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14:33:42
最新的2019年全國社保基金年度報告顯示,社保基金14.06%投資收益率再超歷史水平,證券差價收入和股權投資基金收益成為所有投資項目中回報最多的兩大板塊,不僅在一級市場發揮著母基金的配置優勢,也為二級市場注入更多長期且穩健的資本。
有分析人士指出,社保基金不僅在股權投資領域形成了從資本層面切片到治理層面母基金架構中的有機組合,也在二級市場為其他長線資本對接A股長期投資做出了表率。
股權投資收益增長率超過100%
9月11日,全國社保基金2019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揭曉,截至報告期末,社保基金資產總額2.63萬億元,直接投資資產1.04萬億、占總資產39.60%;委托資產1.59萬億、占總資產約60.40%。
從投資業績來看,2019年,社保基金權益投資收益額2917.18億元,投資收益率14.06%。其中,已實現收益額944.80億元(已實現收益率4.64%),交易類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額1972.3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8.14%,累計投資收益額1.25萬億元,2019年的投資收益率已大幅超過歷史平均水平。每經記者發現,當年股權投資基金收益漲幅較大,收益率同比上漲約127%。
社保基金收益表(2019)
圖片來源: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根據社保基金的投資方式,股權投資基金是社保基金通過直接投資的方式開展運作的,相當于母基金的投資形式。啟信寶數據顯示,目前社保基金對外投資的基金中共有28只,其中包括上海國投協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
從相關基金的LP屬性和GP資質不難發現,基金管理人大多有政企合作的相關背景,同時具有特定產業的布局方向。而從投資者結構來看,卻不全是國資來源。
對此,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曾公開表示,從資本環節看,只有母基金在最頂層的層面,可以把國有資本、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家族財富乃至自然人的財富中,可以在LP層面分性質、分規模、分結構加以有機組合,從而可以一層一層投資下去,形成了資本層面切片到治理層面母基金架構中的有機組合。
此外,社保基金也通過直投入股了大量的國企、央企、甚至優質的民營企業,收益頗豐。根據已知的數據,社保基金在直投板塊共進行了51次項目投資,年均投資數約為4個。在可查詢金額的28次投資事件中,社保基金已累計投資近829.32億,平均單筆投資額約29.62億,單筆投資額在1億以上的有15個,100億及以上的有7個,最高投資額達155.2億之多。
相關項目多數集中于戰略融資、定向增發及A輪,但所投金額卻普遍超過了一般的市場投資。再加上社保基金的投資總額按成本計算不超過劃入基金貨幣資產的20%之規定,社保基金的直投往往“點到為止”,并不實際控股。
證券差價收入同比增長679%
圖片來源:攝圖網
除了股權投資受益頗豐,社保基金的證券差價收入同比增長近679%。長期以來,社保基金作為長線資金的象征,一直被市場人士視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而根據記者的統計,截至去年底,一共有818只個股背后有社保基金的持倉。
其中,共有188只個股獲得加倉,變動最大的是農業銀行。Wind統計顯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在去年一共對農業銀行加倉137億股,持倉市值增長529億元。此外,社保基金還對163只個股減倉,并新建倉300只個股。其中,工商銀行、中國人保分別獲得123億股、38億股,持倉市值分別增長725億元、289億元。
從板塊分布統計來看,社保基金對主板的投入最多;其次是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所屬行業來看,社保基金持股主要集中在大金融及保險、醫藥生物、化工、電子行業。
從被投公司2019年年報經營數據來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板塊利潤規模靠前;在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方面,萬集科技、銀座股份和中海油服等增長幅度最大,分別是13977%、5216%和2751%。共有587只個股實現凈利潤的同比增長,在所有社保基金參股企業中數量占比超過70%。
業內人士分析,社保基金入市加速,將發揮價值發現功能。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公開表示,“社保基金在投資風格方面注重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因此投資績效體現在長期表現方面。縱觀近年表現,總體來看,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率波幅在收窄,離散程度在收斂。這也表明,社保基金在投資水平方面不斷提高,投資管理水平不斷成熟。”
董登新分析,社保基金屬于長期資金,也是A股市場最為短缺的一類資金。A股市場“不差錢”,但缺乏長期機構投資者,在該方面,社保基金起到了示范和帶頭作用。以社保基金為代表的長期資金規模將越來越大,這對于A股市場改變“牛短熊長”等格局至關重要。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