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擬參與設立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國泰君安前三季度凈利同比增長37%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8 22:33:57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吳永久    

28日晚,國泰君安證券公告,10月28日,公司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審議公司與關聯方共同投資參與設立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議案》。根據董事會決議,上海國泰君安創新股權投資母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國泰君安母基金)于2020年10月28日與其他投資方共同簽署了有關出資協議。在去年,國泰君安批準公司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聯合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等其他8家公司發起設立了國泰君安母基金。

擬出資設立生物醫藥產業基金

國泰君安今晚公告,2020年10月28日,公司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審議公司與關聯方共同投資參與設立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議案》。根據董事會決議, 國泰君安母基金于2020年10月28日與其他投資方共同簽署了有關出資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是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生物醫藥產業專項基金。該基金通過立足滬港、面向全球、重點投向符合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戰略方向的關鍵領域。

該基金的募集規模為首期70億元, 預計總規模90億元人民幣, 基金存續期8年,其中投資期和退出期均為4年, 經全體合伙人同意可各延長1年。基金管理人為上海上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該基金重點聚焦生物醫藥、創新化藥、醫療器械、研發外包及服務產業鏈、醫療健康領域的新興技術趨勢以及與各有限合伙人有明顯產業協同的幾大主要項目領域。

記者了解到,在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出資人中,上實集團出資20億元,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5億元,國泰君安母基金出資14億元,占比20%。不過,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首期關閉后,將繼續針對后續意向出資人參與基金開展募資, 如后續募集中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認繳規模達到90億元,國泰君安母基金在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中的認繳金額將增加至16億元。

“本次投資參與設立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 符合國泰君安母基金投資策略,有利于擴大公司在股權投資行業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促進公司股權投資等有關業務的發展。”談及本次投資的目的及對公司的影響時,國泰君安證券表示。

今日晚間,國泰君安證券同時發布了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257.37億元,同比增長24.98%,凈利潤89.52億元,同比增長36.75%。

多家券商設立母基金

早在2017年,國泰君安證券就提出了要打造買方生態體系的戰略規劃,形成買方業務和賣方業務協同發展新的戰略布局,以此服務與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在2018年7月29日,國泰君安創新投資在上海舉辦母基金啟動儀式,宣布成立總規模達500億元的市場化股權投資母基金。基金首期募集100億元,計劃將40%投向內部子基金、40%投向外部子基金、20%直接投資。這被視為邁出了券商私募子公司探索市場化母基金的重要一步。

隨后,在去年12月5日,國泰君安公告,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九次臨時會議批準公司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聯合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等其他8家公司發起設立了上海國泰君安創新股權投資母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也就是國泰君安母基金,認繳規模80.08 億元,其中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計認繳40億元, 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認繳15億元。

談起發起設立母基金的初衷,國泰君安當時在公告中表示:“一方面,可以匯聚金融資源和產業資源,深入推進產融結合,更好地落實金融資本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責任和使命;另一方面,可以擴大公司在股權投資行業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吸引更多的優質項目資源,促進公司股權投資等有關業務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為了更好的促進金融和產業的融合發展,除了國泰君安證券,多家券商如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證券、華泰證券等也紛紛設立了母基金。典型的如2016年,華泰證券涉足母基金業務,設立了華泰招商(江蘇)資本市場投資母基金(有限合伙)。2018年,國都證券旗下開展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的子公司國都創投業轉型至母基金業務,聚合了國都證券自有資金、地方政府資金、國有企業和產業資本等多樣化的資金。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8日晚,國泰君安證券公告,10月28日,公司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審議公司與關聯方共同投資參與設立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議案》。根據董事會決議,上海國泰君安創新股權投資母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國泰君安母基金)于2020年10月28日與其他投資方共同簽署了有關出資協議。在去年,國泰君安批準公司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聯合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等其他8家公司發起設立了國泰君安母基金。 擬出資設立生物醫藥產業基金 國泰君安今晚公告,2020年10月28日,公司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審議公司與關聯方共同投資參與設立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議案》。根據董事會決議,國泰君安母基金于2020年10月28日與其他投資方共同簽署了有關出資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是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生物醫藥產業專項基金。該基金通過立足滬港、面向全球、重點投向符合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戰略方向的關鍵領域。 該基金的募集規模為首期70億元,預計總規模90億元人民幣,基金存續期8年,其中投資期和退出期均為4年,經全體合伙人同意可各延長1年。基金管理人為上海上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該基金重點聚焦生物醫藥、創新化藥、醫療器械、研發外包及服務產業鏈、醫療健康領域的新興技術趨勢以及與各有限合伙人有明顯產業協同的幾大主要項目領域。 記者了解到,在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出資人中,上實集團出資20億元,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5億元,國泰君安母基金出資14億元,占比20%。不過,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首期關閉后,將繼續針對后續意向出資人參與基金開展募資,如后續募集中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認繳規模達到90億元,國泰君安母基金在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中的認繳金額將增加至16億元。 “本次投資參與設立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符合國泰君安母基金投資策略,有利于擴大公司在股權投資行業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促進公司股權投資等有關業務的發展。”談及本次投資的目的及對公司的影響時,國泰君安證券表示。 今日晚間,國泰君安證券同時發布了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257.37億元,同比增長24.98%,凈利潤89.52億元,同比增長36.75%。 多家券商設立母基金 早在2017年,國泰君安證券就提出了要打造買方生態體系的戰略規劃,形成買方業務和賣方業務協同發展新的戰略布局,以此服務與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在2018年7月29日,國泰君安創新投資在上海舉辦母基金啟動儀式,宣布成立總規模達500億元的市場化股權投資母基金。基金首期募集100億元,計劃將40%投向內部子基金、40%投向外部子基金、20%直接投資。這被視為邁出了券商私募子公司探索市場化母基金的重要一步。 隨后,在去年12月5日,國泰君安公告,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九次臨時會議批準公司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聯合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等其他8家公司發起設立了上海國泰君安創新股權投資母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也就是國泰君安母基金,認繳規模80.08億元,其中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計認繳40億元,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認繳15億元。 談起發起設立母基金的初衷,國泰君安當時在公告中表示:“一方面,可以匯聚金融資源和產業資源,深入推進產融結合,更好地落實金融資本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責任和使命;另一方面,可以擴大公司在股權投資行業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吸引更多的優質項目資源,促進公司股權投資等有關業務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為了更好的促進金融和產業的融合發展,除了國泰君安證券,多家券商如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證券、華泰證券等也紛紛設立了母基金。典型的如2016年,華泰證券涉足母基金業務,設立了華泰招商(江蘇)資本市場投資母基金(有限合伙)。2018年,國都證券旗下開展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的子公司國都創投業轉型至母基金業務,聚合了國都證券自有資金、地方政府資金、國有企業和產業資本等多樣化的資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