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1 21:47:41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星
12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近期,我國開始對部分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生鮮市場、交通運輸、醫療疾控等工作的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對于疫苗接種后多久產生免疫作用、接種人群多大才能產生群體免疫、中國基本控制住疫情是否還有必要接種疫苗、疫苗接種后防護措施是否會調整等大眾關心的問題,本場發布會進行了回應。
工作人員對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樣品進行雜質檢測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疫苗能夠特異性識別侵入的病原,不管是病毒還是細菌,然后機體產生抗體,或者說疫苗接種之后,T淋巴細胞會有殺傷力,有消滅病原的作用。同時,打疫苗后會形成免疫記憶,遇到相同病原時會迅速產生抗體,把病原消滅掉,也就能夠預防疾病。
滅活疫苗為什么要打兩針次?王華慶表示,打兩針次免疫效果更好。從前期已經發表的新冠疫苗文獻來看,疫苗發揮作用的時間主要是在接種第二劑次的兩周后,會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12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的目標是力爭通過主動免疫的方式建立起群體免疫保護力,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夠盡快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那么,新冠疫苗接種人群需要達到多少人次,才有可能形成群體免疫?
王華慶指出,不同的傳染病傳播系數不一樣,在人群中要阻斷這個疾病,形成的免疫力也不一樣。
王華慶舉例說,麻疹和百日咳較強,如果要阻斷它的流行,人群的免疫力要達到90%~95%。天花之所以被消滅,就證明人群當中的免疫力達到80%或80%以上的水平,從而阻斷了疾病的傳播,實現了消滅天花的目標。
關于阻斷新冠病毒,王華慶表示,根據前期研究的結果,新冠病毒大概的人群免疫力閾值在70%左右。“關于閾值是怎么得出來的,實際上跟疫苗保護效力和疫苗接種率有很大關系,而且是呈正比的。”
他表示,實施重點人群免疫之后,后續還會擴展到其他人群。當接種率達到非常高的程度時,免疫屏障就建立起來了。“希望大家有機會接種疫苗的時候,應種盡種。”
國內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是否還有必要接種疫苗?
對此,王華慶強調,全球面臨的新冠肺炎防控形勢還非常嚴峻。我國現階段防控重點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目前來說,我國絕大多數人都是新冠肺炎易感者,在這樣的情況下,接種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措施,所以我們都期待通過疫苗接種來預防新冠肺炎。”王華慶說,第一步是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希望達到應種盡種。把這些重點人群患病、傳播的風險降到最低,也為后續其他人群接種提供了時間保證。所以接種疫苗是非常重要的。
接種疫苗后,是否就可以摘下口罩了?相關防控策略是否會調整?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對個人來說,接種疫苗產生保護抗體需要一定的時間,對于群體來說,讓足夠比例的人接種疫苗,也需要一段時間。
“所以說今冬明春要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彈,不能把寶全都押在疫苗上。現階段各項防控措施仍然要堅持。”吳尊友說,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仍然是防止感染最簡單、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護措施。
王華慶也指出,現階段,在人群免疫屏障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繼續采取其他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百分之百的,在流行期間還會有較少的接種過疫苗的人可能會發病。另一方面,人群免疫屏障或者群體免疫沒有建立起來之前,新冠病毒容易傳播。所以接種疫苗后還是要按要求戴口罩,并采取其他措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