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07 23:52:36
左手整合,右手收購,對于社區團購“這塊肥肉”,京東似乎也沒有理由按兵不動。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左手整合,右手收購,對于社區團購“這塊肥肉”,京東似乎也沒有理由按兵不動。
據媒體報道,美菜網旗下美家買菜關聯公司“北京美鮮科技有限公司”“被收購”,融資金額未披露,投資方正是近日在社區團購屢傳新動作的京東。
對此,12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京東方面求證,截止到發稿尚未收到回復。而對于此前“劉強東親自下場,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以及“京東內部正在籌劃社區團購項目‘京東優選’”等消息,京東方面也未予以回應。美菜網則回應稱,傳言的“2億美金收購美家”信息并不屬實。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8月,美菜網完成C輪融資之時,美團就赫然出現在投資名單之列。而京東此時出手,可謂巨頭間的暗戰似乎早已被埋下伏筆。
近段時間,巨頭接連入場,各路人馬在此短兵相接。不過,在滴滴、興盛優選為爭第一“隔空喊話”、美團優選開城捷報頻傳、阿里重金砸向十薈團之后,京東傾斜資源、開足馬力的“重”裝上陣,雖在情理之中,卻又顯得意味深長。
去年8月,十薈團宣布完成與“你我您”的合并,打響社區團購并購第一槍。今年11月30日,十薈團再獲阿里1.96億美元C3輪融資,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下,為阿里布局社區團購的下一城添磚加瓦。
結合此前興盛優選“被收購”的傳聞,加之京東收購美菜網旗下美家買菜的消息,無不預示著巨頭間以“買買買”形式的新一輪社區團購的加碼要開始了。
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還未真正迎來爆發之前,無論是履約能力、獲客成本還是技術服務等層面,面向C端的生鮮電商形態尚未成型,B2B生鮮電商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當時行業的最優解,而后誕生了美菜網、九曳供應鏈等專注供應鏈層面建設的生鮮電商企業。
不過,伴隨包括每日優鮮、百果園、盒馬鮮生等在內的To C生鮮電商的崛起,加之小程序技術等的加持,微信等社交產品的流量倒灌,許多To B起家的生鮮玩家紛紛轉向To C賽道。
美菜網創立于2014年,是一家主打農產品和蔬菜水果的食材B2B平臺,致力于通過自建倉儲、物流、配送的重模式,打通農產品供應鏈。
啟信寶數據顯示,美菜網在2018年融資輪次已經進入F輪,一年就密集拿到3輪累計超80億元的巨額融資,估值高達70億美元。背后的投資方包括老虎環球管理、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高瓴資本等一眾豪華投資團。此前,2015年9月C輪融資時,美團也出現在投資名單之中。
2018年11月,美菜網正式上線社區拼團小程序“美家優享”;2019年5月,美家優享品牌升級為美家買菜,進一步增加社交互動形式,深入C端消費市場。不過美菜網CEO劉傳軍此前曾對外表示,新業務的推出只是試水,美菜網的核心依舊是供應鏈的生意。
就此而言,在業界看來,盡管沒有披露收購金額,京東要拿下美家買菜一定也是歷經了激烈的角逐、付出不菲的代價。
此外,相較于B端,C端消費者更注重體驗,而本身生鮮就具有高損耗、高頻、管控難等特點,因此業務的擴張依舊要遵循“有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飯”的道理。這也是社區團購這兩年來,“銷聲匿跡的不少,實際活下來的不多”的關鍵因素之一。
而在巨頭眼里,這些老牌社區團購玩家具備一定的市場資源與份額,同時有類似團長等人才方面的優勢。結合巨頭自身在C端消費市場的洞悉,深厚的資源、資金扶持,左手整合已有業務,右手“買買買”,似乎是進一步擴大規模效應,加速實現彎道超車的不二選擇。
巨頭在大的戰略方向上決策期往往相對較長,因此大多不會“盲目跟風”挺進一個戰場。
兩年前,社區團購風起云涌。社區這個看似不大的場景,彼時就已淪為巨頭及背后資本間較量的修羅場。當時作為巨頭下場參戰的代表,京東早早入局。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京東分別上線了“蛐蛐購”和“友家鋪子”兩個品牌,對社區團購業務的野心初露。2019年3月,“京東區區購”小程序上線,不同于早期友家鋪子等品牌大范圍擴張,以求在廣度上的追求,“京東區區購”更加傾向對模式在深度上的探索。
一邊是自營式平臺“京東區區購”,一邊是逐漸向與服務商共建轉型的“友家鋪子”,兩條業務線在地域、模式等方面互為補充。京東7FRESH社區拼團負責人邵宏杰此前也曾介紹,目前京東將兩個品牌合二為一,做成連鎖環狀的形態。當下秘而不宣的“京東優選”,也被認為或將整合上述三項社區團購業務,成為獨立的業務部門。
不過,在經歷早期資本爭相入局的熱鬧后,社區團購在2019年下半年開啟新一輪“洗牌”,“呆蘿卜們”的相繼“倒下”,一度讓社區團購從內在模式到行業發展歷程都飽受爭議。
事實上,從時間這個縱向維度來看,巨頭們對社區團購此前早有涉足,當下的頻頻加碼更像是戰略布局在不同時期重心的側重有所不同。而從企業發展的橫向維度來看,社區團購更像是一個切口,撕開后滿是可觀的市場機遇。
社區團購這個“小”業務,暗藏著無數的“大”場景:下沉市場、生鮮電商、私域業態、到家、供應鏈……無數業務條線與戰略布局的交織點,最終成為了能夠為巨頭注入增長活力的必爭之地。
能否在社區團購賽道跑通一個“巨頭模式”仍遠未可知,只不過伴隨一眾巨頭的入局與加碼,行業門檻會越來越高。在有著天然優勢的頭部玩家的整合兼并之下,“新人報到”的機會恐怕不多了。在有限的時間里,巨頭仍需跑馬圈地,逐漸形成獨特優勢方能立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