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17:30:18
一場獨具特色的發布儀式、二十多家國內主流媒體參與,11月19日,土巴兔在總部大樓舉辦媒體交流會,在先參觀后交流的輕松氛圍下向外界公布“裝修保”全面升級。
從2012年保障措施誕生,到2020年裝修保升級到2.0階段,土巴兔歷時8年時間,為業主裝修構筑起全方位的服務保障體系。此次裝修保全面升級,意味著土巴兔將不斷打造裝修服務標準,破解用戶痛點,構建平臺的服務壁壘。
“從選裝修的這一刻開始,用戶不僅要面對資金安全上的顧慮,還要受到售后、質量等各方面問題的影響。”土巴兔副總裁劉荃直指行業“痛點”,并給出了平臺探索出的破解之法,未來將持續以用戶需求驅動B端服務升級,從而助推整個裝修行業的良性發展。
土巴兔質檢員工作現場
其實早在三天之前,土巴兔就通過官方微博透露出一些信息。11月16日午間,土巴兔官微發布了一組3張有懸念的海報,用活潑歡快的卡通人物形象對外釋放出“將有事情發生”。
活動當天,懸念很快被揭曉。正是借助這場媒體交流會,土巴兔將一則重磅消息公之于眾。“此次裝修保升級,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從2項保障,全面升級為8項措施。”會上,劉荃作為土巴兔主管裝企運營業務的副總裁,為到場媒體介紹了裝修保升級的內容詳情。
按照土巴兔官方介紹,此次裝修保的全面升級,首先就體現在保障措施的數量增加。這項新保障體系,涵蓋了先裝修后支付、第三方質檢、建工意外險、正品輔材、售后延保、在線預算審核、陪同簽約和新房驗收等8大保障措施,是在之前“資金安全保障”和“工程質量保障”的基礎上,又新增了各方面的考慮。
其中,“先裝修后支付”是指用戶裝修款由第三方全國性銀行進行專項管理,保障用戶資金安全,每個階段施工完畢且用戶確認后分階段支付給裝修公司。“第三方質檢”則是在關鍵裝修節點質量檢測,提前發現問題避免完工反復整改,并為用戶出具電子報告。
相比之下,市面上也有公司推出了類似的保障性服務,但在裝修開始前,裝企就可以收到部分款項,而且資金也非嚴格意義上的托管,安全性明顯降低。
與前兩項保障措施相同,“建工意外險”從字面上就能理解,是為工地上的生命財產安全投保的一項保障措施。
可以說,第三方質檢就是“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新增的在線預算審核、陪同簽約和新房驗收也都是在發揮專業性,從裝修的前端和后端為業主有效避坑。相比之下,正品輔材則是從質量上對材料品質進行把控,售后延保是延長保修時間的周期。
資金、質量、保險、檢驗,用土巴兔副總裁劉荃的話說,這次將方方面面的保障措施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系統性的保障措施”。而土巴兔的這一整套保障舉措,在行業內尚屬首例。
一直以來,裝修行業痛點眾多,影響著業主裝修體驗。當天媒體交流會上,土巴兔副總裁劉荃絲毫沒有回避,坦言是“行業倒逼企業不斷創新”。對于裝修保升級的背景,他也明確指出,此次是對原有服務進行優化升級。
在土巴兔針對“裝修”所進行的一項調研中,有近60%的業主最擔心的環節是“工程質量”,其次是裝修增項等問題。有41.07%的業主表示,裝企如果無法提供廠家售賣的正品輔材,絕對不會選擇。同時,還有超過75%的業主愿意自購保障服務。
事實上,對于裝修行業的弊病,遠非一朝一夕的問題。正因如此,土巴兔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步為業主破解“痛點”。
最先誕生的,便是資金托管。2012年,土巴兔率先推出“先裝修后支付”資金托管服務。
對裝修行業而言,這樣的支付方式無疑是一把利刃,直接打破“先款后工”的支付方式。不過,行業專家對此卻給予了盛贊。一來對業主而言,確保了資金安全和話語權;而對裝企而言,倒逼商家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與此同步,土巴兔也推出了第三方質檢服務。在裝修過程中,對關鍵環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且業主滿意,裝企才能收到相應款項。
“裝修是一件復雜的事,又低頻、專業度較低。”土巴兔內部人士表示,讓業主短時間變成“專家”很難而且耗時間,“平臺代表的是一群人,推出先裝修后支付和第三方質檢的‘裝修保’服務,就是我們來為業主完成這些專業的事”。
無一例外的是,土巴兔的各項保障措施,都是從用戶價值出發,保障業主們的權益。
當然不得不承認,“裝修保”的誕生與土巴兔的優勢密不可分。而土巴兔在技術、保障、內容、口碑等各方面構建壁壘,也是其更好的服務于用戶的保障。
在不斷構筑壁壘的同時,土巴兔也在全力打造家居內容和社區生態平臺。目前,土巴兔平臺匯聚了大量裝修攻略、案例以及海量的裝修設計效果圖,可以幫助業主獲取裝修知識,幫助企業進一步觸達消費者,建立業主和裝修公司之間的高效連接。
而土巴兔構建起的評價體系也極大吸引著業主,平臺從業主瀏覽裝修方面攻略開始,對內容、口碑體系、資金安全保障等全面做改造,讓業主更放心選擇平臺所推薦的公司,降低業主的決策難度。
此次土巴兔裝修保升級,就是在保障業主的需求。據透露,全新升級的裝修保具有顯著的本地化特性,未來將不斷完善并逐步推行至全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