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8 22:46:59
大概率上,明年全球經濟還是會比今年好,復蘇是確定的,只不過復蘇的強度和平滑度可能還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吳永久
2021年中國經濟會有多高的增長?明年中國出口還能像今年這樣超預期嗎?通脹會于何時到來?“十四五”規劃下,經濟發展會有哪些新變化?宏觀政策將會恢復到正常化嗎?明年是否還能超配權益類資產?……
時至年末歲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近距離聆聽她對2021年全球經濟以及中國的經濟、出口、內需、通脹、“十四五”規劃、人民幣匯率、宏觀政策、股票市場等最新的研判。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我們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8.2%。”汪濤率先拿出了最新的研究結論。
最壞的階段已過,2021年復蘇是全球經濟體的主旋律,這已成為共識。
“我們認為明年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會出現比較可觀的反彈,美國增長可能會接近4%,歐元區在6%左右。整體來看,我們預計全球經濟可能在今年下降3.5%,明年可能上漲6%左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明確表示。
在汪濤看來,這種經濟復蘇還存在著不確定性。經濟的風險點或者說不確定性最大的肯定還是疫情和疫苗的情況。
北半球進入冬季以來,歐洲、美國等地出現了新一輪疫情。歐洲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局勢有所好轉。不過從現在到明年春天之前,疫情仍然可能惡化,這種情況下正常的經濟活動會受到一些影響、甚至可能中斷。另外,對于大規模疫苗的接種,有些人是比較抗拒的,比如美國有很多人并不愿意接種疫苗。因此,明年疫情是否會反復具有一些不確定性。
站在當下,全球經濟衰退最壞的階段應該已過去。最壞的階段是在疫情突然打擊下,很多經濟和生活突然中斷。現在雖然疫情比春天的時候要更嚴重,但實際上從經濟活動來看,其實比今年二季度要好。
“大概率上,明年全球經濟還是會比今年好,復蘇是確定的,只不過復蘇的強度和平滑度可能還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汪濤總結道。
突發的疫情打斷經濟活動的正常節奏,也縮小了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鑒于2020年的低基數,年末之際,不少機構也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會非常突出。
“明年中國經濟反彈持續,我們預計經濟增速將達到8.2%,主要動力來自出口和國內消費。內需里,消費的補漲尤為突出。在經濟活動和就業收入恢復正常的大背景下,消費信心也有望得到恢復,這種情況下,明年消費增長會比較快。另外,明年的出口會繼續比較強,因為全球經濟會出現反彈。”汪濤分析指出。
事實上,出口大幅增長是2020年中國經濟的亮點之一。特別是除防疫物資外,居家辦公用品,出行工具、家電等行業訂單暴漲顯然超出了市場預期。2021年全年中國出口創匯方面可能不會像今年11月這樣火爆。
不過采訪中,汪濤團隊依然十分看好2021年中國出口行業的前景。
“我們預計明年中國出口增長可能實際增長8%左右,以美元計價的名義增速有可能達到10%。全球經濟增長是主要拉動因素,它是在疫苗幫助之下經濟活動的正常化的必然結果。”汪濤進一步指出。
來自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以美元計增幅超過20%。
汪濤認為,最近幾個月出口雖然很好,但今年前11個月的出口增長并不算大,明年會超過這個增幅,但是不會超過今年11月份20%以上的增長幅度。中國率先走出了疫情,生產供應都恢復比較快,因此得以增加了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明年這個份額可能會略有下降,到下半年對防疫物資的需求也可能會下降。2021年,在全球經濟從3.5%的下跌到6%的增長、全球工業生產從5%以上的下跌到6%以上的增長這樣的大反轉的背景下,全球需求會明顯反彈,這一定會對中國經濟、對中國出口是有拉動的。
11月中國CPI同比降0.5%,首次由正轉負,并創下十一年來新低。數據顯示,豬肉價格下跌,是帶動食品價格指數下跌的主因。不過,市場并不擔心經濟處于通縮狀態,反而認為從中長期看,經濟更像是再通脹狀態,進而對通脹的討論更為火熱。
對此,汪濤則是直言:“我們并不太擔心通脹的問題。當然我們判斷消費者價格會反彈,尤其是中國。中國現在的消費價格已經開始下降,未來幾個月可能還會下降,這主要是因為豬肉價格回調帶動食品價格下降。”
在汪濤看來,未來消費物價(CPI)肯定會反彈,到明年下半年可能反彈至2%以上,但是并沒有通脹的擔憂。總體來說,全球都面臨相當大的產出缺口,核心制造業產品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即使在今年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實際上總需求還是不足,預計很多國家只有到明年底才可能恢復到2019年的經濟水平,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通脹很難起來。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全球需求回暖,油價雖然出現了一些反彈,但也非常難大幅上漲。
首先,全球經濟體對石油需求的反彈力度可能不會很大,主要是航空出行的需求恢復可能滯后。供給端方面,一旦油價可能上漲到45美元/桶或者 50美元/桶以上,很多供給可能也會被釋放出來,比如美國的頁巖油等等,因此油價可能不會大幅上漲。
“雖然最近大宗商品價格有所上漲,但是下游的產品需求并不是特別旺盛,因此這個價格上漲就很難完全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所以不需要擔心物價的上漲。而且歐美等很多國家的失業率還是非常高,也很難短期內恢復到正常水平。”
據了解,綜合考慮今年基數較低、明年內需反彈,瑞銀預計非食品價格同比增速將從目前的0附近回升至2021年下半年的2%~3%。總體而言,預計2021年整體CPI平均增長1.7%,2022年小幅升至2.4%。另一方面,PPI增速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末轉正,全年可能平均增長1.5%~2%。
“十四五”規劃的相關要點和2035年的遠景發展目標,清晰地傳遞出未來政府將更加注重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結構優化,并將科技和創新作為核心戰略支撐的意愿。
瑞銀認為,“十四五”規劃下有三大重點,它們分別是“雙循環”、“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談到雙循環的理解,汪濤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深刻理解:
首先,堅定不移繼續地擴大開放,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其次,在去全球化的壓力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整個世界經濟格局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從未來看,中國國內經濟體量巨大。未來要發展,就需要發掘內需和內循環的潛力,向國內要增長,向國內的經濟要更高的效率。而不管是供給還是需求,都有很大的空間。比如,供給方面,有些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國內企業,可能不如以出口為主的企業更有效率、更有競爭性,可以通過一些改革來提高它們的效率,提供提高國內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改革來更持續地更有效地去擴大國內的需求,比如說社會保障體系和戶籍制度改革。
最后,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需要保證我們產業鏈的供應鏈的安全和獨立。而這里面必然要講到創新和科技助力。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在此前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曾被多次提及,而此次提出的需求側改革尚屬首次。
“我覺得需求側改革可能是為了跟以前的這種需求側管理進行區分。因為一般來說需求側管理或者擴大內需,大家就想到放水或者是緊縮,或者是減稅,或者給消費券等等,它是從一個政策效果來看的。我覺得需求側的改革并不是簡單的刺激,可能還是要看怎么能夠持續地擴大內需,釋放一些有效需求,因為它面臨的是一個長期怎么去使得老百姓有消費能力和有信心消費的問題。”汪濤進一步指出:“另外,我覺得配合供給側改革,有些需求可以做一些改革,比如說大家有消費需求、但可能不是很方便,那么流通體制等方面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改革。”
疫情之下的2020年,一些刺激的宏觀政策相繼出臺,以確保經濟的正常運行。
和市場主流的預測一樣,瑞銀認為,考慮到2021年經濟增長有望大幅反彈,預計國內宏觀政策的支持力度會有所減弱,更加注重維護金融體系穩定。貨幣條件可能收緊,整體信貸增長可能放緩,而隨著大部分減稅降費政策到期,國內財政政策應會正常化。明年貸款增長可能放緩、政府債券發行量可能下降,受此影響,整體信貸增速(社融余額剔除股票融資)或會從今年底的13.8%左右放緩至明年底的10.8%左右。
“包括銀行貸款、債券發行都會減速,同時名義GDP增長又會迅速大幅反彈,因此明年可能會實現宏觀杠桿率下降,也就是說明年就有望實現去杠桿,至少是穩杠桿,這是宏觀政策一個最大的方向,對市場來說可能也是高度關注的。”汪濤強調指出。
近幾個月來,央行保持政策利率不變,而市場利率持續上行、目前維持高位。隨著經濟增長進一步反彈,瑞銀預計在年內及2021年央行可能不會再降準,亦不會下調回購利率或MLF利率。鑒于明年CPI增速可能較為乏力,預計央行也不會加息。不過,鑒于明年上半年增長可能強勁反彈、而央行流動性操作保持“中性”,短期市場利率和國債收益率可能進一步上行。明年下半年,隨著增長勢頭放緩、通脹未見起色,市場利率可能有所走低,不過明年底的水平可能仍會略高于今年年底。
2020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出先貶后升的趨勢。疫情嚴重時期,人民幣即期匯率一度跌破7.15。伴隨經濟穩步恢復,人民幣匯率自5月底以來走出一波升值行情。12月17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362元。
談到2021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汪濤認為繼今年比較明顯升值的勢頭,明年人民幣匯率可能前面比較強、后面稍微弱一點,全年都相對比較強勢。
“受益于經常賬戶順差擴大、境內外利差可觀,以及境外證券投資流入增加,中國基本面上可以支撐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美元明年繼續走弱,美元兌歐元、日元還會再貶值,大概有3~5個百分點。全球復蘇之下,部分配置美國資產的資金會流向其他的一些風險資產,這樣就帶動美元走弱。”汪濤進一步分析指出。
據汪濤團隊判斷,相對于美元走弱,明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可能達6.4,但是在年中的某個時候可能會強過6.4,有可能到6.2。
之所以預計人民幣匯率在2021年下半年升值趨勢放緩,汪濤認為,這是因為明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可能會恢復得比較快,而中國經濟恢復的勢頭相對放緩,美國市場利率開始上行,中國的市場利率可能開始下行或者表現得比較平穩,再加上其他新興市場或者國家經濟也開始恢復,有些國際流動資金就可能開始去配置其他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猶存,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可能有所下降,美國經濟反彈也可能導致境內外利差收窄,以及國內居民持續的多元化配置海外資產的需求,這些都可能會限制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幅度。
在2021年全球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資產又該如何配置?
汪濤認為,經濟復蘇程度的不確定性會直接影響到資產配置,同時不同配置時點也會有所不同。總體來說,明年全球經濟反彈、貨幣政策相對也還比較寬松,肯定還是會超配股票風險資產。另外,初期可能會相對多配置一些歐洲和新興市場,它們存在補漲的可能性,畢竟它們今年表現很差。美國今年很強,但在更長期一點來看,瑞銀仍然也還是比較看好美國權益資產,其增長的空間也許不太大,但空間還是有的。最后,也可以配置周期性行業。
另據瑞銀股票策略團隊研究認為,2021~2022年的主題之一是中國家庭的在岸股票資產可能增加。該團隊估算到2020年底時,內地家庭將持有70萬億美元資產(凈資產45萬億美元)。到2022年底,在基金、保險和直接股權上的資產配置比例可能從17%升至21%,以美元計達到約16萬億美元。配置轉變的速度可能受影子銀行產品供給減少、大城市購房限制繼續存在及上市股票的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影響。再加上資本市場改革和市場日益機構化,投資者對質量和增長的偏好應會繼續存在。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