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電商零售

每經網首頁 > 電商零售 > 正文

保密程度超盒馬 “犀牛”亮相將給阿里帶來怎樣的新故事?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6 21:47:49

阿里巴巴“新制造”的版圖開始顯現。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王麗娜    

“請注意,9月16日阿里巴巴動物園有新動物出沒。”

近日阿里巴巴對外發出的一張神秘邀請函、邀請函上一只不知名動物的腳印、以及“是阿里內部保密3年的項目”之類說法的不斷發酵,讓這一“新動物”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一時間,“熊出沒”“犀牛腳”等猜測頻出。如今,這一神秘動物終于現身。

9月16日,阿里巴巴揭曉了這一“新動物”為犀牛,與此同時,其打造的全球首個新制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而在這一平臺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位于杭州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看到,阿里新制造“一號l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正式投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星平 攝

據了解,這一戰略級項目已保密運行3年,阿里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已獲得60個服裝制造業的專利。2017年,阿里推出盒馬鮮生時,保密了兩年。如今,這一潛行3年的平臺揭開面紗,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新制造”的版圖也開始顯現。

阿里動物園來了“新動物”

一直以來,阿里巴巴的大部分業務都以動物命名,比如天貓是一只貓,螞蟻金服是一只螞蟻,盒馬鮮生是一只河馬,菜鳥是一只鳥,因此也被網友們稱為“阿里動物園”。

此次“迅犀”的加入,也讓阿里動物園又多了一個新成員。至此,阿里動物園中已經有包括阿牛(B2B業務)、袋耳朵(阿里媽媽)、天貓(天貓)、淘公仔(淘寶)等在內的近30種動物了。

據啟信寶信息,“迅犀”代表的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18年3月19日就已經注冊成立,注冊資金達300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正是現任淘寶天貓總裁蔣凡。

2020年開始,該公司在出資方式、出資比例等方面進行了變更。最近一次變更關于經營范圍,變更前,該公司經營范圍主要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服飾服裝、箱包配件、面料、機器設備銷售等,變更后,服飾制造、服裝服飾零售、箱包銷售、面料紡織加工等業務被前置。值得注意的是,許可項目包括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此外很重要一塊業務集中在技術服務、技術交流、轉讓和推廣。

作為阿里巴巴內部保密3年的項目,犀牛智造一推出便進入到阿里動物園,顯然其定位也與阿里此前的業務有所不同。

蔣凡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表示,犀牛智造是一個定位于服務中小商家的智能化制造平臺,希望幫助商家提升生產工業的效率,同時也為更好地支持這些商家提升他們消費者的體驗。

“犀牛智造平臺希望把數字洞察應用在制造環節中,實現真正的產銷一體化,我們也希望通過犀牛智造平臺幫助制造企業降低制造工業的門檻,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就業。”據蔣凡介紹,該平臺計劃在2025年直接帶動超過10萬人就業,并帶動相關產業的區縣20萬人就業。

犀牛智造CEO伍學剛表示,“犀牛智造”不只是工廠,更是平臺,因為它實現了生產端到端、全鏈路的數字化,因此具備高度柔性的供應鏈能力,可以按需生產、以銷定產、快速交付。而未來,犀牛智造的愿景是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化柔性制造的基礎設施,讓商家像使用云計算一樣使用云端制造。

“新零售”后的“新制造”故事

“從新零售走向新商業已經是高度共識,今天的商業已不需要討論線上線下,只有是否數字化之分。”去年底,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目前已經無需再過多談新零售了。可不到一年,新制造已然成為阿里巴巴又一重點。

事實上,2016年杭州云棲大會上,馬云便提出未來三十年社會發展將出現的五個新趨勢,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2018杭州云棲大會上,馬云著重談到了新制造。

如果說新零售是重新定義了零售方式,構建了“人貨場”,連接C段,那么“新制造”,顧名思義也是重新定義了制造業的運作方式。

“新制造將會重新定義制造業,重新定義客戶、市場、供應鏈和所有的商業、運營以及服務,這是一場技術的革命,更是思想的革命。”馬云表示,定義新制造的標準是:按需定制、個性化、智能化,而按需制造的核心是數據。驅動未來制造業的是數據,大數據是生產資料,云計算是生產力。新制造是基于大數據時代思想的制造業,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未來成功的制造業一定是用好互聯網,一定是IoT,一定是云計算、大數據的新型制造業企業。

而當時馬云在闡述“五新”是,也指出同為“五新”中的新技術將是新制造至關重要的一環。顯然,新技術必然是要落到工廠層面。因此,此次迅犀也是阿里為其五新戰略之一“新制造”落下的關鍵一子。

但與之前阿里經常提及的C2M不同,記者查看犀牛智造平臺官網發現,目前該平臺只向特定淘寶賬號開放。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該平臺是由天貓淘寶體系下研發,而非阿里B2B。由此可見,新制造對應新零售,又在一個體系下,供銷一體的阿里巴巴數字生態決意將徹底貫穿整個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目前犀牛智造平臺上主要的業務來自于淘寶。在試點運營2年多時間里,“犀牛工廠”已累計為200位淘寶天貓商家、主播、時尚達人等提供生產服務。

蔣凡表示,犀牛智造平臺會把數字洞察應用在制造環節中,將消費者洞察、行業洞察與生產環節緊密相連,實現真正的產銷一體化,幫助中小商家解決生產供應鏈中的一系列痛點,實現更聰明的生產排期、彈性生產。

“犀牛智造平臺打造的首個標桿性工廠已經有3年,未來,犀牛的智造能力會像阿里的云計算一樣被調用,實現生產的云端化,從而大幅降低社會資源的浪費,商家也可以更加專注于商品的設計、品牌的打造和客戶的服務。”蔣凡說。

率先從服裝領域切入

值得注意的是,犀牛智造作為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制造平臺,率先選擇了在服裝行業開始探索。

之所以如此,伍學剛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采訪時表示,主要是基于三個原因。

一是服裝行業是一個達到三萬億規模的大行業,是消費品市場最大的品種之一;二是服裝行業的痛點很深,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由于服裝的時尚屬性、產品的生命周期極短,又受潮流、天氣等諸多因素影響,傳統的以產定銷的商業模式造成巨大的浪費,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庫存打折浪費高達數千億;三是考慮到服裝是阿里巴巴電商平臺最大的銷售品類,阿里已經擁有萬億級別的銷售規模,可以通過數字洞察、利用算法模型,發現市場機會和做出預測,幫助中小商家進行精準地開發和生產。

據了解,通過過去三年的運行,“犀牛智造”在需求端,打通淘寶天貓,為品牌商提供精準銷售預測,首次讓按需生產可規模化實施;在供給端,通過柔性制造系統,犀牛工廠可實現100件起訂,7天交貨。

相較其他工廠,犀牛能夠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高度數字化的犀牛工廠,能夠承接更多個性化、小規模的訂單,但同時又可以保持低成本和高效率。

“新制造聽起來高大上,對商家來說就是一家聰明的共享工廠,我們接小單、急單。所以90%的客戶都是中小商家,尤其是淘寶天貓上的新品牌。”伍學剛如此解釋犀牛智造工廠的不同。他表示,就像網商銀行是專為中小商家提供小額貸款的“傻子銀行”,犀牛工廠就是專為中小商家提供小訂單的“傻子工廠”。

不過,伍學剛也表示,盡管當前的切入點是在服飾,但并不意味著犀牛智造平臺只局限于服裝領域,之后還會逐步拓展到其他行業中去。

(實習生楊帆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犀牛 阿里 服裝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