分鐘,反復嘗試了數次,依然沒能入庫,最后只好離開。
還有一位車主在同伴的指揮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于把車停在了兩車之間。不過,由于和旁邊車輛的距離不足30厘米,車門根本無法打開。只見車主爬到了副駕駛位置,打開了另一側車門,“得虧我瘦,不然真下不來了!”
記者通過測量發現,像這樣車間距僅在30至40厘米的情況真不少。有些車主嘗試停車入位失敗后,干脆就把車停在了旁邊的人行通道上。
車位設計是否符合標準?按照相關標準,這種斜列式停車位的法線寬度最小應為2.4米,法線寬度指垂直于停車位長邊的那條線。記者用卷尺測量發現,這些車位的法線寬度約為2.25米,即使把兩側白實線的寬度全算進去,也只有2.35米,并沒有達到2.4米的標準。
對此,商場停車管理負責人坦言,當初的停車位的確施劃不規范,他們也有重新施劃的打算,不過因為疫情等因素影響,暫時沒能施劃。該負責人表示,他們會引導車主盡量不要把車停在斜列式車位上,以免發生剮蹭。
記者就此致電朝陽區城管委,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去停車場進行核實,如果確實發現不符合標準,會責令停車管理方整改。
把脈
停車難關鍵在兩個“不規范”
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實表示,現在的停車位設計多是垂直式,根據相關標準,車位的寬度至少為2.4米,長度為5.1至5.3米。雖然部分SUV車型寬度能達到1.8至1.9米,如果規范停車的話,車間距也能達到60厘米,這個標準對于大車型也足夠了。“現在停車空間本來就很有限,我不建議為了個別大車型而輕易改變標準,而且大車型也不是我們倡導的方向。”鄭實分析,造成停車難以入位或者車門難以打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停車場地施劃不規范,一個是車主停車不規范。
鄭實表示,新建的地下停車庫一般都由專業人員設計,極少發生施劃不規范的情況,而室外的停車場一般由相關管理人員施劃,特別是在一些商業繁華地段,為了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不排除為了增加車位數量,出現施劃達不到相關標準的情況。有些車主為了自己圖方便,也沒有做到居中停車。鄭實建議,停車管理方應該按照建筑設計規范,嚴格對車位進行施劃。同時,每個車主也應規范停車入位,不光要停好自己的車,也要為別人留出“一線空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