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5 18:48:08
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聯合富途證券等第三方評審機構共同打造的“特區40年: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今日正式出爐!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8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聯合富途證券等第三方評審機構共同打造的“特區40年: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正式出爐,來自海內外眾多投資界人士及相關機構共同參與了本次評選活動。
在榜單揭曉的深圳本土“獨角獸”40強中,技術驅動型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它們既是特區改革開放40年來的產業新興力量,同為城市下一輪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在特區科創百花齊放的大潮中,深圳力爭打造全球“創新之都”的愿景值得所有人期待。
為實現產業新舊動能的切換,廣東省近年來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大批高成長企業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驅動型轉變。作為省內“科技+金融”資源優勢突出的地區,深圳市的“獨角獸”企業內力深厚……
8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聯合富途證券等第三方評審機構共同打造的“特區40年: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正式出爐,大批技術驅動型企業上榜,并在所有獨角獸企業排名中領先,已成為當地經濟高速前進的強力推手。
具體來看,榜單前五位中,有4家企業在技術創新和賽道開拓方面具有領先地位,包括大疆創新、土巴兔、順豐快運和菜鳥網絡。其中,作為全球飛行影像系統的開拓者,大疆創新在完成2018年戰略融資后,曾被外界給予240億美元的估值,并有望在2022年達到千億美元估值。
除大疆創新以航拍無人機研發優勢在全球飛行影像系統占優勢外,順豐快運、柔宇科技、微眾銀行和奧比中光等企業也分別在全球化速運服務、全球柔性顯示技術、國內互聯網銀行及3D傳感等領域領先。
據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已評選出的40家獨角獸企業中,約有13家企業通過技術驅動發展在所屬賽道中獨占鰲頭,占比約32.5%。而就在兩年前,有公開數據統計顯示,廣東省27家獨角獸企業中,技術驅動型企業數量為8家、占比30%。可見,目前深圳獨角獸企業中,技術驅動型公司的占比已較全省此前的水平有所提高。
據參與本次榜單評選的第三方機構富途證券介紹,榜單主要從定性、定量兩個維度打分確認。其中,定性環節主要考察公司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性,看重企業如何通過效率提升為產業創造價值;而在定量方面,則會考慮企業所在行業的市場空間,企業的估值、營收、業務量的規模及增速。
富途證券高級合伙人、金融及企業服務總裁鄔必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評選過程中對企業的成長性最為看重。“在本次榜單中,涉及不同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有硬核科技,也有生活消費。這些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找到了需要被解決的真需求,并且需求足夠迫切。在此前提下,自然會產生高成長性的業務。”
同時,記者也注意到,高成長企業在深圳各區的分布差異較為明顯。榜單統計顯示,南山區上榜企業有15家,其次是前海深港合作區11家,深圳龍崗區和福田區分別有5家、4家上榜,而龍華區、鹽田區和坪山區則數量較少,區域馬太效應明顯。
對此,鄔必偉分析指出,上榜企業大多數都集中在科技、智能制造、機器人等領域,而南山區、前海深港合作區代表著深圳“科技+金融”的高度,相關人才、資金、區位優勢的匯集,給新經濟等領域內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天然的肥沃土壤。
除了科技、金融賦能本土科創外,特區的相關政策引導和鼓勵措施亦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事實上,深圳市早在2018年就制定了《深圳市培育獨角獸企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力求將本地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之都”。
為實現這一愿景,方案對強化金融支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等方面有所規劃。其中,在優化企業信貸融資環境方面,鼓勵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以“獨角獸”“準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為重點服務對象,提供以“貸款擔保為先導、小貸搭橋、股權投資跟進”的一條龍金融服務,并鼓勵金融機構針對獨角獸企業提供“投貸聯動”等個性化金融創新產品服務。
由于此前頻發的企業信貸違約事件,幾乎在方案推出的同時,全國金融監管機構亦在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授信風險控制,讓本就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創業、創新型企業經營受限,而特區科學的施測理念和開放包容的態度讓很多創業者看到新的希望。
與此同時,方案還指出,要發揮基金的引導作用,在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政策框架下,圍繞新經濟不同產業領域,設立深圳市獨角獸企業培育發展子基金,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加強對新經濟領域潛在獨角獸企業的股權投資,助力獨角獸企業成長發展;加強對創業投資行業的扶持,引進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形成資本聚集優勢,促進潛在獨角獸企業與金融投資機構的對接合作。
這在當時的創投界反響強烈,原因是當時的資管新規已經讓股權投資的募資端出現困境,險資、銀行理財的大額資本投資受限,讓不少PE抱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發揮基金的引導作用至少從募資端給當時的募資環節帶來一定的提振,坐標亦為深圳。
此外,圍繞高端人才的引進、大型平臺企業幫扶、鼓勵并指導上市等方面,方案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性指引。可以說,深圳的科創氛圍力求從政策上打通創業、創新、創投的各個環節,并在歷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相關成績和經驗。
鄔必偉表示,從政策層面而言,深圳政府為本地的創新企業提供了非常寬松、友好的營商環境,這是大量創新創業誕生的一個重要前提。“我一直秉持一個觀點,偏應用層的創新,更適合產業、市場化資金來投資,而底層技術則更適合由政府來主導。”過去幾十年,深圳市政府在這種鼓勵為主的思路下,極大地提高了市場化資金的利用效率,刺激了應用型創新的爆發。
本次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來自硬科技行業的大疆創新、柔宇科技、一加OnePlus;來自科技金融領域的微眾銀行、分期樂、巖心科技;還有知名的消費品牌,比如喜茶、百果園、悅刻等。這些企業所屬行業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性,行業跨度比較高,形成開放多元的創新創業氛圍。而同樣集聚了許多高成長性企業的杭州,則是依托于阿里這樣一個大平臺來做創新,從而形成生態圈,與深圳的百花齊放形成對比。
從目前深圳獨角獸企業的商業模式中不難發現,創新正在走向產業深處,其創新的難度、復雜度遠遠超過改造人們衣食住行的習慣。
不過,這也進一步加大了創投對接早期項目的風險,投資界押注后期成熟項目的慣性思維,不僅不利于一級市場泡沫估值的修復,也對早期項目的孵化和培育帶來不利影響。
從創投市場細分輪次來看,據投中數據統計,2017年~2019年,處于初創期的種子輪、天使輪交易數量在全部交易輪次中比重逐年遞減。其中,天使輪投資降幅尤其顯著,由2017年的37%降至2019年的18%,幅度為51.35%;而相比之下,A、B、C輪投資數量占比逐年增長,尤其A輪投資增幅顯著,早期天使機構開始撤出或者整體投資階段向后偏移。
即便是在榜單中出現的優質企業,從其過往的融資經歷來看,擁有天使輪融資的并不多見,多數企業均是在商業模式建立之后,直接發起A輪及后續融資。雖然當中有個別企業擁有天使輪融資經歷,但在獲得下一輪戰投或啟動Pre-A融資計劃時,中間間隔多在3年以上。比如,蘑菇云在2014年獲得富坤創投天使輪1000萬人民幣融資后,直到2017年才獲得戰略融資,到2018年才啟動Pre-A。
對此,投資界普遍的共識在于,天使投資本身規模難做大,且投資風險太高,加之稅收優惠少,VC創投始終是創投界的冷門生意。盡管去年成立的深圳市天使母基金承諾出資19.6億元投向16家GP,但類似的組團并不多見,本土的天使投資規模依然需要壯大起來。
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過程中,深圳匯聚孵化平臺的資本、人才、技術等優勢突出,完全可以借此機遇將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點向早期項目的孵化傾斜。鄔必偉表示,科技向產業滲透,不僅要與用戶結合,還要與各行各業的技術訣竅結合,道路雖然曲折,但數字化、互聯網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只要能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科技創新,都是有活力的。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正向創新灣區邁進,加大投資界對天使項目的關注亦是補齊現有短板、強化原始創新的抓手之一。過去40年,改革開放令特區的發展萬眾矚目,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敢為天下先的開創精神仍將鼓舞深圳人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