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5 23:31:59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日,深圳證監局下發了一份《證券期貨機構監管情況通報》,記者注意到,監管近期對部分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在基金銷售過程中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理,其中多個常見的宣傳用語被點名,比如“預計一日售罄”“成立以來平均每12天創一次新高”等。
另外,針對這些基金銷售過程中的違規行為,監管也提出了多點要求。
2家基金公司、1家銀行因銷售違規被通報
根據該份通報內容,深圳證監局表示,近期,證券市場較為活躍,基金銷售呈火爆態勢,基金宣傳推介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其中主要舉例了2家基金公司和一家銀行在基金銷售過程中存在的違規行為。
具體來看,基金公司A在宣傳推介材料中多次基金業績表現取自wind及銀河證券而非定期報告,也未經基金托管人復核。二是該基金公司銷售人員擅自修改經公司審核的宣傳推介資料,增加“確保組合凈值不跌破0.95,力爭最大回撤不超過10%”的預測基金證券投資業績的違規表述。
不僅如此,該基金公司還向銷售機構工作人員電話提供“預計一日售罄”“成立以來平均每12天創一次新高”等強調集中營銷時間限制、片面宣傳基金的宣傳用語。
還有基金公司B,其電子商務部未經合規部門審查自行在支付寶財富號發布宣傳推介材料,該宣傳推介材料載有“收益目標:任一時間買入并持有90天,正收益概率100%“”收益目標:任一時間買入并持有60天,正收益概率100% “等內容。
深圳證監局認為,上述內容以“收益目標”的形式預測基金的證券投資業績,以“正收益概率100%”夸大宣傳基金可能使投資人認為沒有風險,違反了《銷售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除了這兩家基金公司,還有C銀行及財富管理事業部未經合規部門審核,開展某基金系列營銷活動,也存在多項違規行為。
其一,違規進行預約認購。在該基金銷售預熱期間,通過“客戶意向問卷”的方式,收集客戶認購意向。其二,基金過往業績披露不完整。C銀行APP上登載的該基金宣傳推介材料中,在展示基金經理管理的其他公募基金業績時,未登載自基金合同生效當年開始所有完整會計年度及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其三,違規登載個人推薦性文字。C銀行網金及財富管理事業部制作的C銀行行長特別助理等4位公司人員的宣傳海報和視頻,內部包含“我看好某基金”等個人推薦性文字,并形成了外部宣傳推介效應。
違規行為主要反映三方面問題
最終,A基金公司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對2名責任人員分別采取了監管談話、暫停履行職務的行政監管措施。
B基金公司則被出具了監管提示函,2名責任人員分別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和暫停履行職務的行政監管措施。
還有C銀行也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3名責任人員被分別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監管談話、暫停履行職務的行政監管措施。
深圳證監局表示,上述這些違規行為,主要反映了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基金宣傳推介合規意識不足。相關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對相關法規、監管要求重視不夠,基金宣傳環節合規意識淡薄。
二是,對員工行為的合規管理不到位,對于銷售部門未經合規部分審核開展宣傳推介行為缺乏有效的事前防范和事后監測機制。個別公司還存在銷售部門對公司經營貢獻大,在公司話語權較高,忽視合規管理要求的問題。
三是,對新興營銷方式的合規管理存在漏洞,新興營銷方式更注重互動性、即時性、趣味性,營銷人員基于獲客動機容易忽視合規要求,而部分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對新興營銷方式的合規管理存在一定的空白,導致容易發生違規行為。
直播宣傳推介方式應納入制度規范
據此,深圳證監局提出多項要求,首先,基金管理人要秉持專業精神,規范開展基金銷售行為,在市場相對活躍時期,應自覺抑制盲目追求規模增長的沖動,尋求管理規模與自身管理能力,后臺支持能力的匹配,對投資者利益負責。在開展基金銷售活動時,應堅持專業財富管理者的定位,理性、客觀、專業、審慎地展業,避免使用夸張、夸大、不切實際的言行“博眼球”。
其次,要求各公司應對基金銷售行為全面梳理,查找薄弱環節和漏洞,有針對性地加強合規審查力度,避免發生違規事件。一是,建立健全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合規審核機制,全面落實法規關于基金宣傳推介材料的規范要求,指定科學的考核激勵制度,審慎選擇宣傳用語,二是,全面加強員工銷售行為管理,正式發布、向銷售機構提供、培訓使用的宣傳推介材料必須經過合規審核,嚴格規范員工通過微信等自媒體宣傳推介基金的行為。三是加強對公司各渠道發布信息的事后監測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理違規宣傳推介行為。
此外,針對新興基金宣傳推介方式,特別是以直播為代表的與傳統基金宣傳推介信息發布方式迥異的營銷形式,各公司應納入制度規范,完善合規內控機制。一是事前審核,由合規部門對直播涉及的宣傳海報、PPT文件、直播文稿等內容進行合規審核。二是事中監督,由合規人員對直播過程進行實時跟蹤控制,發現違規問題的視情況采取提醒糾正、增加風險提示、關閉直播等措施。三是,事后抽查,對直播過程進行留痕存檔,并定期抽查,發現違規問題的進行內部追責。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