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10月餐飲收入增速轉正 前10月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6 18:10:56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10月份,反映線下消費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當月,我國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9月份為下降2.9%。從歷史數據看,這是該指標今年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

對于10月份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指出,生產穩中有升,需求企穩回暖,就業繼續改善,物價總體平穩,市場預期向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10月消費表現不俗

消費復蘇一直是各界關注的重點。

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76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月加快1.0個百分點。這已是連續第3個月增速回正。

此前,單月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同比增速已于今年5月轉正。10月,我國餐飲收入也實現了年內首次同比正增長。

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一系列數據說明居民消費繼續修復,線下服務消費修復較快。10月,商品消費增速4.8%,較前值抬升0.7個百分點;餐飲收入同比增速0.8%,年內首次回正。結合十一假期旅游收入、主要酒店訂單情況等跟蹤指標來看,旅游住宿等線下服務消費活動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8成上下。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李奇霖分析稱,社零同比增長4.3%的數據看似不及市場預期,但如果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10月消費數據其實并不差。10月CPI同比只有0.5%,相比于9月下降1.2個百分點。他指出,通縮自然會對名義增速的讀數有拖累,剔除價格因素后,10月社零實際同比增長4.6%,甚至比疫情前的2019年12月增速4.5%還要高。

汽車方面,數據顯示,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2.0%,增速比9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汽車類商品銷售拉動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約1.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分析,汽車類商品保持兩位數增長。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居民消費信心增強,汽車換購需求持續釋放,特別是在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帶動下,汽車市場銷售明顯回暖。

超八成工業行業實現增長

除消費走強外,10月份投資、生產各項指標持續改善。

投資方面,繼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由負轉正后,1~10月份投資同比增長1.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0.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楊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數據顯示基建投資和地產投資繼續發力,這與工業生產中鋼材、水泥產量表現一致。11月以來的高頻數據也表明基建、地產發力的延續性。

此外,楊暢還對記者分析,1~10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下降5.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2個百分點,表明投資積極性正在修復過程中,并且制造業投資與制造業增加值之間的差額有所收窄,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產成品庫存或小幅去化。

在工業生產數據方面,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上月持平,高于上年同期2.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江源結合數據分析,分行業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4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為82.9%。1~10月份,315種產品同比實現增長,較1~9月份增加32種;23個行業實現增長,較1~9月份增加3個,增長面均首次過半。

就業壓力緩解

就業數據也有亮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1~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此外,付凌暉還披露,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

關于就業數據,楊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前值5.4%);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8%(前值4.8%);25~59歲主力就業人群的調查失業率低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5個百分點(前值0.6個百分點),表明非主力就業人群就業壓力有所緩解。

10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7小時。非主力就業人群壓力繼續緩解,或表明經濟修復逐步逼近高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餐飲 消費 就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