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新聞動態

每經網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可持續驅動未來商業 交易所加強ESG信息披露監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8 17:50:11

2020年,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在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監管不斷加強。從監管層對企業ESG信息披露發布的政策內容來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已呈現出明顯的政策趨勢,未來我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監管還將繼續強化。

每經記者 成錦鴻    每經編輯 凌建平    

2020年是社會責任發展的特別年。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造成了社會責任發展的特殊環境,使更多消費者意識到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與人類生態文明的可持續息息相關,從而實現觀念到行動的轉變,增加對可持續議題的關注,進行可持續消費,并更傾向于為負責任企業的商品和服務買單。另一方面,在企業治理中踐行社會責任、具有ESG基因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上顯現出更強的韌性,甚至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逆勢成長,讓更多投資人、企業更深刻地意識到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需重視ESG發展,并將其納入到日常管理中來。此外,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背景下,監管層對企業在環境、社會等非財務指標上的監管正不斷加強,未來符合市場要求的企業必將是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企業。

實際上,社會責任在中國本土化發展已逾20年,早在1999年,殼牌(中國)公司便率先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其在環境、社會等非財務方面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信息。自2006年起,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數量快速增長,并于2009年達533份,2018年達2097份。

與社會責任理念在資本市場的深入傳播相伴而行的,是監管機構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的發展,督促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履行其經濟職能外,對環境、社會的責任,對利益相關方負責。

政策引導企業加強社會責任治理和非財務信息披露

20069月,深交所發布《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要求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定期評估公司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自愿披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0年該規范被納入《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20152月,深交所發布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并指出,上市公司除了應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定期評估公司履責情況,自愿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外;還應在公司出現重大環境污染問題時,及時披露環境污染產生的原因、環境污染的影響情況、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公司擬采取的整改措施等相關信息。

2008年,國資委發布的《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以央企為排頭兵,鼓勵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上交所也于同年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指引》的通知,倡導上市公司在追求自身經濟效益、保護股東利益的同時,重視對利益相關者、環境保護、社會等方面的非商業貢獻,并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提出了具體要求。同年底,上交所發布《〈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編制指引》。

港交所則于2012年發布第一版《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建議上市公司發布 ESG報告。

此后,政府職能部門、交易所、專業研究機構在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強化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不斷努力,針對不同市場、不同行業出臺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指引性文件,并強化政策監管。

20167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等七部委聯合印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建立強制性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制度,且在后續分工方案中明確了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三步走的時間表,具體為:第一步,2017 年起,被原環境保護部列入重點排放企業名單的上市公司強制性披露環境信息;第二步,在2018年實行半強制環境信息披露,企業不披露相關信息則必須解釋不披露原因;第三步,到2020年,所有上市公司強制披露環境信息。20189月,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確立了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

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監管不斷加強

2020年,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在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監管不斷加強。

202071日,港交所于2019年發布的新版ESG報告指引及相關上市規則正式生效,這是港交所發布的第三版指引,對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從最開始的可選擇升級為不遵守就解釋的半強制性披露。新版指引不僅增加了ESG信息披露指標,還規定企業應當披露已經及可能會對發行人產生影響的重大氣候事件,修訂環境關鍵績效指標,將所有社會關鍵績效指標提升至不遵守就解釋

94日,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2020年修訂) (下文簡稱《考核辦法》)并于發布之日起實施。新修訂《考核辦法》加上了第十六條履行社會責任的披露情況,首次提及了ESG披露,并將其加入考核。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計分表來看,主動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報告內容充實完整;主動披露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履行情況;主動披露公司積極參與符合國家重大戰略方針等事項,如扶貧攻堅、疫情防控等信息,均可加分。至此,上市公司是否披露ESG信息、信息披露質量均會影響公司信披評級,并將對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產生更直接的影響。

9 25 日,為了鼓勵和規范科創板上市公司開展自愿信息披露,提高自愿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上交所制定并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2——自愿信息披露》(下文簡稱《指引》),并于發布之日起施行。其中明確指出,科創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除戰略信息、財務信息、預測信息、研發信息、業務信息、行業信息外,還包含社會責任信息。其中,社會責任信息指公司承擔的對消費者、員工、社會、環境等方面的責任情況。《指引》在關于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規定中指出,科創公司可以在根據法律規則的規定,披露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和公司治理一般信息的基礎上,根據所在行業、業務特點、治理結構,進一步披露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個性化信息,具體包括:需遵守的環境保護方面的規定、污染物排放情況、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及投入、主要能源消耗結構等;勞動健康、員工福利、員工晉升及培訓、人員流失等員工保護和發展情況;產品安全、合規經營、公益活動等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公司治理結構、投資者關系及保護、信息披露透明度等公司治理和投資者保護方面的信息。

我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數量不斷增加

隨著政策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監管加強,我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根據商道融綠發布的《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分析報告2020》對超1700家公司分析結果顯示,我國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呈穩步增長態勢,且頭部上市公司有較強的ESG披露意識。從發布報告的數量來看,截至2020615日,全A股上市公司發布ESG報告數量從2009年的371份增長到1021份。2020年約有27%的上市公司發布了ESG報告,其中滬深300上市公司有259家發布了報告,占比86%

(圖片來源:每經編輯 劉國梅 制圖)

從監管層對企業ESG信息披露發布的政策內容來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已呈現出明顯的政策趨勢,未來我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監管還將繼續強化。或許在不久的未來,上市公司都可能被要求發布ESG報告。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社會責任 ESG 非財務信披 可持續發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