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20-11-30 20:14:05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署名文章指出,“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暢通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協同發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資的包容度和覆蓋面。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近期出版,書中刊發易會滿題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署名文章(下稱“文章”)。易會滿在這篇文章中作出了上述表示。
文章提出了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六大重點任務:
要點速覽
■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
■ 健全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直接融資包容性。
■ 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
■ 深入推進債券市場創新發展,豐富直接融資工具。
■ 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基金,突出創新資本戰略作用。
■ 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加快構建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
易會滿撰文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是“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
文章表示,發展直接融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使命。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明顯加速,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成功落地,創業板、新三板等一批重大改革相繼推出,對外開放持續深化,直接融資呈現加快發展的積極態勢。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我國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占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其中,“十三五”時期,新增直接融資38.9萬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32%。
文章指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迫切要求,是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關鍵舉措,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途徑。“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對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文章表示,直接融資的發展根植于實體經濟。“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供了寶貴的戰略機遇。
首先,我國實體經濟潛力巨大,實體經濟潛能將進一步釋放,對資本要素的需求將加快擴大。其次,宏觀環境總體向好,貨幣、財政、產業、區域等宏觀政策協同持續增強,有利于擴大直接融資的生態體系正逐步形成。再者,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旺盛,居民權益投資的需求快速上升,為資本市場發揮財富管理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創造了重要條件。最后,隨著金融擴大開放和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持續推進,境內資本市場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日益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引力場。
與此同時,易會滿也在文章中指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也還面臨一些客觀問題,包括:間接融資長期居于主導地位,存量規模大,發展慣性和服務黏性強;市場對剛性兌付仍有較強預期;資本市場新興加轉軌特征明顯、發展不充分,制度包容性有待增強;中介機構資本實力弱、專業服務能力不足;投資者結構還需優化,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文化有待進一步培育;市場誠信約束不足,有的方面管制仍然較多,跨領域制度協同還需加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加快破解這些體制機制性障礙。
易會滿撰文指出,“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暢通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協同發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資的包容度和覆蓋面。
他具體提出了下述六大重點任務:
任務一: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
堅持尊重注冊制的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征,及時總結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的經驗,穩步在全市場推行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同時,全面帶動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改革,督促各方歸位盡責,使市場定價機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任務二:健全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直接融資包容性。
科學把握各層次資本市場定位,完善差異化的制度安排,暢通轉板機制,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有機聯系的市場體系。切實辦好科創板,持續推進關鍵制度創新;突出創業板特色,更好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推進主板(中小板)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提升服務中小企業能力;穩步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規范發展場外市場;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拓展市場深度、增強發展韌性。
任務三: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
持續優化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機制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做優做強;進一步健全退市制度,暢通多元退出渠道,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強化優勝劣汰;推動上市公司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更好發揮創新領跑者和產業排頭兵的示范作用,引領更多企業利用直接融資實現高質量發展。
任務四:深入推進債券市場創新發展,豐富直接融資工具。
完善債券發行注冊制,深化交易所與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支持銀行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加大資產證券化產品創新力度,擴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范圍,盡快形成示范效應;擴大知識產權證券化覆蓋面,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任務五: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基金,突出創新資本戰略作用。
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暢通募、投、管、退等各環節,鼓勵私募股權基金投小、投早、投科技;出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引導其不斷提升專業化運作水平和合規經營意識;加快構建部際聯動、央地協作的私募風險處置機制,切實解決“偽私募、類私募、亂私募”突出問題,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任務六: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充沛直接融資源頭活水。
加快構建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壯大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力量,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產品,持續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配置資本市場;加大政策傾斜和引導力度,穩步增加長期業績導向的機構投資者,回歸價值投資的重要理念;鼓勵優秀外資證券基金機構來華展業,促進行業良性競爭。
文章還表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經濟金融全局的高度加強統籌謀劃,有效發揮市場主體、監管機構、宏觀管理部門、新聞媒體等各方合力。就此,易會滿著重在文中提出了三方面內容。
一是促進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調發展,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提高金融資產定價有效性,增加直接融資吸引力。
二是進一步完善直接融資配套制度。包括: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有利于擴大直接融資、鼓勵長期投資的會計、審計、財稅等基礎制度和關鍵政策;推進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寬境外投資者進入股票、債券市場的渠道,增強外資參與便利度;完善統計制度,構建分層、分類、具有可擴展性的直接融資統計指標體系,更好反映社會融資的真實構成和發展趨勢。
三是構建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良好市場生態。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導向,落實“零容忍”要求,健全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互銜接、互相支持的立體、有機體系,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增強投資者信心,促進市場良性循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