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8 15:57:43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文多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1月27日上午,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在深圳舉行,君實生物首席運營官馮輝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生物制藥業的整個生態帶來了四方面影響。首先,當前抗病毒藥物、疫苗、核酸檢測等需求迫切;其次,生物企業研發速度提升,研發領域也在拓展;同時,生物藥企之間、生物藥企和相關機構之間,在全球范圍建立起了廣泛合作,優勢互補;最后,他預計生物制藥企業并購將步入活躍期。
馮輝還詳細介紹了君實生物與中科院微生物所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SARS-CoV-2單克隆抗體注射液(JS016)的研發歷程。據了解,截至目前,JS016已順利完成中國、美國2項健康受試者I期研究,并且正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針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單藥與聯合療法II期研究。今年5月,君實生物與美國禮來制藥簽署了《研發合作和許可協議》,雙方在全球層面合作推進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臨床開發、生產和商業化。
11月27日上午,馮輝在演講中重點談到新冠疫情對生物制藥生態帶來的影響。
他表示,當前抗病毒藥物、疫苗、核酸檢測等需求迫切。從中長期來看,疫苗、中和抗體、特免血漿、中藥等抗病毒類藥物受到更多創新藥企業關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該領域研發動力不足的現狀。
其次,新冠疫情之下,電子臨床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新興科技行業積極參與。從目前來看,AI技術有望加速藥品研發的進程,提高靈活性,降低研發成本。
馮輝表示,相對于2003年,今年的肺炎疫情期間,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反應速度十分迅速。從全球來看,疫情下疫苗研發時間也大幅縮短。“康希諾此前已獲批的疫苗產品MCV2(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和Ad5-EBOV(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在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后均經歷了數年的臨床試驗階段。而今年新冠疫苗的Ⅰ期臨床和Ⅱ期臨床間隔可不足一月。”
馮輝還告訴現場觀眾,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研發新冠疫苗,目前候選新冠疫苗超過250個,其中30個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約25個有望在今年進入人體試驗階段。預計疫苗將會在2020年第4季度至2021年第1季度間上市,至2021年底,會有更多候選疫苗相繼面市。
馮輝認為,疫情讓整個生物制藥生態被投資人青睞。“我們預計,企業的并購將進入活躍期。現金消耗率高的生物技術企業可能會選擇提前出售或對外授權資產,大型制藥企業可能會尋求授權引入或者收購,以解決研發計劃推遲導致的產品線放緩。”他說道。
馮輝在出席論壇時還提到,疫情之下,生物藥企之間、生物藥企和相關機構之間,在全球范圍建立了廣泛合作,新冠疫情下建立的合作伙伴關系,較以往有更高的決策和執行效率。
他結合君實生物的JS016抗體的開發歷程介紹道:今年1月底,公司便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開始合作,初期先從北京地壇醫院康復患者體內分離出中和抗體,隨后在中科院微生物所、武漢病毒所等機構經歷了一系列臨床前的體外和體內篩選和評價實驗,并達成穩定的規模化生產。“但是等我們把藥物做出來以后,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臨床環境相對有限,而全球疫情日漸危急,因此,公司又與美國禮來制藥達成戰略合作,在更廣泛的全球層面加速推進JS016的開發。”馮輝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君實生物與美國禮來制藥簽署了《研發合作和許可協議》,雙方將合作研發及商業化SARS-CoV-2中和抗體(JS016),禮來制藥將被授予在中國外對君實新冠抗體開展研發活動、生產和銷售的獨占許可。
根據君實生物日前披露,JS016已順利完成在中國、美國的兩項健康受試者I期研究。目前,君實生物正在進行一項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評價JS016初步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的國際多中心Ib/II臨床研究。同時,禮來制藥也在美國發起了1項JS016抗體聯合療法的II期研究,并于今年10月公布了這項試驗的期中分析結果。JS016抗體聯合療法在降低病毒載量、減輕癥狀及降低和冠狀病毒相關的住院及急診治療方面,均顯示出顯著的療效和安全性,全部達到預設的臨床主要和次要終點。禮來制藥計劃于11月提交緊急用藥申請。
馮輝表示:“通過科創板和港股上市,我們獲得了更多的資本支持,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通過自主研發與對外合作雙輪驅動,加強研發管線布局,除了單抗,還會做ADC(抗體藥物偶聯物)、雙抗等,通過單藥和聯合治療多種形式深耕腫瘤、自身免疫等治療領域,讓本土創新能夠立足中國,走向世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