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3 09:27:15
每經記者 文巧 譚玉涵 每經編輯 高涵
繼4月貧民窟暴發疫情引發擔憂以來,印度再次因疫情加劇成為焦點。本周一,印度確診人數超過巴西,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數第二多的國家。截至周五,印度已經連續40余天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5萬,連續多天超過9萬。解讀認為,這是過早重啟經濟、民眾疏于防控所致。當前印度面臨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疫情高速蔓延、醫療資源緊缺、檢測能力不足等等問題。專家預計,若按這一發展速度,印度確診人數超越美國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放眼資本市場,受科技股拖累,美股已連續第二周走低。三大股指悉數下跌,其中納指錄得3月來最大周跌幅。有分析認為,雖然經歷了一番回調,但科技股估值仍然過高,或將經歷下一輪拋售。美股高位回落,加之市場對全球能源需求前景的擔憂增加,也引發了國際油價的回調。華爾街投行預計,油價短期內雖將承壓,但在第四季度有望迎來更強勁的增長動力。
英國脫歐的步伐似乎再次出現變數。周四,英國歐盟第八輪談判結束未果,雙方就涉及北愛爾蘭的條款難以達成一致,又一次陷入僵局。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喊話,若在10月中旬未能達成協議,英國準備接受“無協議脫歐”。業界認為,“無協議脫歐”更多的可能是一個政治口號,而非政策立場。在當前的局勢下,英國歐盟談判的阻力到底是什么?若英國做出“無協議脫歐”的選擇,對英國以及歐洲經濟影響幾何?NBD獨家專訪英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前所長、英國內閣府前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波特斯作解析。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一周國際財經》。
英國歐盟談判告急 “無協議脫歐”風險陡增
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邁克爾·戈夫走進首相府 圖片來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9月10日晚,英國與歐盟第八輪未來關系談判結束,再次陷入僵局。英國外交大臣大衛·弗羅斯特表示,雙方在自由貿易協定方面仍存在重大分歧,下周將在布魯塞爾繼續進行談判。
當天下午,歐盟要求英國在月底前放棄改寫脫歐協議的計劃,否則有可能危及貿易談判,然而英國方面拒絕了這一最后通牒。
9月9日,英國公布了《英國內部市場法案》,其中涉及北愛爾蘭的條款被認為是凌駕于脫歐協議之上而引發爭議。歐盟表示,此舉違反國際法,且嚴重破壞了雙方互信,將不吝對英國采取法律行動。
在本輪談判前夕,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稱,如果協議在10月15日舉行歐盟峰會前未能達成,英國將準備“無協議脫歐”。
當下,英國與歐盟脫歐談判面臨的最大癥結為何?“無協議脫歐”將給英國和歐盟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每日經濟新聞》獨家采訪了英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前所長、英國內閣府前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波特斯 (Jonathan Portes),他目前在倫敦國王學院政治與經濟學院任職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
NBD:在歐盟要求英國迅速撤回法案后,英國拒絕了歐盟,雙方談判周四陷入僵局。英國歐盟談判目前的最大癥結是什么?您認為協議還能達成嗎?
喬納森·波特斯:鮑里斯·約翰遜簽署的脫歐協議要求在英國和北愛爾蘭之間建立海關邊界,這與他自己的承諾背道而馳,這就是為什么英國現在尋求行使權力以推翻該協議。這并不意外,英國選擇現在尋求對抗,作為未來貿易協議中更廣泛談判的一部分。我認為,這些談判幾乎沒有進展的希望。如果英國遵守協議,則可能進行更廣泛的談判,但還有更重大的問題亟待解決,特別是有關“國家援助”(英國可以在此條件下補貼國內工業)和捕魚權的問題。
NBD:鮑里斯·約翰遜此前表示英國準備接受“無協議脫歐”。為何英國現在考慮“無協議脫歐”?這將對英國經濟和整個歐洲經濟產生什么影響?
喬納森·波特斯:考慮到英國的紅線,任何條款都相對“稀薄”。目前雙方的共識是,協議涵蓋的范圍僅限于大多數商品的關稅和無配額準入。無論達成協議與否,都會出現新的重大貿易壁壘,如海關檢查、監管壁壘以及各種產品和服務之間相互認可的終結等等。不過,任何協議都不會立即對英國向歐盟的出口施加實質性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然而,“無協議脫歐”將給正在從史上最大經濟沖擊中恢復的英國和歐盟經濟同時帶來沖擊,而英國經濟將遭受的沖擊程度更大。
我們的模型表明,與歐盟成員國相比,“無協議脫歐”可能會在十年內使英國的GDP萎縮8%。而英國政府在2018年發表的分析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實際GDP會下降。但是,這種影響將導致增長持續下降。與美國和其他國家達成更寬松的移民政策和貿易協議將減輕這些影響,但這些影響仍將是巨大而消極的。
國際油價再現暴跌 下行通道又一次開啟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經歷了一段平穩期后,國際油價再度暴跌。
9月8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持續下跌。截至當日收盤,10月交貨的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22%,收于每桶36.76美元;1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5.31%,收于每桶39.78美元。兩大原油期貨價格均創6月15日以來新低。
WTI原油期貨近期走勢 圖片來源:富途牛牛截圖
此后三日總體小幅回升,但整體來看,兩大原油期貨已連續兩周走低。自WTI于4月有史以來首次暴跌至負數以來,油價已大幅度回升。本次油價跌勢再現,是否代表油價又一次開啟下行通道,跌回此前的低位?
華爾街分析認為,本輪油價的下跌,主要原因是市場對于全球能源需求前景的擔憂增加所致。近期,沙特阿美將10月向亞洲出口的輕質原油價格下調1.40美元/桶,超過市場預期,且降價幅度創五個月來最大。與此同時,沙特阿美還將下調向歐洲西北部和地中海地區出口的輕質原油的價格。而這一舉動被視為一根導火索,因為這向市場傳達了一個信號——全球能源需求將持續疲軟。
國際知名能源投行JBC Energy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的郵件中表示,油價短期將承壓,但在第四季度有望迎來更強勁的驅動力。"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在預期內大增,部分原因是美國原油加工量(Crude Runs)急劇下降,而美國原油加工量本身受到颶風干擾的影響。盡管我們預測全球原油加工量在最近幾周將繼續保持緩慢的環比增長,但在8月份由于OPEC供應增加而導致的加工量反彈之后,隱含原油市場供應指標實際上已經開始向靠近平均基準的方向再次下降。”
“不過,考慮到墨西哥灣產量的增加,即使未來需求令人失望,與8月份相比,原油加工量的月度環比下降也有一定余地,而不會使整個石油市場出現過剩。我們可以期待在第四季度迎來重大的變化。隨著疫情的緩解,有更多的員工被要求重返工作崗位,汽油需求將比其往常的季節性模式更為強勁,這也將推動更高的原油加工量。”JBC Energy在郵件中寫道。
除此之外,還有分析指出,此前油價在美股持續上行創歷史新高。近日美股高位回落,因而同步觸發了油價的回調,而同時油價跌幅放大又進一步施壓美股下行。后期若美股止跌后,油市再平衡推進,油價或回歸震蕩走勢。
印度新冠確診全球第二 單日新增居首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北京時間9月13日7點26分,印度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近466萬。9月7日,印度超越巴西,成為全球確診病例第二多的國家,僅次于美國。自8月29日印度單日新增病例數首次超過美國和巴西的最高紀錄以來,印度的單日新增確診人數一直居于全球首位。
印度的疫情演變經歷了一個從嚴防到被迫“解封”再到加速、暴增的過程。印度于今年1月30日首次發現確診病例;7月17日,印度的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00萬例。而自此印度疫情逐漸轉變為“指數級暴增”,從100萬到200萬例,印度耗時21天;下一個100萬例增長,耗時16天;而最近一個100萬例增長,用時縮短至13天。
有外媒稱,印度可能在未來兩個月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當大多數國家疫情趨緩重啟經濟之際,為何印度疫情持續刷新紀錄且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
印度專家認為,這主要歸因于過早放開經濟活動和民眾未能嚴格遵守防疫措施。疫情初期,印度政府在4、5月采取了嚴格的“封鎖”措施。但迫于經濟萎縮、失業率上升帶來的巨大壓力,印度自6月初解除“封鎖”措施,也因此進入確診病例再度攀升的惡性循環。
印度生物技術局-惠康基金會印度聯盟主管、病毒學家沙希德·賈米勒表示,“過去兩周,平均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從大約6.5萬例增至8.3萬例,相當于兩周增加大約27%或每天增加2%。”印度約60%的確診病例來自安得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北方邦,這些邦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當前,印度的疫情發展主要呈現中小城市和農村腹地高速蔓延的特點,而在面臨疫情肆虐的同時,印度還承受著醫療資源持續短缺的痛苦。
華盛頓疾病動力學、經濟和政策中心(CDDEP)主任拉馬南·拉克斯米納拉揚博士認為,由于印度對“不敏感的”快速抗原檢測的依賴,加之病毒檢測給印度普通人造成太大的經濟負擔,許多人未能接受病毒檢測,印度的確診人數被“嚴重低估”。
“此外,對無癥狀感染者血液樣本進行的‘血清學檢查’表明,20%~30%的印度人已有感染,這可能將至少轉化為1億例感染。”拉克斯米納拉揚說道,“印度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我們正在談論的僅為報道出來的感染人數,鑒于檢測水平較低,印度的實際感染肯定有可能已經超過美國。”
疫情之下 經濟沖擊持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1
南非二季度GDP萎縮51%
當地時間9月8日,根據南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南非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51%,該國正在遭遇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危機。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南非政府今后的工作重點將轉向發展經濟。
02
美國奢侈品零售商尼曼破產重組獲批
當地時間9月7日,美國法院日前批準了奢侈品零售商尼曼(Neiman Marcus)的重組計劃,該公司按照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的破產案就此畫上句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尼曼就受到在線競爭對手沖擊,現金流承壓。疫情暴發加劇了尼曼的危機,迫使其解雇了1.4萬名雇員,關閉了43家門店。
03
舍弗勒擬裁員4400人
當地時間9月10日,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舍弗勒集團表示計劃裁員4400人,關閉或出售德國幾家工廠。此次裁員的大部分將在德國的12家工廠和歐洲的另外兩家工廠進行。舍弗勒預計此次裁員將為公司每年節省3億歐元,并預計將產生7億歐元的一次性開支。
04
新加坡航空裁員4300人
當地時間9月10日,新加坡航空宣布,受疫情影響,將裁員約4300人,約占其勞動力的20%。由于招聘凍結、自然減員和自愿離職,最近幾個月該公司已經取消了約1900個職位。新加坡航空首席執行官Goh Choon Phong表示,由于完全依賴國際航線,新加坡航空比全球其他主要航空公司更加脆弱。
05
卡車巨頭曼恩宣布近萬人大裁員
當地時間9月11日,大眾汽車旗下卡車制造商曼恩集團表示,計劃裁減至多9500個職位,相當于其員工總數的近四分之一,并可能關閉位于奧地利施泰爾,以及德國普勞恩和維特利希的三家工廠。
科學戰疫前線速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01
阿斯利康恢復新冠疫苗試驗
英國制藥企業阿斯利康公司12日宣布,恢復一款疑似引發嚴重不良反應的新冠疫苗在英國的臨床試驗。
阿斯利康說,英國一個獨立委員會結束對疫苗的安全數據審查,向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管理局建議恢復試驗,獲得后者同意,因而恢復在英國的臨床試驗。
此前當地時間9月7日,因一名疫苗受試者出現疑似嚴重不良反應,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的新冠候選疫苗臨床三期試驗宣布暫停。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這觸發了疫苗試驗暫停的標準審查流程,因此需要審查疫苗安全數據。
02
哥斯達黎加為新冠患者注射馬抗血清
當地時間9月7日,據報道,哥斯達黎加衛生部已開始為新冠肺炎患者注射馬抗血清,該療法為該國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一種低廉療法。
哥斯達黎加社保局負責人表示,馬抗血清來自注射了新冠狀病毒蛋白的馬匹血漿,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后遺癥,但并非疫苗替代品,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惡化,降低死亡率。
03
巴西研制出新型病毒血清檢測方法
當地時間9月9日,據報道,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血清檢測方法,成本僅為巴西藥店銷售的快速檢測試劑盒的1/20。該檢測方法是通過檢測人體產生的IgG抗體。
04
歐盟與輝瑞、BioNTech就疫苗購買進入最終談判階段
當地時間9月8日,歐盟委員會表示,已與制藥公司BioNTech和輝瑞進入最后階段的談判,尋求購買多達3億劑COVID-19潛在疫苗,這是歐盟敲定或計劃達成購買協議的第六種潛在疫苗。
兩家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歐盟購買的疫苗將由BioNTech在德國的工廠和輝瑞在比利時的工廠生產,并于今年年底開始供貨。
財聞集錦
1
LVMH放棄收購Tiffany后兩者互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資料圖)
當地時間9月9日,奢侈品巨頭路威酩軒集團(LVMH)發布聲明稱,無法完成其收購蒂芙尼(Tiffany)的計劃。LVMH 去年 11月宣布與 Tiffany 達成最終協議,將以 162億美元的全現金價格正式收購 Tiffany,這成為LVMH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也是全球珠寶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案。
Tiffany發布聲明表示,公司已經在美國特拉華州地區法庭起訴LVMH集團及其附屬公司,要求LVMH遵守其在協議中的合同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完成交易。LVMH于10日宣布將反訴Tiffany,原因是“不誠實”以及對于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的“管理不善”。
2
巴菲特5.7億美元投資科技股Snowflake
當地時間9月8日,硅谷云計算獨角獸之一的Snowflake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計劃在Snowflake上市時投資5.7億美元以上。
Snowflake成立于2012年,主要提供云原生數據倉庫服務,該公司客戶包括Capital One、索尼、Adobe等大牌企業,其潛在估值將近240億美元。該公司的上市將成為今年全球最大的科技IPO之一。
3
通用汽車入股尼古拉 后者遭做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資料圖)
當地時間9月8日,通用汽車宣布將持有美國電動卡車制造商尼古拉(Nikola)11%的股份。按照協議,通用汽車將以等值非現金資產獲得Nikola新發行的價值20億美元的普通股,并有權提名一名董事會成員。這是通用汽車一周內進行的第二筆重大交易。上周,通用汽車與本田汽車宣布,擬在北美地區組建汽車業務聯盟。
9月11日,沽空機構Hindenburg Research發表了一份關于尼古拉的報告,指責該公司對技術包括其氫燃料電池進行虛假宣傳。對此,尼古拉表示,“尼古拉已經通過了世界上最可信的公司和投資者的審核。我們正朝著成功之路前進,不會因為一份充滿誤導性信息而試圖操縱我們股票的報告而動搖。”
周五美股收盤,尼古拉股價下跌14.48%。
4
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將在中國建廠
當地時間9月8日,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宣布將在上海附近建立兩家制造廠,以擴大其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并將于明年初開始全面生產。
9月9日至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位于浙江嘉興的Beyond Meat中國工廠擬建地。
Beyond Meat中國區總經理陳美瑜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嘉興工廠將采用“Beyond Meat”品牌生產植物牛肉、植物豬肉和植物雞肉等產品,未來有望降低定價。“在中國進行本地化生產,將有助于我們的產品定價等舉措。”
Beyond Meat于4月份通過與星巴克(Starbucks)的合作關系首次登陸中國大陸。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和對肉的需求,Beyond Meat和其競爭對手Impossible Foods目前都將中國定位為主要增長市場。
5
花旗 CEO明年退休 華爾街大行迎來首位女掌門
簡·弗雷澤 圖片來源:花旗官網
當地時間9月10日,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邁克爾·科巴特(Michael Corbat)宣布將于明年2月退休,并任命消費者銀行業務負責人簡·弗雷澤(Jane Fraser)作為接替者。弗雷澤將成為有史以來首位領導華爾街大行的女性。
現年53歲的弗雷澤被視為金融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于2004年加入花旗集團,曾領導花旗的拉丁美洲業務,此后升任該行全球消費者銀行業務主管。去年10月,弗雷澤被提升擔任該行總裁一職。
6
科技股領跌美股 納指錄得3月以來最大周跌幅
本周,受科技股拖累,美股市場整體延續上周的跌勢。三大股指悉數走低,道指一周下跌1.66%;標普500指數下跌2.51%;納指一周跌幅4.06%,錄得3月以來最大周跌幅。科技股表現持續疲軟,FAANG市值一周內共蒸發超過3500億美元。其中,蘋果本周累跌7.41%。此外,明星科技股特斯拉本周累跌10.9%。
華爾街分析認為,盡管本月科技股已有所回調,但仍存在泡沫。美國總統大選可能導致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年底前可能發生另一輪拋售,進一步拉低大型成長股的股價。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記者:文巧 譚玉涵
編輯:高涵
視覺:劉青彥
排版:高涵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