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5 19:32:49
每經記者 滑昂 每經編輯 文多
近日,上交所披露了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誼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下同)。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致力于抗腫瘤藥物開發的創新藥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誼眾目前并無商業化產品上市,公司核心產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以下簡稱紫杉醇膠束),已完成聯合順鉑用于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床試驗,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有望在2020年內獲批上市,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紫杉醇膠束。
本次沖擊科創板IPO,上海誼眾擬募集資金10.33億元,用于年產500萬只注射用紫杉醇膠束及配套設施建設、紫杉醇膠束擴大適應癥臨床研究等項目。
前景看似不錯,但上海誼眾也面臨不少風險,如主要藥物上市風險、單一產品依賴風險、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不確定性的風險,以及包括未能達到預計市值上市條件等風險。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截圖
上海誼眾成立于2009年,據公司官網介紹,其致力于抗腫瘤藥物新劑型及相關產品的開發,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藥企。
據公司招股書披露,目前上海誼眾尚無實際產品銷售,也沒有代理其他藥企的產品進行銷售,公司尚無營業收入。
2017年至2019年,上海誼眾分別實現凈虧損1006.11萬元、1258.90萬元和3.1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約3.38億元。今年第一季度,上海誼眾繼續虧損557.39萬元。
上海誼眾的虧損主要來源于其研發投入。2017年至2019年,以及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分別投入1489.44萬元、1350.76萬元、1.79億元和467.29萬元進行研發。公司目前的團隊自然也是以研發人員為主。截至2020年3月末,其共有研發人員50名,占發行人員工總數73.53%。
本次沖擊IPO,上海誼眾選擇的是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II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
上海誼眾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核心產品紫杉醇膠束已于2019年1月完成Ⅲ期臨床試驗。而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資金10.33億元,用于年產500萬只注射用紫杉醇膠束及配套設施建設、紫杉醇膠束擴大適應癥臨床研究等項目。為該藥物商業化進一步做準備。
需要指出的是,上海誼眾目前依靠一款即將商業化的產品沖擊科創板,還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公司也在招股書中提示,公司存在未能達到預計市值上市條件的風險。
雖然尚未有產品銷售,但上海誼眾有望在2020年內實現“自我造血”。公司的國家2類新藥紫杉醇膠束自2015年開始進行Ⅲ期臨床試驗,并于2019年初完成。2019年7月,該款藥物報送國家藥監局審評中心新藥注冊申請獲受理,有望在年內獲批上市。
上海誼眾在招股書中稱,其申請注冊的是紫杉醇膠束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化療。根據其完成的紫杉醇膠束聯合順鉑與含聚氧乙烯蓖麻油紫杉醇注射液聯合順鉑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隨機、對照、開放、多中心臨床試驗(以下簡稱Ⅲ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紫杉醇膠束較普通紫杉醇注射液具有一定優勢。
目前,國內已有石藥集團、恒瑞醫藥、綠葉制藥、齊魯制藥等公司的注射用紫杉醇產品上市。中信建投研報預測,2020年恒瑞醫藥、石藥集團注射用紫杉醇銷售量將達到200萬支,對應銷售額分別為15.6億元、14.9億元。
上海誼眾作為一家創新藥企,盡管核心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但公司此前完全不具有商業化運營一款藥品的能力。為此,上海誼眾正搭建市場營銷團隊,建立自有的銷售渠道和隊伍。并待產品正式商業化銷售后,通過自營團隊和渠道覆蓋迅速產生銷售收入。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