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5 12:17:35
華為認為,5G的發展不能“單打獨斗”,需要技術與生態的協同,還需要與行業方案提供商、上下游伙伴、客戶共同進行創新實踐,才能“共創新價值”。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張海妮
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華為展臺。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晶 攝
自去年5G牌照發放后,我國5G網絡建設便駛入“快車道”。據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前,全球總共部署了超80萬個5G基站,其中全國已經建設60萬座5G基站,5G用戶已經超過1.5億。也就是說,中國的5G建設進度遠超其他國家,位居全球第一。
5G部署規模落地后,下一步該如何走成為業界普遍關心的話題。在10月14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的ICT領袖論壇上,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給出了建議:中國5G下一階段的核心目標是,要從體驗和商業閉環等角度去打造最成功的5G。
根據羅杰斯創新擴散曲線理論:創新事物在一個社會系統中被使用的人口數量達到10%~20%,價值增長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即“拐點”到來。當前,中國5G手機的累計出貨量已達1.2億,同時5G“千元機”也正式發布,在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看來,5G的價值“拐點”將很快到來。同時,面向個人的創新業務也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韓國AR類的一些個人應用已經進入商用,中國多視角直播、自由視角直播,以及一些云VR/AR也在逐步進入規模商用的階段。”魯勇說道。
什么是成功的5G?“對運營商而言,面向個人業務,運營商需要提供差異化的極致體驗,升級消費互聯網,讓用戶真正被5G業務吸引,促進人口紅利疊加數據紅利,實現商業閉環;面向千行百業,則需要深入行業藍海,孵化新能力底座、重構面向行業的運營平臺和服務流程,把5G業務打造成運營商新的增長引擎,真正助力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丁耘說道。
丁耘認為,在當前5G網絡部署的初期,與韓國、瑞士等5G部署較早的國家相比,中國的5G行業若要取得更大成功,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例如:在個人業務領域,用戶體驗還存在差距,即“假、啞、差”的問題;另一方面,有5G手機的用戶所在的區域可能沒有5G網絡的覆蓋,整體來看,“機”、“網”、“套”匹配度仍然不高。
另外不容忽視的是,5G投資巨大,運營商迫切需要盡快探索出一個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對此,丁耘指出,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商業閉環:首先是“開源”,即通過創新的差異化應用來加速釋放流量的紅利;其次則要“節流”,從整體的角度對運營商的TCO進行優化;最后,“站在明天看現在”。面向5G即將帶來的賬單風暴等潛在問題,及早升級目前的運營平臺,提升數字化水平,提升運營的效率。
在通信展的華為展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華為已經有眾多有針對性的方案來實現綜合節能。例如:通過華為站點級的綜合解決方案,可以實現5G站點的極簡部署,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站點、市電、線纜等周邊設施改造成本,結合智能運維方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幫助客戶實現5G TCO的“三免三省”。
雖然5G到來的時間不長,但已經給個人、企業以及社會帶來越來越高的價值,這點尤其體現在疫情期間,5G網絡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中所發揮的“科技抗疫”作用。
不過,華為認為,5G的發展不能“單打獨斗”,需要技術與生態的協同,還需要與行業方案提供商、上下游伙伴、客戶共同進行創新實踐,才能“共創新價值”。
此前,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曾提出一個新的觀點:“隨著5G在全球完成規模部署,5G、計算、云、AI等戰略性技術歷史性地匯聚到一起,相互促進,帶來聯接、AI、云、計算、行業應用5個產業的‘機’會。”
5“機”協同的背后是華為的深入思考。魯勇在實踐中發現,不論是遠程操控、圖像識別,還是無人機器類等場景應用,依靠單純的5G聯接能力是無法實現的,5G只有與智能終端、行業終端、云計算、AI等其他能力協同,并且結合行業信息化系統,才能產生聚變效應,而5G的價值,也才能得以實現。
他舉例稱,華為與中國移動以及相關合作伙伴為南方電網提供的5G+無人機的巡檢解決方案,傳統模式下需要人工在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在高壓線上行走完成巡檢,通過5G+圖像識別的技術,工作人員在地面就可以完成操作;在山東、山西的礦區,基于5G實現的遠程操控,使得很多工人不必再下井進行幾百米深的地下作業。
“未來‘三高’(高風險、高重復、高精度)類的人工工作,將隨著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創新,更多由機器來完成。”魯勇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采訪時說道。
除了完善硬件生態外,軟件應用也至關重要。“5G行業應用發展不僅僅是運營商的事情,更需要全產業鏈‘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將電信行業與其他行業相融合,形成行業標準,這樣才能加速5G行業應用的發展。”丁耘說道。
會上,華為公司戰略部總裁張文林公布了華為的“沃土計劃”與“耀星計劃”的最新進展。其中,以云為主的ICT基礎設施的“沃土計劃”,目前已有150萬的開發者和超過1.8萬的合作伙伴;而針對智能終端領域的“耀星計劃”,投入了10億美元的資金扶持,注冊開發者的數量已經達到180萬,集成HMS Core的應用數已接近10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