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9 20:06:36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謝欣
12月3日,浙江九紫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Jiuzi Holdings, Inc.,以下簡稱九紫新能源)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更新后的F-1/A招股書。九紫新能源擬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JZXN”。寶德證券(Boustead Securities)為九紫新能源此次美股IPO的承銷商。九紫新能源擬發行500萬股普通股,發行價為4~6美元,即最高募資3000萬美元,發行后總股本為2000萬股。
據招股書顯示,九紫新能源此次IPO將把大約15%~20%的募集資金用于擴大市場和提升九紫品牌形象;大約40%~50%用于在三四五線城市開設新的加盟店,以及支持和培訓現有的加盟商,并擴大車輛采購和庫存;大約20%~30%用于開發在線技術平臺,包括APP,以讓消費者能在線下單;剩余募集資金則將用于一般運營資金。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九紫新能源的全職員工僅為20人。
九紫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5月26日,位于杭州市江干區金沙湖畔商業中心1幢4層,注冊的業務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批發和零售、汽車維修產品、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開發、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營銷和咨詢、車輛租賃、活動組織、與車輛登記有關的客戶服務,以及在線商業技術。
九紫新能源主營業務系在中國三四線城市開設新能源汽車連鎖超市特許經營店和自營門店。據九紫新能源官網,目前,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已經落地門店達24家,正在籌建當中的門店達100余家,形成了以杭州為總部,以全國34個省級與副省級城市為基點,輻射全國的營銷網絡,公司商業模式新穎,運營管理規范,是國內新能源汽車連鎖超市的創新領航者,是國內較大的新能源汽車經銷商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九紫新能源的營收來源于三部分,分別為公司自有商店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和提供給加盟商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每家專營店的初始特許經營費人民幣400萬元(根據雙方的履約義務,逐步支付),以及持續收取的特許權使用費(數額是基于九紫新能源加盟商凈收入的10%)。招股書顯示,2018~2019財年,九紫新能源來自新能源汽車銷售的營收為101.7萬美元及134.4萬美元;同期來自初始特許經營費的營收為328.9萬美元及663.5萬美元,特許權使用費營收均為0。
九紫新能源通過20多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采購新能源汽車,包括比亞迪、吉利和奇瑞等,從北京和深圳等零部件制造商和電池供應商采購汽車零件和電池,并從國軒高科等公司處采購電池等。公司目前的業務模式是專注于選車和購車,為買家提供多品牌的比價和試駕體驗。
2019財年(截至2019年10月31日),九紫新能源的營收為798萬美元,同比增長85.3%;凈利潤為320.6萬美元,同比增長477%。2020財年上半年(截至2020年4月30日),九紫新能源的營收為127.7萬美元,同比下滑69%;凈利潤為虧損2.8萬美元,而2019財年同期為137.6萬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一家新能源汽車零售商,九紫新能源的主要營收來源為初始特許經營費。2018及2019財年,九紫新能源的初始特許經營費占總營收的76%及83%;2019及2020財年上半年,九紫新能源的初始特許經營費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76.9%及76.5%。
對此,九紫新能源也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章節中明確提及,“我們的加盟商是獨立的經營者,對其加盟店的盈利能力和財務可行性負責。然而,如果我們的加盟商不能有效地經營他們的門店或擴大他們的業務,我們的財政狀況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實質性的不利影響。特許經營權協議期滿后,我們可能無法(與加盟商)續簽。如果我們不能續簽特許經營協議,也可能對我們的財政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對于公司將如何減少營收對初始特許經營費的依賴這個問題,12月29日下午,九紫新能源投資者關系人士對以潛在投資者身份致電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營收對初始特許經營費的依賴,是公司的市場擴張所致,這也是公司的戰略市場策略。”
九紫新能源在招股書中還稱,按銷量計算,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在經濟增長和城市化加速的推動下,中國乘用車行業從2013年的1900萬輛增長到2017年的2570萬輛,年復合增長率為7.8%,是同期全球市場2.5%復合增長率的三倍多。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2017年至2022年,中國乘用車銷量預計將以5.2%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2022年將達到3310萬輛。
圖片來源:九紫新能源招股書
招股書還補充稱,“在過去的5年里,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一直在大幅增長,從2014年的50115輛增加到2015年的176378輛,2016年的328833輛,2017年的547564輛和2018年的801654輛。如此快速的增長是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公眾對新能源汽車概念的更好接受,以及更發達的電池站基礎設施。其中,政府政策對行業增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消費者在這一領域的選擇。如果沒有政府補貼帶來的價格競爭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可能會下降。與此同時,來自國際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競爭也可能增加中國本土品牌擴張的難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我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60.9萬輛,同比增長1.8%,是近11個月來首次實現正增長。然而,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僅為7.02萬輛,同比下降28%。
“今年新能源車市面臨非常困難的情況,汽車市場正在回暖,但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呈現負增長態勢。”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今年7月在做客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產業創新和新能源沙龍暨‘美好出行’獎網絡發布儀式”時曾這樣表示。
12月29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潛在投資者身份致電九紫新能源,問及國家補貼減少或致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的問題,公司負責投資者關系的員工表示,“現狀恰恰相反。隨著市場的變化,新能源占乘用車的比例會越來越高,這是大勢所趨。新能源車的環保、科技、加速等等優勢,都是燃油車比不了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